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托管可靠性存疑 平台與資金真隔離是關鍵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8-25 09:46
每經記者 史青偉 發自上海
P2P行業頻現跑路事件的原因,除了準入門檻低、缺乏成熟的運營模式和健全的法律監管外,平台賬戶資金的有效托管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前央行明確表態,P2P網貸的資金必須托管於商業銀行或支付企業等第三方平台。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網絡支付應用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付強近日在一個論壇上表示,P2P托管的基礎是要實現資金和平台分離,這樣才能做到風險真正可控,而目前多數P2P平台並沒有做到這點。
業內人士表示,很多P2P平台只是做了一個介面,出借人的資金其實是進入了第三方公司內部法人的賬戶,或是平台在第三方公司開設的賬戶,這並不是真托管。如何尋找資金托管的安全路徑是業內思考的一大問題。
多數平台未實現“真隔離”
今年以來,已有近50家P2P網貸平台卷款跑路。據記者了解,這些跑路平台中相當大一部分並非因經營不善或資金斷裂,往往本身就是一場騙局。
日前,在五道口金融學院主辦的 “趨勢與風控,中國P2P發展之路”論壇上,付強表示,P2P托管需實現客戶資金和平台隔離,增加平台跑路成本,防止和減少跑路情況出現。
他還表示,目前P2P平台採取擔保和增資方式,只是為企業增信,並不能有效防範跑路發生。一個比較規範的P2P平台,要實現資金的隔離,這和所謂資金托管有點區別,區別在於平台動用不了客戶的資金。
不過,付強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平台和客戶資金隔離的現狀並不樂觀。
“P2P平台和資金隔離,只能有一部分平台實現了,多數平台還沒有實現,約束平台資金隔離,一方面要監管部門出台法律法規,另一方面需要行業自律。如果監管和自律執行比較好,跑路現象就會越來越少,對整個行業發展是有利的。”付強告訴記者。
金信財富首席運營官安丹方也向記者表示,政府的監管政策及時推出很有必要,也需要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個別P2P平台出現跑路和詐騙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中間資金賬戶缺乏監管,P2P平台擁有中間賬戶資金的調配權。
對於推動平台和資金隔離面臨的最大障礙,付強認為,目前平台擔憂通過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客戶信息會泄露。
新新貸助理總裁朱捷告訴記者,目前第三方支付也在給P2P公司做資金托管支持,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沉澱資金在第三方支付賬戶內,受人民銀行備付金制度的約束;另一種是無沉澱資金,用戶投資后,賬戶無剩餘資金。就目前而言,大多數P2P公司的資金退還意願都比較強,但是在技術對接和費率上還有一些難度,故進展較慢。
托管存“有名無實”之嫌
不久前,匯付天下有限公司宣佈其P2P托管賬戶業務合作平台已超過200家,成為該領域規模最大的支付公司。易寶支付、快錢等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也都推出了P2P托管業務。
匯付天下P2P業務相關負責人鐘紅波表示,匯付天下對P2P平台上每一筆賬戶充值、借款、取現等交易進行實時監控,對投資人賬戶資金變動提供實時短信通知。同時,匯付天下定期對合作平台的每一筆借款交易進行抽查,一旦發現異常,立即暫停交易並凍結該平台所有資金。
不過,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P2P托管存在“有名無實”之嫌,而有不少第三方支付公司沒有資金托管的業務,只具有支付功能,也有不少P2P網貸平台宣稱與銀行建立第三方資金托管功能,事實上銀行只提供資金存管。
翼龍貸CEO王思聰也認為,第三方支付公司與P2P僅是商業合作,前者更多是借助后者來擴大自身的業務,對於解決P2P資金安全性來沒有什麼實質性意義,更多地還是靠自律。
“如果真正要推動第三方存管業務,還需要一個類似證券第三方存管中的核心角色——中央登記結算中心,將所有借貸信息標準化、統一化,並可供第三方核實。”人人貸副總裁顧崇倫表示,此舉才是P2P第三方托管真正的未來。
不過,由於P2P的標的小、數量多,建立這樣的登記中心成本會很高;即使建立類似的第三方登記中心,對各家P2P機構的交易進行登記、校驗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顧崇倫認為,最簡單的托管模式是第三方支付機構採用的備付金管理模式,即第三方支付將用戶資金以備付金形式托管在銀行;第二種可能的托管形式是在備付金托管基礎上,要求托管機構對於平台內每個賬戶的信息及每一筆賬戶的資金往來均有記錄。
“更嚴格的托管形式可以在第二種托管形式上,對用戶賬戶的每一筆提現行為進行托管機構的遠端驗證,用戶需要在托管機構設定提現密碼,每筆投資人賬戶的提現均需要進行遠端的校驗。這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用戶體驗,但增加了安全級別。該模式杜了平台虛擬提現指令等部分問題,但對於可能存在的平台虛擬標的等行為還是無法完全杜。”顧崇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