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金融武器風險巨大 美國須慎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3-04 10:30

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操一支火槍。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下令出動重型轟炸機。但對美國現任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來,在必須調和美國公的厭戰情緒與日益不穩定的世界的要求之際,首選裝備是一種武器化的金融。

在支持者口中,經濟制裁是值得信賴的利劍。通過把敵對政府及其高級官員擋在西方金融市場門外,美國及其盟國能夠在付諸外交努力的同時帶有一絲脅迫。美國制裁計劃的數量在近年翻倍,如今它們的矛頭指向其它國家政商兩界精英的個人資。

美國財政部長傑克盧(Jack Lew)形容這是“美國的一個新戰場,它讓我們打擊那些企圖損害我方的人,卻不用讓我們的部隊冒生命危險”。然而,與倡導者似乎抱有的信念相比,制裁解決不了那麼多問題,而且過度使用這個手段是有風險的。

盡管經濟處可以有效懲打擊對象,但几乎沒有什麼證據表明,它們對於改變行為有很大作用。伊朗的銀行被踢出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關鍵領域之后,該國的精神領袖派出談判代表坐上了核談判桌,但伊朗迄今仍未接受任何協議。對制裁不買賬的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繼續深得民心,甚至在近幾周在烏克蘭變得更加咄咄逼人。這裏的教訓是,制裁對象往往是那些相對而言不怎麼關心進不進美國市場的國家,因為它們更加注重其它問題,而不那麼在乎任何短期經濟痛苦。

此外,對於總部設在美國盟國的西方企業,制裁帶來了極其痛苦的后果。去年美國政府對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款近90億美元,因為該行未能遵守美國對蘇丹、伊朗和古巴的制裁——這一處在法國引起公憤。美國有關部門正在調查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是否違反了美國對蘇丹、伊朗和古巴,以及朝鮮和緬甸的制裁。如果實施制裁,就必須執行。但這在歐洲引發憤怒,並可能讓普京更容易離間美國和歐盟的關係。

美國的首要外交政策目標是處理與中國的關係。在這裏,武器化金融永遠不會成為一件有用工具。中國的經濟規模使其不可能被孤立,而且北京方面擁有反擊手段。中國也完全樂意與那些尋求保護自己不受美國懲行動影響的合作伙伴擴大經貿往來。

最后,美方讓別人無法完全進入金融體系的能力之所以有價值,主要原因是目前不存在替代金融體系。如果把太多人擋在門外,就會給競爭對手帶來動力,鼓勵他們創建一個替代金融體系。

還有就是美元,目前美元用於大約五分之四的國際貿易融資(相比之下,美國經濟只占世界經濟出的不到四分之一)。這使得美國能夠用自己可以隨意生成的貨幣來結算賬目,也讓華盛頓方面將支付系統的準入與服從美國地緣政治目標掛鉤。中國將非常樂意剝奪美方利用美元強加美國意志的能力。很多歐洲人也希望終結美元的霸主地位。同時,針對美國的武器化金融手段,俄羅斯之類的流氓國家可能以針對美國金融機構的網絡攻擊作為回應。近來這些攻擊變得更加咄咄逼人了。

簡言之,華盛頓方面有很好的理由在使用政治和軍事實力的同時,也運用金融“肌肉”。但金融武器的效力是存在明確局限的,而且使用這種武器的成本只會增加。

(來源:FT中文網 本文作者是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總裁、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全球研究教授 譯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