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股

英國交通費"兩頭漲" 華人出行"左右為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1-07 11:03

中新網1月7日電據英國《華聞周刊》報道,2012年一開年,在英生活的華人會發現,自己將面臨公共交通和養車費用及成本“兩頭漲”的局面。在物價上漲迅速和工資收入增長緩慢的雙重因素下,華人生活將面臨更大壓力。

公共交通費全面上漲

1月2日,英國最新的火車漲價規定生效,全英范圍內火車及地鐵票價平均上漲5.9%,部分地區的漲幅甚至達到11%。倫敦的地鐵、公車、輕軌等公共交通的價格平均上漲5.6%,一至二區的地鐵單程票價從2.5鎊上漲至2.7鎊。而年票的價格也出現上漲,以倫敦東南部的火車地年票為例,新一年將漲至4000鎊。據悉,政府計劃到2015年,將此年票價格升到5000鎊。

據記者了解,1月2日生效的火車票價上漲,還是屬于公眾“看得見”的增長,事實上英國每年的公共交通費用的上漲并非一次性的,有的更為隱蔽、不易察覺。

各大火車運營商通常會通過其它的一些策略和手段,在5月和9月推高相關費用。因為現在英國允許火車公司在對其部分的車票收費進行調整,其中“非高峰時段”的旅程定價就不受政府控制。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一類費用將極有可能在今年至少提高一次。從去年的情況來看,9月份,First Great Western公司就將一些旅程的收費提高3.9%。這使得從倫敦到卡迪夫的非高峰期旅程,價格從77鎊變成80鎊。

此外,最近幾年,關于“高峰時段”的定義也經常被很多長途火車運營商“偷梁換柱”。通過重新定義“高峰時段”,火車公司可以否認他們提高了旅途的費用。此外,他們還可以通過減少便宜的非高峰時段車票的銷售時間等手段,換一種方法讓乘客不得不選擇更貴的服務。

除了火車和地鐵票上漲,公車和電車的費用也出現上漲。以倫敦為例,公車單程成人票價,使用充值Oyster卡的價格從1.30鎊漲到1.35鎊,使用現金購票的價格,則從2.20鎊上漲到2.30鎊。而七天周票的價格,成人從之前的17.8鎊漲到18.8鎊。

“盡管用Oyster卡比較劃算,但票價上漲后,每天上下班也要多付10便士。買周票有時周末兩天又用不上,而且我也不需要轉車,算上去便宜不了多少,而且周票也漲了。看上去10便士只是小錢,但也經不住一年一年這樣往上漲。”在倫敦工作的華人小黛表示。

另據1月3日Hay Group 咨詢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由于交通成本上漲,英國民眾不得不拿出工資收入的更大一部分用于上班的交通費。新的漲價政策實施后,在伯明翰,每天超過50分鐘去上班的體力勞動者,需要將其收入的21%用于支付交通費,在倫敦這個比例為17%。

當然,這些比例還只是英國各大城市的整體水平,對于很大一部分工資收入不穩定的華人群體來說,交通費用占其收入的比例更高。

接受記者抽樣調查的10名華人中,有7名華人表示交通費用占到其工資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一名華人表示,交通費用占到其收入的二分之一。

而對于公共交通價格上漲但服務卻不見提高的抱怨更是比比皆是。“車票年年漲,但服務卻幾十年如一日的糟糕。火車經常取消,或者晚點。遇到這樣的情況,我經常不得不臨時和本來約好時間見面的客戶打電話道歉解釋。”家住英國中部城市、需要經常到倫敦談生意的華人萬先生表示。

正在等火車的英國人米蒙先生對于火車年票價格上漲,極為惱火:“我今后一年要付4000鎊坐火車。但我等的火車卻要不取消,要不晚點。”

記者還看到,英國財政部的推特網頁被憤怒的留言淹沒。Holly Thompson發表推特留言說:“我每個月的火車費和房租一樣高。真夠可笑的,我現在都沒有足夠的錢外出。”

養車成本提高

公共交通成本的上漲或將使得更多的人轉向駕車。但事實上,養車和開車的成本同樣也在上漲。

新年伊始,包括華人在內的英國民眾在出行方面就將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AA的調查顯示,五分之二的有車族由于油價創新高,而打算在今年減少開車或更經濟地開車。

AA的調查問卷顯示,只有1/20的駕車者的新年決心是“更安全的開車”、 1/25的人說他們將遵守限速規定。接受調查的26%的人表示,他們將在2012年更經濟劃算地開車,另外12%的人計劃減少開車以便省油。

此外,據該調查,低收入者對于駕車的預算尤其謹慎。低技術工人、領取養老金人士和失業人士(14%)比高層和中層管理者及專業人士(11%)更傾向于在今年減少駕車出行。(薛章)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