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股

贏在入市前:認清股指期貨機會與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1-15 09:53

股指期貨即將上市交易的消息,給無數投資者提供了想象空間。

“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我們提醒投資者,在憧憬股指期貨所帶來的機會的同時,也要多考慮一下期貨交易的風險。參與股指期貨要學先會風險控制,要做好安全生產的準備工作,做到勝兵先勝。投資的一個境界就是“贏在入市前”,這要求我們投資者一定要清楚認識股指期貨的機會與風險。如果我們不清楚機會有多大,風險有多大,那我們就很難談得上不是盲目投資。清楚認識了機會與風險,才有利于我們投資者正確決策,也有利于做到“時動則動,時止則止”。為了說明問題,我們來看看極端的情況。

就以滬深300指數為例,為方便說明問題,我們假定實際的滬深300指數就是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股指期貨走勢圖,保證金按照15%的標準收取,我們可以計算一下極端的情況。

假設有這么一個不幸的投資者,用25萬多一點的資金,一不小心將空單空在了2005年6月的最低點807.78點,然后一路持有,不再做任何操作,需要追加保證金的時候就及時追加保證金,那么到2007年11月最高點5891.72點時,他會賠多少錢呢?

在這兩年多一點的時間里,指數上漲了5083.94點,漲幅為629.37%,按15%的保證金計算,就是42倍。這意味著他在最低點時投入的資金是25萬多,在最高點時虧損達1050萬元以上!換句話說,如果當初有1000萬的資金,僅動用25萬稍多一點資金,在底部做空,那么到頂點時,也已經爆倉了。即使隨后那波跌到2008年11月的1606.73點跌幅達72%的行情,跟他也沒有關系了。實際上,這種保證金交易的放大作用就是平時人們常說的“期貨風險大”的原因。

當然,期貨市場具有兩面性。如果做對了,那就是機會。兩年多一點的時間,用25萬的資金就可以賺1000萬以上,而且這僅是一次性操作,還沒有考慮盈利加倉。

這其中的重要啟示有兩點:第一,做期貨宜順勢而為,順之者昌;第二,錯了就改,善戰者不羞走; 若錯了不止損,25萬投入股指期貨可以虧進去1000萬。此中的辯證關系,投資者不可不察,不可不辨。(實際的股指期貨合約是有到期日的,合約到期后是要現金交割的,是不能一路持有的。但在商品期貨交易中確實有投資者在2006年到2008年的期銅一路上漲中,不斷向后移空單而虧了大錢的。)

我們再看看最近這幾天(2010年1月11日-13日)滬深300指數的漲跌情況。1月11日,滬深300指數集合競價開盤3593點,大漲113點,若按300元一點乘數計算,一手股指期貨或贏或虧就是3.39萬元,保證金若按15%收取,則按前一交易日收盤價3580點收取的對應保證金為16.11萬元,即開盤盈虧幅度為21%(3.39/16.11)。11日當天該指數最高點與最低點相差130點,則在最高點做多或做空,到最低點時,一手股指期貨一天的盈虧就達3.9萬元。1月12日,滬深300指數最高最低相差亦達到了98點,一天內或盈或虧也達到了2.94萬元。1月13日,滬深300指數收盤大跌114點,則或贏或虧亦在3.42萬元。三天時間,一手股指期貨或贏或虧就可達5.37萬元,最高點時對應的保證金不過是16.18萬元,三天盈虧比例就可達33%。

看到了上述行情波動中所蘊含的風險,我們也許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股指期貨要實行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了。假設有一個僅有50萬元的投資者,在1月11日最高點滿倉3手做多,不及時止損的話,到1月13日最低點時,其虧損額就將達16.11萬,其3手持倉需要的保證金為46萬多,最低點時投資者保證金不足,其不得不減倉1手,如果不自行減倉,則會遭遇期貨公司強行平倉。這是與股票滿倉操作套牢后可以等待解套是不同的。

我們提醒投資者,參與股指期貨交易,做好資金管理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的是,沒有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是不宜進入期貨市場的。股指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是對投資者的一個保護,也有利于股指期貨高標準穩起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