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三峽要發揮調蓄作用
鉅亨網新聞中心
溫家寶表示,搞好當前的抗旱救災工作,對于促進糧食和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至關重要,對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管理好通脹預期意義重大。
新華社6月5日報答,正在災區視察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抗旱工作提七項要求:
1 千方百計保障群眾生活用水,努力促進糧食和農業穩定發展。
全面落實供水措施,盡最大努力保證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加強分類指導,搞好田間管理,及時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采取措施盡快恢復漁業生產。力爭早稻損失晚稻補,漁業損失農業補,農業損失非農業補。
2 強化水利水電工程的科學調度,發揮好三峽等水利工程的綜合調蓄作用,提高長江流域抗災減災整體能力,多渠道開辟抗旱水源,大力推行農業節水,強化科學用水。
3 加大抗旱資金和物資投入,強化對農業生產的扶持。近期,中央財政將再次下達一批特大抗旱經費,重點用于補助農民抗旱澆地和抗旱服務隊開展抗旱服務。進一步增加農業、漁業生產救災資金,用于農民購買魚苗、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要統籌安排,突出重點,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同時,搞好農資供應和價格質量監管,抓好夏收夏種夏管。
4 堅持抗旱防汛兩手抓,未雨綢繆,防范旱澇急轉,抓緊進行堤防、水庫隱患排查與除險加固,加強監測預報,保障安全度汛。科學規劃,妥善解決好旱災過后的生態恢復問題。
5 全面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著眼長遠,全面規劃,落實好中央加強水利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
6 切實加強對抗旱工作的組織領導,受旱地區要把抗旱減災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
主要領導要深入抗旱第一線,切實幫助群眾解決抗旱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各有關部門要通力協作,努力形成抗旱救災的強大合力,確保群眾生產生活用水需要,確保農民收入和困難群眾生活不因旱災而受到大的影響。
7 統籌抓好穩定物價、保障性住房建設、經濟運行調節、財政金融等各方面工作,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據新華社電 長江中下游旱情牽動中央。5月31日至6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湖北考察工作。正在江西、湖南、湖北考察抗旱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4日下午在武漢主持召開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抗旱工作座談會,部署當前抗旱工作,提出要發揮好三峽等水利工程的綜合調蓄作用,提高長江流域抗災減災整體能力。
“對災情不可掉以輕心”
溫家寶強調,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搞好當前的抗旱救災工作,對于促進糧食和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至關重要,對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管理好通脹預期意義重大。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并努力克服旱災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堅定抗旱奪豐收的信心,為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溫家寶指出,近一個時期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過程少,高溫天氣多,河湖水位持續偏低,水利工程蓄水不足,數千萬畝耕地受旱,水產養殖遭受損失,河湖生態受到影響,一些地方出現人畜飲水困難。面對嚴重旱情,受旱地區廣大干部群眾奮起抗災,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近日部分地區出現降雨,但未來天氣變化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旱情根本緩解還有一個過程,對災情的影響絕不可掉以輕心。當前,正值早稻生長發育和中稻栽插用水關鍵時期,是農業生產和水產養殖的重要季節,我們一定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狠抓落實,科學應對,確保農業特別是糧食豐收。
“有能力保持市場穩定”
溫家寶指出,盡管干旱對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但各地抗旱措施有力,加之近期出現降雨過程,對改善土壤墑情和旱情有積極作用。受旱地區早稻種植面積略有增加,中稻栽插還有回旋余地,只要狠抓抗旱保苗,加強田間管理,就可以把干旱損失降到最低。今年全國夏糧有望增產,糧食庫存比較充裕,我們完全有能力保持市場穩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陪同考察,并出席了座談會。他指出,要認真落實中央的各項政策措施,科學配置抗旱水源,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堅持抗旱和防汛兩手抓,充分發揮三峽工程和江河湖泊的調蓄作用,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和促進農業發展各項工作。
(蔡平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