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故事】“昂貴”的電動汽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5-20 16:00
在著名科幻片《回到未來》中,布朗博士從2015年返回地球,蹲在廚房垃圾桶尋找能使“時光機器”啟動的能源。今日看來,上世紀80年代的電影是瘋狂的,就像有些人曾對內燃發動機的支持者嗤之以鼻一樣,但至少這一笑話揭示了一個公認的真理??總有一天,由石油燃料驅動的汽車可能只會出現在博物館,與木乃伊為伴。
現在有一個公司,將加速這一進程。它的名字叫“Tesla Motors”,是目前全球唯一能產完全由電池驅動、零排放的電動車並具備批量生產能力的電動車公司。1月29日,它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首次公開發行一億美金股票的招股說明,為其進一步商業化發展和加深全球合作鋪路。
盡管還只是一個Start-up(創業新項目),但Tesla已讓全球汽車業發瘋。去年底,通用副總裁的一次咆哮上了《紐約客》︰“通用所有天才都說鋰電池技術應是十年後的事,豐田對此也表示同意,但為什麼加州兩個完全不懂汽車業的小青年居然能做到,而我們卻不能?”
作為一個技術先鋒,它至少證明了兩件事︰第一,電動車是有可能的,且不需在性能、設計上做出妥協;第二,為“更快樂駕車”和“社會責任”兩個理由而購買電動車的需求,大大存在。
不過,它也面臨一些棘手問題,電動車是一門昂貴無比的生意,Tesla目前已經花費了近7億美元的投資和政府貸款,在風險資金、產業資本和政府高額貸款不斷“充血”下,多年來Tesla財務狀況仍顯捉襟見肘,此番融資1億美元,能否改變電動汽車的未來?
加州“怪胎”
故事發生在加州,而非美國汽車業“老巢”??底特律。
看過紀錄片《誰殺死了電動車》的人都知道,上世紀90年代,為降低汽車尾氣對環境的危害,加州曾通過《零排放法案》,通用也在1996年推出了革命性的EV1電動汽車,但因國內眾多頂級石油巨頭及通用內部的利益博弈,通用終以其未能迎合消費者需求為由,關閉了這一計劃。
四年之後,信仰之戰打響??有關Tesla的歷史,簡直就是“矽谷精神”的代表,它集結了構造一個矽谷神話所需的幾乎所有要素︰從聰明絕頂的技術牛人、一擲千金的風頭大佬到千奇百怪的經營策略;氣質上,亦相當符合“矽谷傳統”︰靠技術驅動天不怕地不怕,讓舊勢力震驚,並向世人展示新世界藍本。
2003年7月,為向“交流電”發明者尼古拉?特斯拉致敬,兩位電子工程師馬丁?埃伯哈德和馬克?塔潘寧注冊了一個名為“Tesla Motors”的公司,希望能將AC Propulsion的Tzero原型電動車量產。
AC Propulsion是全球最早的電動汽車設計和技術研發公司之一,Tzero則是它手工制作的一個電動跑車品牌,產量很少,但基於交流電的各項技術卻很先進。因成本過於高昂,Tzero已被停止生產。
兩位小伙子開始了商業計劃書的繪制,並在2004年1月將借用的Tzero原型展示給諸多潛在投資者,以說明電動跑車可能實現的性能。之前,豐田、通用及福特等研發的混合動力車普遍采用鎳金屬氫化物電池,而Tesla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公司。
富豪玩具
目前,Tesla向市場提供的唯一車型是環保跑車“Tesla Roadster”。無論從設計、環保抑或性能,這款車都堪稱“性感”。
它擁有流線外形、強勁性能,碳排放量比其他任何汽車都少;最大輸出功率近300馬力,百公里加速僅需3.9秒鐘;最高時速每小時217公里,電池續航能力達400公里;鋰電池壽命高達16萬公里……如果還不夠讓你意識到它的強大,可以參考一下寶馬推出的鋰離子電池電動車Mini E︰百公里加速需8.5秒,最高時速每小時152公里,續航里程200公里。
因為顛覆了人們普遍認為的電動汽車只能適合短途代步的觀念,“Tesla Roadster”被《時代》雜志譽為“全球2008最大創新之一”,訂單如雪花般涌至,布拉德彼特、喬治布魯尼和施瓦辛格,都成為粉絲之一。
3月26日,Tesla在其向證監會提交的補充材料中,披露了截至去年底的總銷售數字︰937輛。但與其說這是一年多來的銷量,莫若說這是一年多的最大產能。Tesla現有員工500多名,每天只能生產3輛整車,而其他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日產量則高達數千輛。
Tesla Roadster高達十萬美金的價格,很有意思??為何這個新產品一開始即選擇了瞄準高端市場,甚至不惜迎著美國媒體“富豪玩具”的罵名頂風而上?
要知道,汽車業是資金高度密集型行業。一般車廠推出新車的成本在3億至5億美金左右,所以傳統車商都是通過擴大規模來降低汽車價格;但小公司卻無法實現產能擴大,需要更多錢,所以Tesla選擇了一條與傳統汽車商背道而馳的經營策略??既然無法迅速擴大產能,那麼就先做高端市場,從最有可能購買高端環保車的“富豪榜”手中回收成本再說。
這也是其汲取“矽谷智慧”的再次體現??矽谷和全球科技業熟知這樣的經營策略,如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視等,無不是在經歷產品周期後價格才大幅下跌。
“任何領域的新技術在到達大眾市場前,都須通過一定的版本優化。”Tesla CEO伊龍?姆斯克在博客中透露,“也只有用這種方式,我們才能快速進入已有150年積累、並已砸入數萬億美元的汽車行業”。
昂貴生意
“很明顯,啟動IPO就是為了錢。”4月初,Riverwood Capital合伙人、原Tesla公司CEOMichael E Marks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針見血。
為實現將電動車“以最低價格帶至消費者”的目標,Tesla必須盡快提高產能。盡管已經獲得矽谷最瘋狂的投資,但它仍十分缺錢。
Tesla現任CEO姆斯克是首個沖進信仰之戰的風投大佬,這位矽谷最有名的“PayPal幫”成員,在第一輪融資中就加入董事會,並帶來1300萬美金的第二輪投資;2006年,姆斯克再次領投4000萬美金,並將谷歌佩奇和布林、前eBay總裁杰夫?斯科爾等人拖下了水。
2007年,Tesla得到了第四輪的4500萬美金,融資總額已高達1.05億美元;2008年,又有4000萬美金再度進賬,姆斯克個人也另外追投了7000萬美金;20009年,Tesla再獲投資8250萬美金。
此外,Tesla還從美國能源部獲得4.65億美金的“先進技術汽車制造業”貸款。作為交換或承諾,Tesla計劃兩年內推出售價5萬美金的四座家用電動汽車“Model S sedan”。
“在可預見的將來,公司仍可能繼續虧損。”今年1月的招股說明書中,Tesla透露出一絲無奈︰自創立以來,它已背負高達上億美金的虧損。如果電動汽車未來10年至15年內不能佔據最主要市場,Tesla的路將在何方?
本文已獲《21世紀經濟報道》授權刊登.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中國網 (http://www.caihuanet.com)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152,158,928,935]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