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8大個人理財誤區 你以為你贏了其實輸光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05 08:28

嘉豐瑞德理財師觀察過很多升官發財的“正確示范”,當然也曾經目睹過傾家蕩產的“錯誤示范”,血與淚的教訓讓嘉豐瑞德理財師認識到,其實很多看似一本正經的教科書般的理財方式,是有問題的,到底有哪些“你以為你贏了,但是卻輸光”的誤區呢?

1.罪惡元兇“雙十一大采購”

雙十一和黑色星期五是典型的拉動gdp的有效武器。但是嘉豐瑞德理財師孫威齡的老婆在雙十一一分錢都沒有花。不是她不要消費,而是消費就要有目的性,或者是因為需要,或者是因為想要。因為“便宜”並不是買一大堆其實不需要的東西的理由。無節制消費是理財的最大元兇,透支會對個人財富狀況造成極大的損失。

2.不知不覺拖累你——“強制儲蓄”

“強制”是沒有錯的,但是“強制儲蓄”就有問題了。儲蓄本身利率很低,也就是你今天強制下來的錢到了明天就不值這個購買力了。有“月定投”這種較好的替代方案,現在的行情,采取基金定投,或是定期存入余額寶,都是不錯的選擇。

3.為了享受不同優惠——“開很多信用卡”

卡多很壓身!因為你很容易就忘記了自己到底有沒有還卡,而且分散的資金無法做到“集聚大錢辦大事”

4.不愛理財愛投資——“菜鳥炒股”

嘉豐瑞德理財師趙小姐曾經在一家券商做過投資顧問,曾經就有過全部家當加在一起只有10萬元的農民工夫妻前來銷戶,一問才知道,兩個人已經在熊市虧掉了一半的資金量。像這種承受能力的客戶就不要做風險投資了,把自己的資金好好打理,購買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或是銀行產品,到現在也能達到小康的水平了吧。比如,如果購買宜盛財富宜盛寶,年化收益率在10%,那么夫妻二人到現在也應該有將近28萬的本金加利息了。

5.省下小錢——不去應酬不去交友

看似很賢惠,很能干,但是慢慢就變成了“宅男”和“宅女”。其實人脈對理財來說很重要,而且人脈需要經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臨時拉攏就可以達到的。所以看似無效的投資,在將來可能給你帶來很大的財富。

6.不舍得為自己投資——買廉價品

嘉豐瑞德的hr manager曾經說過,自己都覺得自己配不上好的東西,你怎么能奢望財富覺得你配得上它?買十件廉價的衣服不如一件高檔服裝,至少,看上去像那么回事了。物以類聚,你要發財,就要有發財的氣場。這話不是讓你追求奢侈品,而是要學會從心態上擺正自己的位置,不卑不亢,努力工作,財富自來。

7.一味追求安全——拼命“攢”錢

“攢”錢不如理財,這一點和強制儲蓄差不多,只是數量少可多可少。錢存到一定數量就要學會去合理地投資,否則只能在不斷上漲的cpi下節節失守。

8.沒有第一桶金就想著怎么“理財”和“錢生錢”

年輕人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技能在手,走遍天下無憂,這個道理人人都應該懂。而且付出成果二八開,年輕時付出的80%的努力,哪怕只能收獲20%,也能有集聚效應。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