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荔枝FM賴奕龍:用“錄音”改變世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16 08:44

文:羅倫攝影:覃斯波丁瑩

荔枝FM相當具有格調范,打開這個APP,引入眼帘的就是一個大旋鈕,模擬逼真的電台調試界面。“全球還沒有一個專注聲音錄製的應用平台。”荔枝FM創始人賴奕龍,只要點下那個按鈕,你就能開啟一個新的世界。“在荔枝的錄製裏,你總能發現自己最美的聲音。

自去年10月上架的荔枝FM其實屬於音頻媒體的后來居上者。“我們僅僅用了三四個月便突破了100萬用戶。全球還沒有一款品真正專注聲音創造。”賴奕龍,“你的聲音可能在這裏變得清澈,變得厚重,變得圓潤……總之排除一切雜質,荔枝FM總能呈現每個人嗓音最美的一面。”

最近忙更新品的賴奕龍似乎有些困擾。對於一個去年10月才上線,就已經達到千萬級用戶的手機電台來,壓力在所難免。

“我們設想了許多新穎獨特的方式,比如在界面上傳圖片、增加評論。”賴奕龍沉思了一會兒,“但是這樣就會影響整體品的設計理念。”

能理解這句話的一定是“荔枝迷”。打開荔枝的電台界面,你就能明白賴奕龍口中的“理念”所帶來的清新之意。

大多數的時候,賴奕龍都希望荔枝FM帶給用戶這樣一種感覺:喧鬧的塵世,安靜的一隅,哪怕只是手握一個小小的手機,然后旋轉那個由拉姆斯設計融合東方美學的日本陶瓷感大旋鈕,一切的精彩就從此開始……

“全球還沒有一款品真正專注聲音創造。”賴奕龍,“你的聲音可能在這裏變得清澈,變得厚重,變得圓潤……總之排除一切雜質,荔枝FM總能呈現每個人嗓音最美的一面。”

而在這個“粉絲即偶像,偶像亦粉絲”的時代,荔枝迷們沒有讓他失望。“超過一萬粉絲的用戶已經有好幾百個了。”賴奕龍的口吻不乏自信。

就在接受採訪后的兩周,賴奕龍透露,荔枝FM馬上就會升級新的版本,推廣社區化的互動平台。也就是,每個個人電台都可以申請與他的粉絲展開單獨的交流——其實這從某種程度上,已經打破了過去賴奕龍個人所一直堅持的品“靜謐”。

私底下的賴奕龍在圈裏是人皆知的“文藝青年”。沒事回家做做馬卡龍、最喜歡的樂隊是創造力非凡的“Radiohead”、最愛的電影是《阿甘正傳》……因此,當他先后經歷了短信平台“企信通”、wap游戲魔網以及為農民工建立的社交平台183.cn的創業后,終於推出了一款白色鑲帶橙色線條,看起來格調非常高的品時,沒有一個人感到意外,反而都舒了一口氣。

“所謂事業與愛好的‘分裂’每個人都有,”賴奕龍笑承認,“只是如今的我從事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每天都沉浸於它的壓力享受。”

對於一個去年10月才上線,就已經達到千萬級用戶的手機電台來,壓力在所難免。

“荔枝是世界的”

自去年10月剛剛上架的荔枝FM其實屬於音頻媒體的后來居上者。“我們僅僅用了三四個月才突破了100萬用戶,但接下來的四個月用戶已經過千萬。”賴奕龍。

起這其中的奧秘,荔枝獨特的界面設計感無疑功不可沒。完全像個仿真的調音台是荔枝主頁的最大特色。渾圓的質感強烈的旋轉按鈕讓人忍不住就去輕觸兩下,一時間,曼妙的音樂就充盈耳畔。若是大拇指隨意地滑動,就能清晰地看見樂曲的操作界面“浮出”屏幕——一切的操作感受都那麼渾然天成。

“我喜歡摳取每一個細節。”賴奕龍,以至於當年荔枝FM的LOGO都是找俄羅斯團隊了10個草圖精挑細選而出的。

然而,這種在設計風格上“與不同”的品位雖然從某一方面贏得了市場,在另一方面同樣引來許多爭議。但在賴奕龍看來,有聲平台的潛力是毋庸置疑的,競爭大也無可厚非。而他始終堅持的是某種趨向“小”的品理念——或許用“小”過於狹隘,因為它不是外界理解的單指用戶的數量,而是一種更廣義的選擇性。

“荔枝太過文藝或者只吸引小清新的用戶是不公平的。因為這個世界充滿多樣性,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種風格,這才是荔枝所堅持的‘小’。”賴奕龍。別忘了荔枝問世時公司的口號,“生於廣州,長於中國,知於世界”。

如今的荔枝FM是世界的,賴奕龍告訴記者,未來,一定會推出國際版,“為此我們做了許多技術准備。”

打開荔枝的電台界面,旋轉那個由拉姆斯設計、融合東方美學的日本陶瓷感大旋鈕,一切的精彩就此開始……

“我是一個純粹的商人”

不敢“唯一”,但荔枝FM在廣州一幢1932年老洋房裏辦公的愜意,對是互聯網創業裏屈指可數的“意境”。

“我們60多個人共享了600平方米,”賴奕龍告訴記者,天熱的時候就在天台吹吹風,天涼點了可以在院子裏燒烤。末了,還不忘加上一句,“是實用面積”。

縱然賴奕龍一再申明自己是個“務實的人”,但多年來的創業經歷一直把他與“文藝”掛鉤在一塊。

“我認為商業一定就要商業,也可以有理想,但這兩者是分開的。”引發賴奕龍這一感慨的還是前些年他做的183.cn。許多人都以為是一個公益項目,因為它是一個搭建在農民工間的虛擬社區。

那時候的賴奕龍為了做市場營銷,日夜在富士通工廠門口蹲點、派發傳單,就是為了讓更多農民工登錄他的網站。這對於一個會在家做高檔點心馬卡龍的CEO來,簡直有點不可思議。而所謂的“分裂”就是被這樣傳開的。

“中國大部分人都很分裂。”賴奕龍解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可是又很難真的去實行,有時候是沒勇氣,有時候是生活的壓力。

賴奕龍是幸運的,他本人也一再強調如今生活的愉悅與幸福,“因為我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兒。”

當然,這種“喜歡”沒有那麼單純。“剛開始選擇做荔枝是希望有這樣一個創造力的東西,提供給有創造力的人。讓這些有才華的人,有一個平台或者一個工具,更好地展現自己,從而擁有更自由的生活。”賴奕龍,“我是一個純粹的商人。有聲媒體是市場發展的一個趨勢。而我,希望荔枝走出自己的國際化路線。”

“我愛穿大褲衩”

廣州的夏天分外燥熱,由於有一個生棉麻服飾的朋友,每天十點,賴奕龍常常就這樣穿一件棉麻衫,晃悠悠地走進“洋房”。

“我大多數的衣服都是從那個朋友那裏拿來的,我覺得特別好,”賴奕龍笑,“我們廣東人都正裝不允許進門,我愛穿大褲衩。”

隨意與玩笑似乎構成了賴奕龍的脾氣。除了必要的“焦慮性思考”,看得出,荔枝的“步入正軌”讓不再分裂的賴奕龍天天在和喜歡的品度蜜月。

“我現在逢人就會起自己的節目,很多朋友聽了還詫異,‘那居然是你’!”由於酷愛音樂,賴奕龍在荔枝FM上也擁有一個自己的“頻道”,叫“深夜談歌”,粉絲還不少。

“我不覺得一個人需要很多人來崇拜。”談及自己以及未來荔枝的發展,賴奕龍坦言,“我覺得‘養成型’是很好的一個過程。就像你在茫茫人海選擇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來暗戀,只是他身上的某一點特別吸引你,然后,你就陪伴他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