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

土地融資須過國土銀監證監"三重門",國土部將編制今明兩年的保障房供地計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1-29 08:15

在國土資源部和銀監會、證監會聯動審核的情況下,房地產開發企業利用土地融資的行為將遭遇更為嚴格的監管。

昨日,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土部部長徐紹史在年度報告中將不少篇幅留給了當下熱點話題——房地產市場。

他透露,2009年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有了一個最明顯的進展,就是國土部與銀監會和證監會建立了信息共享、建立了土地和土地資產的審核機制。

“我們幫助銀監會審核土地抵押貸款的準入,幫助證監會審核土地資產融資的準入,這是參與宏觀調控很大的一件事情。”徐紹史說。

此外,《第一財經日報》昨日也報道,證監會在考慮嚴格房地產企業借殼上市的審核標準,提高房企借殼上市的資產實力和合規性門檻。

把關土地融資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勃發,土地作為資產的屬性逐漸顯現,地方政府或者企業利用土地抵押進行銀行貸款的行為日漸普遍。

有未經官方證實的數據稱,目前我國銀行貸款中,有超過一半的貸款是以房地產土地作抵押的貸款,土地抵押貸款已成為銀行業貸款的主要形式。

而上市房企利用土地儲備也實現了資產的“增長神話”——使用在證券市場的融資去購買土地,利用該土地去抵押貸款或進一步在證券市場融資,然后再去購買土地,如此循環反復,企業的收成隨著地價水漲船高。

但其中隱藏的風險也開始令人擔憂,一方面土地抵押品大幅增加,一旦價格出現波動,銀行風險將陡然增大。另一方面,一些企業的違規抵押或融資行為,也時常出現。

一位專家對本報表示,在地方財政緊張的局面下,全國利用土地作為抵押品進行貸款的規模逐漸增大,粗略估計甚至可能達到300萬畝。

“如果真達到了這個規模,就不得不重視了,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這方面的監管。”該專家說。

而對于一些上市房地產企業,也要防范其用不合規的土地儲備去證券市場融資。

上述專家對本報表示,之所以要和銀監會、證監會聯手,就是要對企業的土地儲備進行把關,調查其土地儲備是否合規,土地權證是否真實并且齊全。

徐紹史也強調,今年將繼續加強與銀監會、證監會的信息共享和協調聯動,防范系統性風險。

將編制保障房用地計劃

如果說規范土地融資是在“錢”上作文章,國土部也沒忘記利用土地供應來參與樓市調控。

徐紹史表示,2010年要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國務院出臺的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加強房地產市場的土地供應調控。

具體到工作計劃,徐紹史透露,首先要編制今明兩年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計劃,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此外要調整供地結構,提高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房建設用地的比例,嚴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宅的用地。

在監管環節,則要加強土地供應開發管理,完善土地出讓招拍掛制度,嚴格土地出讓合同和劃撥管理,堅決打擊囤地、炒地等違規行為,同時加強市場動態監測,堅推信息公開。

國土部正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今年的國土部年度工作會議就堪稱一個例證。此次會議采用了電視電話會議的方式,除了北京的主會場,還在各省區市和部分市縣設立了1300多個分會場,有近50000人聽會。

“這種做法是國土部的第一次,并且還對外網絡直播了,這在各部門中也是不多見的。”一位地方國土部門的官員表示。一位權威人士對記者表示,今年國土部的信息公開力度還要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