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適當的資產配置來對抗通膨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5-04-22 11:30
假如現在對一群專業投資人進行問卷調查,以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哪些問題會讓他們半夜輾轉難眠?通膨肯定不會是其中之一。
但利率攀升、高股票價值水平,及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的經濟增長減速及通縮的疑慮等,絕對會是他們所擔憂的。最近的數據顯示通膨處於健康水平,尤其是低油價讓通膨漲幅持續弱化。雖然,不含食品價格與能源價格波動的核心通膨於二月份反彈,但該數據依然低於聯準會2%的目標通膨。
我們的經濟研究董事?Bob Johnson指出,短期內的確不用太過擔心通膨的問題,但長遠來看,通膨將會是一大隱憂。因此,投資人現在就應該在投資組合中對通膨進行避險,尤其應該趁通膨避險的價格尚屬合理,甚或是處於低水平的時候來進行,而非等到通膨趨勢越見明顯,或是通膨避險價格急速上揚之時才開始著手來規劃。
對於眼光長遠的投資人來說,他們的目標之一,便是將扣除通膨之後的投資報酬極大化,從那個角度來看,投資人有相當的動力來確保他們的投資組合能夠抗通膨。然並不是所有投資人都需要持有美國國庫抗通膨保值債券(TIPS)、原物料、貴金屬或者房地產證券化等,能有效對抗通膨的投資商品。
以下的問題,能夠幫助投資人衡量自身投資組合中,要配置多少比重於抗通膨的投資商品中。
投資人所處的人生階段?
年輕的投資人僅需要少量的抗通膨商品,但已退休或屆齡退休的投資人,則需要投資較高的比重在抗通膨商品上。
對有穩定收入的投資人來說,他們抗通膨的方式可從兩個面向來看。一是,他們的薪資將會隨著通膨上揚而有所調整,因此薪資所得讓投資人可維持購買力。二是,相較於已退休或屆齡退休的投資人來說,這類型的投資人比較適合配置較高的比重在股票部位,因為透過長期的投資,股票有較高的機會來賺取遠高於通膨率的報酬率。
然而,已退休或屆齡退休的投資人相對有較高抗通膨的需求,尤其當他們會固定從個人投資裡提取部分收益來支付生活開支。退休族群的收益來源中,來自於社會保險或者政府退休金的部分,通常會有通膨調整機制;但來自於個人投資組合中的收益,則往往不會有通膨調整機制。這對於將部分資產配置於存款或債?等固定收益型商品的投資人來說是必須要留心的,因為通膨上揚時,這類投資人將會面臨消費力降低的情況,除非他們對存款或債券的投資收益,有逐步採取抗通膨的措施。
投資人如何做資產配置?
依據過往的歷史表現,通膨攀升及股市上漲之間的連動性呈現交錯不一的結果。雖然,兩者之間似乎應該存在關聯性,因為通膨象徵經濟情勢改善,而股票市場總是歡迎經濟增長的。但通膨對食品包裝,或汽車製造商等企業來說,則會因為必須投入的成本增加,而產生反作用力。
雖說如此,相較於其他資產類別,長期持有股票的確能提供優於通膨率的投資報酬,尤其是目前債券及存款僅能提供微乎其微的收益率。因此,相較於固定收益或存款比重較高的投資組合來看,持股比重較高的投資組合,對於增加抗通膨風險性商品的需求較低。
在多數案例中,投資組合配置於股票的比重,與投資人所處的人生階段有其相關聯性,但也不是所有案例皆然。比方說,主要依賴社會保險或者退休金就能安穩度日的退休人士,僅須從個人投資中提領少部分的款項,這類的退休族群也相對適合持有較高的股票投資部位。
投資人是否有足夠的抗通膨退休收入來源?
如先前所提,有固定薪資收入的上班族,薪資通常會隨著通膨而有所調整,而購買力往往會隨著從職場退休而下降,但有部分投資人退休之後,仍然會有相當的抗通膨收入來源。社會保險即為一個會隨著通膨增加,而增加支付的收入來源,許多公家機關的退休金也有抗通膨的機制。投資人亦可以申購有抗通膨機制的年金,這些年金通常會隨著通膨上揚而增加支付的金額,但投資成本也相對增加。不論如何,投資人退休後的各項支出,若能從以上多種抗通膨的收益來源獲得解決,也就越不需要在投資組合中,增加抗通膨的投資商品,這也意味著投資人可以持有更多的股票。
投資人的日常消費習慣為何?
另一個值得討論的面向是,投資人的投資目標。該目標所衍生出來的個人通膨,可能比官方所公布的國家通膨率要高,當然也可能較低。一個極端的例子是,投資人為了大學教育而儲蓄,但過去數十年以來,大學學費的調漲速度遠高於通膨增長率,因此為了大學教育而儲蓄的投資人,不應該只考量通膨率,也應該考慮跳過與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結的美國國庫抗通膨保值債券(TIPS)。為了能獲得超過大學學費通膨率的投資收益,就應該趁年輕時,投資於股票等報酬率較高的資產類別。
(本文由晨星美國撰寫,晨星台灣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