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

專題探討─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11 11:00

你是否曾經歷過這樣一幕?

 

在開倉進行一筆交易後,你發現事情的進展比你想象中的更好。你胸有成竹,感覺利潤已經是手到擒來,志得意滿,剩下的只是等著幾時獲利了結的問題。但當你走開一陣,哼著小曲,回來打開交易平臺,腦中還在算著這筆單子贏多少錢的時候,你突然發現,匯價走勢不知道在什么時候突然轉向,甚至已經擊穿了你的止損。晴天霹靂!你甚至都不想去看你的賬戶總資金承擔了多少損失。可能幾分鐘前心情還直奔天堂,現在卻直落地獄。

 

這可以說是交易中最令人沮喪的經歷之一。煮熟的鴨子飛了,失落感可能久久揮之不去。而且,這還有可能形成一個心理誤區,令交易者在之後的交易中犯下交易中的頭號錯誤——在之後的交易中,因為有過這種經歷,交易者可能會患得患失,從而在有盈利的時候過早平倉。

 

但這樣是否是正確的選擇?

 

你認為那些泰山北斗,比如保羅都鐸瓊斯或者巴菲特,也會這樣子一有盈利,由於害怕轉為損失,馬上就獲利了結嗎?

 

當然不會。巴菲特對於這種現象,甚至還有一句名言∶“當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當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本文要探討的,正是這一主題。

 

——為什么急於獲利了結往往使交易者反受其害?

 

交易中的頭號錯誤是風險回報不成比例,簡單的說,就是交易者在輸的時候虧損得多,而在贏的時候獲利卻很少。這種情況下,即便交易者交易勝率在60%甚至70%,他們仍然避免不了資金總賬戶的縮水。如下圖所示,根據DailyFX的統計,過多的交易者在交易中風險回報不成比例。

尤其對於那些在開倉之前沒有一個完整計劃的交易者,這種現象更為普遍。交易者在開倉時,可能基於很多因素的判斷,比如基本面,技術面或者市場情緒等等。而由於沒有一個完整的計劃,一旦這筆交易出現了一丁點利潤,他們迫不及待的要落袋為安,害怕到手的利潤飛走。

 

正如巴菲特所言,在該貪婪的時候,交易者選擇了恐懼。

 

另一方面,當匯價走勢不如人意,有些交易者卻往往緊緊拿著。該恐懼的時候,他們卻選擇了貪婪。有些交易者,會反復對自己說“匯價走勢總是震盪的,我只需要耐心等待價格回到XX點位”。

 

真是這樣嗎?跟那些2007年在英鎊/日元250點位做多的朋友聊聊吧。

 

圖片源於FXCM匯圖寶2.0

圖片源於FXCM匯圖寶2.0

 

凱恩斯有句名言∶“市場持續不理智的時間往往長於你保持不破產的時間”。

 

過早落袋為安,以及遲遲不止損,結果一樣都是災難性的。

 

——做好交易計劃

 

交易者應當在進場之前,先計算好該筆交易所愿承受的最大損失,設置好止損(可參考控制倉位,簡單最美)。並且,控制好倉位規模(參考頂級交易經驗二)。確保任何一筆單筆交易的損失都不會令賬戶承擔滅頂之災。

 

在計劃好止損後,交易者應當轉為關注盈利方面。記得,根據風險回報比,止盈的最小距離應當至少等於止損的距離。換言之,如果你的止損是150個基點,那么你的止盈最少也要設置到150個基點。

 

那么,由於你意識到了1:1的風險回報比,你就一定要在那個點位獲利了結嗎?

 

當然不是。當一個倉位開始展現出利潤的時候,是時候貪婪了。將恐懼留給那些虧損的倉位吧。

 

——如何貪婪?

 

首先,交易者需要意識到,市場並不會理會他們是在何時進場抑或他們的盈利/虧損時多少。

 

交易者可以嘗試分批了解的方法,在交易順著他們方向發展的時候獲得更大的盈利。這樣一來,即便最糟的情況發生(比如文章開頭的情景),交易者也仍可能保留一定利潤。不過,分批平倉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操作,筆者建議在實際操作前先在模擬賬戶中練習模擬賬戶中練習

 

此外,交易者也可以上調止損至盈虧平衡點,結合分批出倉方法,在博取更多利潤時,保護自己的資金安全。

 

在將止損上調至盈虧平衡點後,交易者可減少擔心賬戶蒙受虧損的恐懼。而隨著倉位有了更多盈利,交易者可以分批出倉。

 

如果倉位根本就沒有盈利過呢?這就是設置止損的用途了。未來的價格走勢從來都是不可預測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盡可能多的獲利的同時,將虧損控制在最小。

 

( James Stanley撰文,周銘海譯 )

福匯交易平臺提供超過五十種熱門技術指標,協助交易者分析市場及物色交易機遇!

福匯交易平臺提供超過五十種熱門技術指標,協助交易者分析市場及物色交易機遇!

 

 

來源:www.dailyfx.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