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ugc模式的進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6-23 14:44
百度是最得ugc模式精髓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這一點在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貼吧、百度文庫等產品上得到了驗證。ugc這一用戶貢獻內容的方式是傳統電視臺、紙質書等傳統介質所不能理解的產物,而互聯網平臺則把它玩轉的非常熟稔。
在地圖領域中,百度地圖是最早開放用戶commit地理位置等資訊的地圖工具,這是地圖使用ugc模式的雛形,隨著地圖工具的發展,這一雛形也在逐漸的完成著屬於自己的進化,這一進化過程是緩慢的,就像互聯網從最初的純文字內容再到如今豐富的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介質混雜的多元化形態一樣,這是屬於ugc的進化。
地圖ugc模式的進化的主要變化:個體資訊豐富
早期的老虎地圖、丁丁地圖等地圖工具中,地圖單個個體的資訊是單一的,比如在某條路上的xxx公司,地圖上只會顯示該公司的地理位置資訊,而想要將公司的電話等資訊commit上去,個體公司是需要向地圖廠商付費的,這種方式一度成為地圖廠商的盈利點之一。
而隨著百度地圖等免費地圖的滲入,特別是ugc模式的逐漸開放,高德地圖、搜搜地圖、搜狗地圖等地圖工具都開放了ugc模式,讓用戶自由的commit相關資訊,地圖上的個體資訊被逐漸完善,特別是一線城市,詳細到百米之內的商戶個體資訊被詳細的commit到地圖工具上來,這和早期的地圖工具只有空空的線路或者少量的個體資訊完善的多。
現在我們再打開地圖的時候會發現(作者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在地圖上,用戶點擊單個個體商戶的資訊,從商戶的營業時間、推薦菜、用戶點評、特色服務、餐廳圖片詳情等都可以完全看到。當然,地圖工具為了彌補自身資訊量的不足,更多的還是接入第三方的相關資訊,比如大眾點評、訂餐小秘書、騰訊微生活等。
第三方平臺和地圖工具之間實際上是存在一定競爭的,使用第三方平臺和使用地圖工具的功能是相同的,第三方平臺接入地圖工具的地理位置介面,而地圖工具接入第三方平臺的評論、商戶詳細資訊介面。
地圖工具為了彌補這一缺點,在商戶資訊詳情頁,增加了評論和傳圖功能,這個時候參與者就不僅僅是個體商戶自身了,廣大的地圖用戶都成為了該ugc模式的貢獻者之一。如果此模式在后期玩轉的開,地圖廠商完全不需要接入第三方平臺的相關資訊,直接使用自己的資訊量就完全足夠。
高德地圖在金幣系統中是有完善商戶資訊選項,但是目前的狀態還是“即將開始,敬請期待”。當該模式正式上線的時候,用戶就可以通過ugc模式來完善個體資訊,屆時我們看到的就不僅僅只是某個商戶的單個的地理位置資訊了,營業時間、推薦菜、用戶點評、特色服務、餐廳圖片詳情等資訊會逐漸進入到地圖當中。
功能變化:增加圖片上傳、評論系統功能
地圖廠商早期的ugc模式只能算是一個雛形,因為只有商戶是內容貢獻者,且貢獻的只是地理位置資訊,現在地圖廠商增加圖片、評論系統的功能后,普通用戶即成為了ugc模式的貢獻者。
地圖廠商增加圖片、評論系統的功能主要有幾個目的:一是強調地圖的“服務”屬性,地圖的功能是給予用戶指引地理位置沒錯,但是隨著地圖功能的增強,而且用戶對地理位置的增值功能的需求,地圖的“服務”屬性逐漸被地圖廠商所看重。只有商戶資訊的逐漸豐富以后,其服務屬性才會被重新定義,用戶需要知道商戶的簡介、特色、圖片。
二是增加用戶粘性和互動性。當用戶通過地圖找到需要的服務以后,用戶是實際的參與者,那么地圖上出現的資訊與該商戶的服務是否是一致的?用戶作為最直接的使用者,有權利表達自己的體會,就像電商平台中,用戶有權利對所購買的商品進行評價一樣,地圖工具同樣是這個道理,只不過地圖工具體現的是服務,而不是實際商品。
所以,地圖工具增加此功能有助於提升用戶的粘性,對地圖工具的依賴性,同時也能讓用戶在地圖工具和商戶之間形成一定的互動性,服務不到位,直接給差評。
積分系統增強地圖ugc粘性
不是所有用戶都有動力去貢獻自己使用服務之后的感受的,至於要上傳圖片和評論,對於大部分懶惰的用戶來說,絲毫沒有吸引力,像我使用網購以后,從不會對商品進行評價。
地圖上的服務和網購類似,怎樣吸引用戶來參與地圖ugc模式呢?用戶憑什么去貢獻?繼百度地圖之后,高德地圖也在地圖首頁推出了其金幣系統,類似於積分模式,只不過是換一套說法。
地圖工具的積分模式是怎樣使用的呢?每個用戶都有一個固定的id,用戶對商戶進行圖片上傳以及評論的時候,都可以獲得一定的積分,當然還有簽到功能。高德地圖的金幣功能和百度地圖的積分模式差不多,用戶購買服務,完善商戶資訊,提供線路交通資訊都可以獲得一定的積分。
用戶獲得的積分有幾個功能,一個是通過積分換取禮品,這種模式比較俗套了,但是地圖廠商加入了遊戲功能,用戶可以通過積分來進行地圖廠商制作的遊戲,也可以獲取禮品或者相應的積分。整個積分服務,都是在平臺內來進行的,不與第三方平臺相結合。
地圖廠商通過積分模式可以增加地圖ugc模式的用戶粘性,提高用戶貢獻內容的積極性,雖然一部分用戶對貢獻內容部積極,但是不能否認有相當一部分用戶是很愿意來貢獻內容的,只要這部分用戶足夠多,地圖的ugc模式完全能夠補充地圖的資訊部完善的劣勢,第三方平臺徹底從地圖廠商的視線里滾開。
在服務市場的大容器中,將用戶的使用感受、體驗等貢獻到地圖工具當中,地圖不僅僅只是一個地理位置工具,它還是一部生活服務大辭典,地圖廠商玩ugc模式正在當下,當某天刷地圖評論和刷網購評論的價格類似的時候,地圖的服務屬性將無與倫比。
作者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
(此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