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綠鞋機制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8-27 09:32
“綠鞋” 機制又稱“綠鞋期權”、“超額選擇配售權”,由美國綠鞋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時率先使用而得名。它是發行人賦予主承銷商的一種權利,獲此權利的主承銷商可以根據市場的認購狀況,在股票上市后的一段時間內(一般為30天),要求發行人額外發行一定數量的股票(通常數額不超過本次發行的15%),或者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也可兩者兼而有之。
綠鞋最早由美國名為波士頓綠鞋制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時率先使用而得名,綠鞋機制主要在市場氣氛不佳、對發行結果不樂觀或難以預料的情況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發行上市后股價下跌至發行價或發行價以下,增強參與一級市場認購的投資者的信心,實現新股股價由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平穩過渡。采用“綠鞋”可根據市場情況調節融資規模,使供求平衡。
2006 年工行首發第一次將超額配售選擇權機制(綠鞋)引入A股市場并大獲全勝,使得人們對該制度在發揮穩定股價的作用方面寄予了厚望。隨后在2010年上市的農業銀行和光大銀行中,綠鞋再次起到了維穩的作用。
2006年9月19日起施行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中第48 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其后, 中國工商銀行于2006年10月27日的A 股上市中首次使用綠鞋機制。綠鞋期權已經名正言順地走進了A股市場,開始為A股市場的穩定做出貢獻。
國際市場幾乎每個新股發行都有綠鞋。在實際操作中,超額發售的數量由發行人與主承銷商協商確定,一般在5%~15%范圍內,并且該期權可以部分行使。 同時,承銷商在什么時間行使超額配售權也存在一定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