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廢停戰協定衝著美韓軍演來 朝鮮連番挑釁並非無章法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朝鮮 5 日單方面宣佈廢止 1953 年簽訂並生效的《朝鮮停戰協定》等舉動,令國際輿論擔憂是否意味著朝鮮進入「備戰狀態」。曾長期出使朝鮮和南韓的中國資深外交官、前駐南韓大使張庭延 6 日表示,實際上朝鮮已不止一次宣稱停戰協定「已失效」,此番乃擇美韓將進行軍演之時重申立場。
中新網報導,朝鮮外務省近期曾在 1 月 14 日發表的備忘錄中明確聲稱,簽訂《朝鮮停戰協定》 60 年來,戰爭仍未從法律上結束,朝鮮半島至今持續存在「不和不戰」的「不穩定停戰狀態」。 5 日聲明中值得關注的新舉動是,宣佈「切斷板門店朝美軍事聯絡電話」。聲明稱,此舉是針對美韓近期來舉行的密集軍演,以及聯合國安理會已基本達成的新的對朝制裁決議。
張庭延提醒,要注意,此番朝鮮宣佈廢止《朝鮮停戰協定》和美國將新的對朝制裁決議草案正式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的消息幾乎同時;朝方也在聲明中強調,「停戰協定」將於美韓下一輪軍演當日廢除。朝鮮看似連番升級「挑釁」舉動並非無章可循。
朝鮮射星引發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的譴責決議,但新決議沒能阻止朝鮮進行第三次核子試驗的步伐。朝鮮進行第三次核子試驗後,美韓為「預防朝鮮後續挑釁」在一個月內密集進行了 4 次軍演。而幾乎每次美韓聯合軍演前後,朝鮮官方都會強硬表態。
朝鮮面對外界的譴責和制裁採取了步步反制,也令美國前國務院負責東亞太事務的首席諮詢官戴維·阿舍承認,制裁基礎上的施壓對朝鮮沒有效果。
在美國智庫探討為應對朝鮮核擴散制定「全球行動計劃」切斷朝鮮資金鏈,並承諾有能力為保護其核心同盟國「擴大核威懾保護傘」的同時,也有專家指出,自朝鮮戰爭以來,美國的敵朝政策一直沒有改變。朝鮮半島局勢因「信任缺失」形成「零和結構」。
南韓新任總統樸槿惠在競選期間和闡述國政目標時,反覆強調「通過對話構築信賴」解開南北關係的死結。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說,從戰略層次上打破朝鮮半島安全問題的「零和結構」,通過對話和交流構築互信,才能尋得解決半島問題重重矛盾的突破口。但他也指出,目前半島緊張氣氛為實際重啟對話造成困難,善意的信號如何轉變為實際行動,絕不是簡單的事情。
聯合國安理會 15 個成員國於 7 日一致通過針對朝鮮第 3 次核試的制裁決議案,決議案強制各國檢查可疑朝鮮船隻,並首次對朝鮮實施航空管制。朝鮮 6 日揚言,由於美國將發動核戰,將先發制人向美國或任何侵略者發動核攻擊,並警告美韓若拒絕取消下周聯合軍演,第 2 次朝鮮戰爭「無可避免」。
除此之外,朝鮮境內也出現異常活動,首都平壤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巴士和火車在內,都披上了軍用偽裝網,似乎已進入「準戰時狀態」。日本共同社指出,平壤的這種跡象與其 1993 年 3 月退出《核不擴散條約》(NPT)之前進入「準戰時狀態」的做法相似。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