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藍皮書總結出中國模式四大“內核”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1-19 00:38
中國社科院18日發布的藍皮書總結出了中國模式“內核”,同時指出了今后中國模式要想“站住腳”所應注意的兩個方面。
據中新社11月18日報道,中國社科院18日發布的藍皮書總結出了中國模式“內核”:堅持政府與市場有機結合的調控模式,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模式,堅持充滿活力的混合經濟模式,堅持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相協調的科學發展模式。
中國模式又稱中國道路、北京共識,通常是指中國經濟模式。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中國經濟的表現引人注目。社科院發布的《發展和改革藍皮書》介紹說,中國經濟是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相互支撐的市場經濟。
政府保留了被稱為“經濟穩定器”的主要銀行與大型國有企業。金融業主要是國有或者政府控股,政府通過擁有的各種大型金融機構調控金融市場;政府還擁有一些控制經濟命脈和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如石油、電信、鐵路等。與此同時,它也不斷對民營經濟開放市場。
藍皮書認為,這種混合經濟模式,解決了計劃經濟缺乏動力、市場經濟缺乏情義、福利經濟缺乏效率的問題,調動了勞動者積極性,刺激了企業競爭,帶來了物質財富激增。
藍皮書表示,中國的經濟模式是獨特的,它不是蘇聯式的“產品經濟”,不是英美強調自由競爭的“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或“自由資本主義模式”,也不同于西、北歐強調政府作用和福利社會的“萊茵模式”;它不是以日本、韓國為代表、強調政府主導市場經濟的“東亞模式”,更不是以墨西哥、阿根廷為代表、“華盛頓共識”的拉美模式。
今后中國模式要想“站住腳”,在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張卓元看來,至少需要在兩個方面取得成功:成功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成功避免“拉美陷阱”,跨入發達國家行列。
(雷東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