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深港通概念股一定漲?這三大操作誤區要防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17 09:35

深港通終於落定。8月16日,李克強總理表示,國務院已批准《深港通實施方案》。提到深港通,總是容易讓人聯想到滬港通,也希望能藉鑑滬港通的經驗。分析人士認為,從滬港通經驗來看,並不是“搶跑”就能得到好成績,也並不是所有的概念股都能有好的表現。滬港通從消息宣布至今已經兩年有餘,北上殺入A股的港資每每有大動作,總會引起市場關注,但並不是跟著港資炒股就一定能賺到錢,有三大誤區,需投資者冷靜看待。

誤區1:港資喜愛的個股一定能漲

不少券商都分析出可能受益於深港通的個股,其實從今年5月開始,不少個股已經出現較大漲幅。比如五糧液、東阿阿膠等,從5月初至今漲幅已逾30%,雙匯發展、國信證券等個股期間漲幅也超過20%。

那麼,假設這些個股真的在未來成為港資青睞的對象,然後就一定能繼續上漲麼?

來看滬股通的情況。廣發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16年8月1日,滬股通淨買入金額超過10億元的股票共有16只,幾乎全部為行業市值排名第一的龍頭股。但自滬港通正式開通後,這16只行業龍頭股分化明顯。由於滬港通開通後恰逢A股大牛市啟動,所有行業龍頭股都在牛市階段取得不錯的絕對收益,但去年大跌之後,海螺水泥和大秦鐵路表現較差,今年以來股價甚至不如滬港通開通前。

從相對漲跌幅來看,貴州茅台、宇通客車、恆瑞醫藥等8只龍頭股的整體走勢要優於行業平均水平;而大秦鐵路、海螺水泥、青島海爾、上汽集團和伊利股份等5只龍頭股的表現不如行業平均水平;福耀玻璃、民生銀行表現基本和行業平均水平相當,中信證券則是牛市明顯強於行業平均水平但股災後卻明顯偏弱。

誤區2:買折價A股準沒錯

在滬港通開通之前,不少券商投資策略都建議投資者關注相對H股有折價的A股。投資邏輯是:A+H股兩地上市的股票,理論上應該同股同價,AH股價差會逐漸消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滬港通宣布當天,高折價A股確實漲幅明顯,但市場反應相當迅速,折價在20%以上的股票,包括海螺水泥、鞍鋼股份、濰柴動力和中國鐵建等,在滬港通宣布當天幾乎都接近漲停,讓投資者難再參與,而後續又在兩三個交易日後開始回落。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買入,而是之後追漲,反而會成為接盤者。

廣發證券研報顯示,如果把時間進一步拉長至滬港通正式開通前,高折價的A股股票與高溢價的A股股票表現竟然出現反轉,臨近滬港通開通前兩個月,高溢價的A股組合反而成為表現最好的一類股票,而高折價A股組合反而成為表現最差的一組。時間拉得更長些來看,滬港通開通後1年內,無論是在牛市時期還是股災時期,折價A股組合的走勢都不如溢價A股組合。事實上,高溢價的A股組合反而是走勢最好的一組。

實際上,從AH溢價指數也可看出端倪:滬港通2014年11月17日開通,當時AH溢價指數為102.14,兩地價差並不明顯。但到了一年之後的2015年11月16日,AH溢價指數為141.74,換言之,A股整體比H股貴了四成。

因此,可以預見,深港通的開通恐怕也難以拉近AH兩地的價差,因為兩地市場的“互聯互通”是有條件的,投資者不能將已買入的股票跨市場賣出,AH差價的炒作邏輯已被證偽。

誤區3:港資是價值投資不頻繁操作

很多人認為,港股市場投資者以機構為主,其投資股票往往更看重業績而不是概念,更看重分紅而不是炒作。從他們鍾愛的A股也可以看出,大多是行業龍頭並有著良好的分紅派息水平。於是,在內地投資者眼中,港資秉承的就是價值投資理念,因此會像巴菲特那樣,在個股低估時買入並長期持有,直到股價已將價值反映到位甚至超越價值。

但事實上,港資的風格並不是“買入並持有”,而是反復高拋低吸,買進賣出轉換非常靈活,甚至有“投機”之嫌。

滬港通正式開通前兩個月,上述情況就已展現得淋漓盡致。當時A股市場反复震盪,投資者有的滿倉踏空;有的滿倉跌停;有的風格轉換失敗,兩面被“打臉”。但港資每每在上漲前加倉、下跌前減倉;暴跌時抄底;反彈時高拋。尤其在2015年1月19日前後,其時點選擇之精準令人嘆服。

上述手法可謂屢試不爽,包括2015年10月初和11月底的反彈行情,港資也通過暴跌抄底和反彈拋售的方式,獲得了不少收益。

從滬股通十大活躍個股的情況也可看出,港資淨買入最多的個股是貴州茅台,但交易額最大的卻是中國平安。國聯證券8月15日發布的研報顯示,此前中國平安被淨買入金額共計僅21.42億元,但買入額和賣出額加總數據驚人,達1558.3​​9億元!換言之,有數百億資金在反复買入和賣出中國平安。

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投資者認可港資選股方式和投資邏輯,那就不要局限於“長期投資、持股不動”的框框,因為港資擅長的是擇時而動、波段操作。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