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

山西省2008年水環境有所好轉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06-09 20:44

山西2008年監測的103個斷面中,重度汙染的斷面比2007年減少4個;全省監測的57眼水井中,近六成達地下水三類標準。

據山西晚報6月9日報導,山西省環保局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全省2008年的環境品質狀況。

2008年,全省共監測了103個斷面,其中,符合《地表水環境品質標準》水質優良的斷面16個,輕度汙染的斷面21個,中度汙染的斷面6個,重度汙染的斷面為60個。"整體情況雖不是很樂觀,但和2007年相比,還是有所好轉。"省環保局副局長劉四龍介紹,從各斷面的綜合汙染指數來看,紅衛橋、禦河橋、沙會則、小南頭、利仁皂、孝義南姚、介休義棠、固定橋、宣家塔、甘亭10個斷面汙染嚴重,位居前十位。此外,在汾河流域監測的22個斷面中,忻州雷鳴寺斷面符合一類水質標準,太原汾河水庫出口斷面符合二類水質標準,忻州東寨橋斷面符合三類水質標準,符合四到五類水質標準的斷面有3個,其餘16個斷面均為劣五類水質標準。

2008年,全省11個重點城市除忻州、運城沒有監測外,其餘9個城市共監測水井57眼,有59.6%的水井達到《地下水品質標準》三類標準,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及工、農業用水。

監測數據顯示,在超標水井中,主要超標項目為硫酸鹽、總硬度和氟化物。水質從優到劣的城市依次是:朔州、太原、晉城、晉中、呂樑、長治、大同、臨汾、陽泉。

在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方面,2008年,全省開展了飲用水水源地汙染集中整治行動,關停取締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所有排汙企業,監測的24個水源地達標率為74.3%。其中:大同、長治、晉城、朔州、忻州、晉中、運城、呂樑市達標率為100%,太原65.7%,臨汾26.7%,陽泉16.5%。水質超標項目主要為總硬度、硫酸鹽、總氮、總大腸菌群。

為減少廢水中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2008年,全省新(擴)建27個城市汙水處理廠,新增汙水處理能力49.7萬噸/日。同時,還加大了對企業汙水處理設施的管理力度,到年底時,全省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累計排放10.69億噸,其中化學需氧量(COD)的排放量較2007年下降了4.12%。

據介紹,2008年,化工、煤炭採選、造紙、冶金、焦化行業的廢水排放量佔到工業廢水排放量的76.25%,工業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大的行業依次是:化工、食品飲料、造紙、焦化、煤炭採選,佔全省工業排放量的76.63%。

(程笛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