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伊朗女教授奪數學界諾貝爾獎 史上第一位女性獲此殊榮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8-14 09:21

图片说明 
米爾扎哈尼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在伊朗出生的女數學家米爾扎哈尼,周三(13日)獲頒發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Fields Madal),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榮獲這項殊榮的女性。36歲的米爾扎哈尼現為史丹福大學教授,專研幾何學。她這次獲獎,是為表揚她在黎曼曲面及模空間的研究有傑出貢獻。

《星島日報》報導,米爾扎哈尼(Maryam Mirzakhani)於南韓首爾舉行的國際數學大會會議(ICM)上,從頒獎嘉賓南韓女總統朴槿惠手上接過獎項。會方發表聲明,讚揚米爾扎哈尼「精通多種數學技巧及不同的數學文化,罕見地擁有高超的技巧、無畏的抱負、遠見及充滿好奇心」。朴槿惠亦盛讚米爾扎哈尼的「衝勁及熱情」,使她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女性,也是伊朗第一人。

大會這次頒獎給米爾扎哈尼,主要是表彰其在黎曼曲面(Riemann surfaces)及模空間(moduli spaces)的動態性及幾何學研究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米爾札哈尼專長研究模空間幾何學,曾提出多種計算雙曲平面的新奇方法,她並清楚剖析了一束光沿一個閉圈在二維宇宙中行走的不同路徑,向數學界展示了全新的概念。

图片说明 
米爾扎哈尼認為在特定方程式加入隨機性,能夠解釋兩種物質的實體互動,例如以燃燒紙張解釋紙與灰燼的互動。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黎曼曲面是以19世紀德國數學家波恩哈德.黎曼的名字命名,有關概念對近代拓撲學具有很大影響力。米爾扎哈尼坦言,研究黎曼曲面等問題讓她感到最精采的,是它與諸多數學領域之間的聯繫。

菲爾茲獎在1936年起舉行,每4年才頒發一次,得獎者都是在40歲以下。在今屆頒獎禮之前,過往52名得獎者全都是男性,因此該獎項也被稱為「男人俱樂部」。米爾扎哈尼形容此獎項是「很大的殊榮」,如果因此為女性科學家及數學家帶來鼓舞,她會感到高興,更預言將來會有愈來愈女性獲得這類獎項。史丹福大學校長亨尼西亦代表大學恭賀她,認為獲獎是對她學術成就的「極大肯定」。

米爾扎哈尼於1977年在德黑蘭出世,在當地土生土長,10多歲已於國際數學界冒起。她曾在1994年及1995年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比賽獲得金牌,在1995年的一屆比賽中更以滿分奪冠。米爾扎哈尼之後赴笈美國,2004年於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她多年來獲得無數學術獎項,包括去年獲得美國數學協會的沙特獎。她自2008年起在加州史丹福大學擔任數學系教授,與丈夫育有3歲女兒。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37歲的米爾扎哈尼在伊朗完成大學學業後赴美深造,2004年在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其後到史丹福任教。她專攻幾何學,在黎曼曲面及模空間的動態性研究上有傑出貢獻,去年獲美國數學學會頒發薩特獎,2009年亦曾獲頒布盧門撒爾獎。

ICM聲明讚揚米爾扎哈尼「熟稔多種數學技巧及不同數學文化,同時難得地集超高技術能力、遠大目光及無窮好奇心於一身」。米爾扎哈尼相信,未來數年將有愈來愈多女性獲獎,又形容鑽研數學猶如踏上沒路線及終點的旅途,但每當有新發現便感到滿足。

米爾扎哈尼並非天生熱愛數學,她對數學首次產生興趣,是從哥哥口中認識德國數學家高斯計算「自然數從1到100的求和」的方法。年僅17歲時,她便於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奪金,翌年更取得滿分,在國際數學界聲名鵲起。

生於德黑蘭的米爾扎哈尼經常向外界解釋當地實況。她說,上大學前,男女是分開上學,但在大學已無區分。她直言自己非常幸運,因小學畢業時兩伊戰爭剛剛結束,讓她順利升學,「早10年出世已是不同的故事」。

今屆菲爾茲獎也有另外3名得獎者,分別是法國科技研究中心的阿維拉(Artur Avila)、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巴爾加瓦(Manjul Bhargava)和英國華威大學的赫爾勒(Martin Hairer)。由韓國總統朴槿惠頒發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