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

50國環保專家:讓湖泊"休養生息"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2009-11-06 08:23

第13屆世界湖泊大會昨日在「百湖之城」武漢閉幕,來自世界50多個國家的環保專家向各國政府建議:最大限度地運用自然過程恢復湖泊活力,強化湖泊內源治理,維持其生態平衡。

世界湖泊大會是全球湖泊環保領域最具影響的國際會議之一,大會向全球發佈了以「讓湖泊休養生息」為核心理念的《武漢宣言》。

在所有的自然生態系統中,湖泊是最脆弱和最難恢復的生態系統之一。目前世界各地的湖泊幾乎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湖泊範圍逐漸縮小,水質污染嚴重,生態功能不斷退化萎縮,直接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湖泊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水生態危機。

據介紹,中國湖泊的退化現狀尤為令人擔憂。在長江中下游及雲貴地區,80%的湖泊受到污染,富營養化。

針對湖泊治理普遍遇到的資金問題,《武漢宣言》建議,「政府、社會和私有部門應開發創新經濟手段,為實現湖泊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武漢宣言》還建議,增進包括政府、社會團體、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的合作夥伴關係,把這種面向社會、更為廣泛的方式作為建立嚴格監管制度的補充,積極鼓勵公眾參與,共同致力於環境保護,維護生態服務功能;創新湖泊治理理念,開展湖泊富營養化治理技術研究,鼓勵並實行多學科的技術創新來促進生態修復。

國際湖泊環境委員會科學委員會主席中村正久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目前全球沒有治理湖泊的統一標準和辦法,這與各地的氣候、政治、水體本身等都有關係。湖泊與河流不同,進入湖泊的污染物,可能需要上百年才能消失,這就需要各地採用不同的措施與辦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治湖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作,短期內成效不太明顯,需要政府、科技人員和公眾長期努力。」中村正久說。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說,湖泊退化是全球面臨的可持續發展的挑戰,人們需要正視這些事實。「我國正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其中包括污染控制治理重大專項,就是為湖泊重大系統保護修復提供可行的經濟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