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預知未來活多久?基因算壽命長短 準確度高達77%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0-07-05 15:24

一個人是短命還是長壽,未必完全與命運有關。美國波士頓大學科學家研究出一種先進方法,可以替人進行基因測試,然後預測那人可否長命百歲,準確度達 77% ,將來,保險公司也許可以利用這些測試來計算保險費。不過,有批評者認為,這種「預知未來」的測試,會衍生許多道德問題,恐怕會鼓勵「短命種」揮霍生命。

香港《大公報》綜合外電消息,這項研究由波士頓大學一個研究小組進行,報告刊於 1 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研究對象為過千名百歲人瑞以及一批用作對照的非長壽者,研究員發明了一套電腦模型,利用它識別兩組的分別,結果找出 150 種與長壽相關的基因變異形態,把其統稱為單核甘酸多態性標記 (SNP) 。

他們又辨認出 19 個與長壽相關的基因簇,它們在研究中 9 成的人瑞體內出現。它們與癡呆症、心血管病等老化疾病相關,有些是與它們的發病率有關,有些是與它們的發病時間有關。

研究主管之一、生物統計學教授托馬斯.珀爾斯指出:「百歲人瑞實在是良好老化的標準研究對象。我們留意到,在以往的研究報告中,百歲人瑞平均在 93 歲前還未出現任何殘障,可見他們的殘障常常都被壓縮至生命的最末期。」

醫學界若能探究出這批基因導致長壽的原因,說不定可以研發出有助延長壽命的藥物。珀爾斯說,他一直盼望使醫學界能夠延長人們的壽命和加強老年人的健康,以及把殘障推後到生命的最末段。

不過,更大的突破是,研究小組已能夠根據一個人擁有哪些 SNP 推測他能否長壽,準確度高達 77% ;換言之,我們將來可能有機會接受科學「算命」。研究小組表示,這種技術將可讓自知不會長命的人注意生活習慣,把壽命盡量延長。這說法得到部分生物倫理學家附和,認為這可幫助人們更妥善地計劃人生,譬如提早生育、縮短退休後的計劃。

研究小組並沒有為這個電腦模型申請專利,它將於數天內向其他科學家供應,其後更將會在市面上售賣;可能會有生物科技公司把它改成容易使用的產品。

不過,利用科技預知個人命運從來是爭議性的議題,知道自己短命,絕對是痛苦的事。何況, 77% 的準確率雖然看來很高,但 23% 的錯誤率也不太低,部分人將會因錯誤的預測而失去預算,醫院可以怎樣補償?此外,保險公司和退休金公司可能會利用測試結果來提高「短命種」的保費和減少給予他們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 15 人裡有一人擁有長壽基因,但 600 人裡才有一人真的能夠活過百歲,可見接受治療、日常飲食和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生物倫理學家亦提醒大家,擁有長壽基因的人一樣會死於意外。研究小組本身亦鄭重警告,人們必須仔細考慮如何利用測試結果:你會覺得反正活不長,於是做許多冒險的事,還是因為自知短命而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