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股

保誠收購AIA方案"過關"尚存變數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5-26 10:14

5月25日,計劃鯨吞美國國際集團(AIG)旗下友邦保險(AIA)的英國保誠(02378.),在香港和新加坡以介紹方式上市,將部分英國股東的股份轉至亞洲資本市場掛牌交易。隨后保誠將啟動高達2供11的大比例供股,集資145億英鎊,以支付收購友邦保險交易作價。

由于市場對其龐大的供股計劃仍持謹慎態度,一如市場所料,當日保誠表現平平,收報57.2港元,比開市價59.7港元低4.19%。

目前,保誠以355億美元收購亞洲第一大壽險公司友邦保險的計劃,在得到股東會通過前仍存變數。不過保誠主席韓偉民(Harvey McGrath)在5月25日的上市儀式上對記者表示,對收購計劃取得成功有信心。

另一邊廂,不利消息仍滿天飛。友邦保險總裁麥智信(Mark Wilson)表示,如果AIA被成功收購,自己將離職。消息稱,急需現金的AIG方面也在做好兩手準備,如果保誠收購友邦失敗,AIG將可能再重啟友邦獨立上市。

堅稱收購方案將獲通過

目前不少英國投資者對于此次收購存在異議,原因在于他們認為收購價偏高,合并后友邦對保誠盈利貢獻有限。保誠預計合并后,明年起保誠每年將從友邦獲得10億美元上游收入,不過此前每年友邦交給AIG的利潤卻并未超過3億美元。

友邦深耕多年,業務遍及亞洲15個國家,保誠選擇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上市,有助于爭取更多亞洲投資者的支持。

韓偉民在上市當日對記者表示,過去一個星期與股東展開對話后收到的回應具有建設性,“如果股東參與供股可以維持其持股的價值不被攤薄,也可以受益于友邦業務的復蘇,兩家公司的合并將產生協同效益。”

韓偉民強調,投資者對收購后友邦將可能帶動亞洲保險市場快速增長有興趣,因此供股議案不獲通過可能性不大。在6月7日將舉行的保誠股東大會上,必須得到75%以上股東同意,保誠收購友邦保險和供股的決議才將能獲得通過。

香港證監會5月25日解釋說,上市公司宣布供股后,股東可以行使供股權,認購全部或部分獲配發的股份數量,甚至可以申請認購其他股東放棄認購的部分。根據保誠公布的供股計劃,將對6月4日前納入保誠股東名冊的投資者,分發供股權,此供股權將可在6月10日至23日在市場進行買賣。

而5月25日在香港上市后,首批在市場上買賣的保誠股份,來源于英國股東轉移到香港的股份以及包銷商向現有股東借取的股份。保誠在5月24日公布,現有股東將合共5097.415萬股股份轉移至香港股東名冊,占全部已發行股本約2.01%。保誠委任匯豐、瑞信及摩根大通三家大行,通過向現有股東借取股份建倉,確保市場流通量。

友邦兩手準備

5月25日,韓偉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基本可以概括為兩類:“如果收購成功”,“如果收購不成功”。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友邦保險總裁麥智信(Mark Wilson)告訴友人與業界高管,若英國保誠對AIG亞洲業務的收購最終成功,他將離職,原因在于他認為雙方的亞洲業務合并根本“行不通”。保誠在上周公布的配股發行說明書中指出,在收購友邦后,麥智信仍將擔任總裁。韓偉民在當日對上述報道不予置評。

不過,如何能有效整合友邦保險在亞洲多國業務,以及通過亞洲各國監管部門的審批,對于保誠來說確實任重道遠。

以整合中國內地業務為例,保誠行政總裁譚天忠(Tidjane Thiam)此前透露,由于保誠在中國內地已擁有一張合資壽險公司牌照——信誠人壽,因此按照對外資保險公司的規定,保誠計劃收購成功后,出售友邦中國50%股權。

“正與中國監管當局就資產出售問題進行積極而有建設性的溝通,目前并沒有定出時間表。”韓偉民稱。

日前,多家英國媒體報道,美國官員最近兩個星期在部署行動,應對可能會出現的收購流產。金融海嘯之后,美國政府斥資超過1800億美元挽救AIG而成為其大股東,為盡快償還債務,AIG原來計劃分拆AIA在香港上市。如果萬一收購出現變數,AIG計劃重新將友邦獨立上市,并要求原來協助友邦上市的包銷商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銀行提供最新的分析。

最近,AIG的財務顧問也已經與中國內地的保險公司中國人壽(02628.)和平安保險(02318.),以及工商銀行(01398.)和中國銀行(03988.)接觸,這些機構均表示如果AIA上市,有興趣購入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