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讀新聞

AMD推新AI晶片挑戰輝達,台灣建商籌資迎房市冷清,科技巨頭面臨監管與市場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6-15 10:50

AMD推新AI晶片挑戰輝達,台灣建商籌資因應房市冷清,科技巨頭面臨監管與市場挑戰

AMD在最新的AI開發者大會上推出Instinct MI350系列加速器,展現出挑戰輝達(NVDA-US)的潛力,至2028年全球資料中心AI晶片市場將超過5,000億美元[1]。然而,面對艱鉅的市場競爭,AMD需加速量產以提升2025年GPU營收至100至120億美元。與此同時,台灣建商如華建(2530-TW)和皇翔(2545-TW)因應房市冷清,積極籌資逾35億元以鞏固營運。雖然下半年房市成交量將回升,但仍難以達到去年高點[2],顯示出市場在經濟回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台股波動加劇,雖然半導體類股一度推升指數突破年線,但因美國經濟數據不佳及國際緊張局勢影響,最終未能持穩。投資人轉向高股息ETF尋求穩定收益,其中國泰股利精選30 (00701-TW) 表現最佳,累計報酬率近4%[3]。同時,微星 (2377-TW) 積極拓展電競市場,與 Red Bull 合作舉辦賽事,並預計下半年業績將因電競產品需求增長而顯著提升,顯示出市場對於新興產業的關注與投資機會[4]。隨著陸港股及歐洲市場的吸引力上升,投資者對於全球市場的配置策略也在調整,顯示出資金流向的多元化趨勢。
騰訊 (00700-HK) 在CVPR 2025會議上推出的「混元 3D 2.1 大模型」標誌著工業級3D生成技術的重大進展,該模型具備高幾何精度及物理擬真渲染能力,並已在Hugging Face上獲得廣泛關注[5]。同時,泡泡瑪特 (09992-HK) 的Labubu系列持續熱賣,特別是薄荷色Labubu以108萬人民幣成交,吸引了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從追求升值潛力的90後到以社交為目的的80後,顯示出潮玩市場的多元化需求[6]。這些趨勢反映出科技與消費文化的交融,未來將可能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的創新與成長。
華爾街對數位資產的熱情持續升溫,Circle (CRCL-US) 股價飆升,顯示加密貨幣IPO潮即將來臨[7]。同時,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強調台灣在12、28奈米製程技術上的重要性,這不僅關乎國安產品的供應,也將影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8]。隨著數位資產和半導體技術的雙重推動,市場對於這些領域的投資潛力愈加看好,顯示出科技產業的結構性成長趨勢。
Google計劃終止與Scale AI的合作,因Meta入股引發技術洩漏擔憂,這一決策可能影響AI數據標註市場的競爭格局[9]。同時,特斯拉在德州奧斯汀啟動無人自駕計程車計劃卻遭遇居民抗議,顯示出自動駕駛技術推廣面臨的社會接受度挑戰[10]。這些事件反映出科技巨頭在推動創新時,必須平衡技術發展與社會責任,未來將影響投資者對相關企業的信心及市場動態。
紐約州通過《RAISE 法案》以監管大型人工智慧公司,要求其提交安全報告並主動通報異常情況,違者可面臨高達 3,000 萬美元的罰款,這一舉措旨在防範 AI 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後果[11]。然而,矽谷科技公司對此法案表示強烈反對,擔心會削弱美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地位。另一方面,特斯拉 (TSLA-US) 股價雖然反彈,但川普撤銷加州碳權管制的決定可能影響其碳權收入,這對其未來的零排放汽車銷售構成挑戰[12]。市場分析師認為,儘管面臨不確定性,特斯拉仍具備應對能力,並持續關注其 AI 驅動的創新發展。

Powered by Yushan.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