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南海諸國中 中越爆發軍事沖突的可能性是最小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6-16 08:27


 西沙群島及其附屬海域均在中國實控中

中越會爆發軍事衝突嗎
中越會爆發軍事衝突嗎

編者按:中國社會科學院海疆問題專家王曉鵬在接受共識網采訪中認為,越南和菲律賓現在在南海問題上的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停留在政治宣傳的意味。因為越南和菲律賓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首先我們看南海,特別是對南沙所謂的要求。菲律賓對於我們50多個島礁提出了主權要求,要圈占我們5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越南是對南沙全部的島礁都提出了要求,要圈占100公里的海域。也就是說菲律賓的要求范圍完全被套在了越南的聲索范圍當中,所以這是兩個國家永遠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兩個國家暫時的調和,並不能否定兩國相互之間的矛盾。


嘉賓簡介:王曉鵬,中國社會科學院海疆問題專家、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央電視臺海洋時事評論員、人民網(603000,股吧)特邀專欄作者。研究領域為中國海疆(南海、釣魚島等)問題歷史與現狀、海洋戰略、海洋經濟及海洋文化等,組織或參與了多項國家級研究項目。多次在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等媒體作為特邀嘉賓對相關時事熱點問題展開分析評論和深度解讀。在人民網開設有獨家專欄《王曉鵬縱論海疆》。

主持人:許輝 共識網記者

從1974年開始,整個西沙群島和附近的海域都在中國實控當中,越南沒有非法占據任何島嶼。

越南的貨幣,你看越南盾,面值一萬元的越南盾背面就是海上油田,正面是主席。

如果說北部灣劃界問題到現在還有什么影響的話,就是我們中國和越南之間正在就北部灣灣口外的劃界問題展開密切磋商,這個應該是接下來中越雙方海洋問題中的重點。

越南在海外存在著勢力比較大的持不同政見者,這個群體發出了南海最強音。這個南海最強音如此強硬,他們的主要目標還不是針對中國,主要是針對的越南現政權,為的是推翻現體制。

在中國與南海周邊東南亞國家當中,中越之間的雙邊海洋磋商機制是最多的。有海上熱線,有海上共同開發的聯合工作小組。另外,中越之間本身針對北部灣灣口外劃界問題有這樣的磋商機制。所以萬一到了兩國極端狀態的時候,這些機制就會起到起到減壓閥或者保護傘的作用。

越南對他們的漁民提供全額的柴油補貼,還有南沙特貼,鼓勵漁民到南沙海域捕撈,與我們中國漁民爭搶漁場。即使他們顆粒無收,打不到一條魚,回到港口的時候也能得到豐厚的獎勵。只要你能到那擠占中國的漁場就可以。

越南有這樣一個邏輯,他們繼承了法國的殖民利益。法國在越南殖民時期曾經對我國的南海島嶼進行過侵略,並且也占據過若干個島嶼。越南獨立以后,自然繼承了法國一系列侵略的利益。之后在1974年的西沙海戰,我們收復了全部的西沙群島。再通過“314海戰”,我們進駐了南沙的六個島礁。越南方面就認為這是中國在侵占他們繼承自法國人的利益。這就是現在他們說的所謂歷史恩怨的由來。

菲律賓對於我們50多個島礁提出了主權要求,要圈占我們5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越南是對南沙全部的島礁都提出了要求,要圈占100公里的海域。也就是說菲律賓的要求范圍完全被套在了越南的聲索范圍當中,所以這是兩個國家永遠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南沙上我們控制的都是一些暗礁,經過多年島礁平臺的建設,應該說各種基礎設施建設狀況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如果我們要建設所謂的機場碼頭,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島礁生態的承載力,對於現在的礁石,有的不太適合建大型的機場跑道,包括大型的港口碼頭。

西沙群島及其附屬海域均在中國實控中

主持人:最近中越關係越來越緊張了,前兩天一艘越南漁船被撞沉了,從事態發展來看導火線好像是中國在西沙群島勘探石油。想問一下王老師,中國現在在西沙群島的石油勘探情況進展如何?

王曉鵬:我們十年前就開始基礎測量的工作,前兩年對於相關海域的海底進行立體地震測影,測影過程中就遭到了越南的干擾。當時我們派出的船比較少,越南派了三到五艘船,采取兩船向中間擠壓的形式,試圖把作業的水域盡可能縮小。我們的作業結束以后,他們的船才撤,所以說持續了很長時間。從5月1日開始我們正式搭建人工端島,人工端島建設在平臺建設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們第一階段的工作已經順利完成了,接下來第二階段的工作核心是要開鉆、出油。整個過程到八月中旬最終結束。這個平臺在南海深層海域戰略影響還是非常大的,是第一口井。

主持人:中越在西沙群島的實際管控情況,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王曉鵬:西沙群島現在完全在我們的實控當中。1974年1月份,當時的情況是西沙群島分為兩組島群,也可以叫兩個群島,東邊是宣德群島,西邊是永樂群島。中國控制東邊的宣德群島,越南控制西邊的永樂群島。越南一直進行挑釁,我們進行了自衛反擊,中國收復了西邊的永樂群島。所以從1974年開始,整個西沙群島和附近的海域都在中國實控當中,越南沒有非法占據任何島嶼。

白龍尾島不享有十二海里領海

白龍尾島不享有十二海里領海

主持人:白龍尾島是什么情況?

王曉鵬:白龍尾島這個名字應該說是更加越南化的名稱。我們原來對白龍尾島有兩個命名,一個是浮水洲島,一個是夜鶯島。浮水洲島可能更官方更常用一些。我們曾經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也就是解放廣西、解放海南之后,把浮水洲島劃歸給海南的儋縣,也就是現在的儋州市管理。並且在島上建立了浮水洲辦事處和浮水洲工委,也就是說是有黨政機關設置的。

五十年代中期的時候,為了援助越南抗法,把這個島暫時交由越南去管理。后來在北部灣劃界的過程中,因為我們秉持海洋劃界的原則,我們的海界就放到了浮水洲島(白龍尾島)的東側,同時對於白龍尾島海洋劃分的效力也進行了規定。也就是說白龍圍島現在歸屬於越南,但是這個島的劃界效力應該說是處於半效力和零效力之間,也就是說它並不享有十二海里的領海。

北部灣灣口外的劃界問題是中越海洋問題中的重點

主持人:2004年《中越北部灣劃界協定》達成以后,好像只是對於海域進行了劃界,並沒有對島嶼進行劃界。這個協定到現在有十年了,有沒有得到很好的遵守呢?中越之間在該地區發生過什么問題嗎?

王曉鵬:中越之間的海洋問題很多。北部灣劃界之前包括幾個方面。一個是北部灣的劃界問題;另外一個,我們的西沙群島劃定臨海基線,也就是西沙群島與越南的暗線之間海界確定的問題;再有,南沙島嶼的爭端。這幾個問題都是性質不同的幾個方面。

北部灣是一個純海洋劃界的問題。

西沙群島及其周邊海域是屬於中國的,這是沒有爭議的。越南一直試圖把西沙群島爭議化,包括沖擊我們這個平臺進行干擾,也是讓西沙爭議化的表現。但是無論從國際法還是國際慣例的角度來講,西沙群島完全是屬於中國的。越南的聲索是非法的。所以說西沙的問題又是一個方面。

對於南沙來說,因為越南占據我們29個島礁,並且圈占了大約5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所以雙方存在南沙島嶼主權爭端和海洋劃界糾紛。

北部灣問題通過雙邊談判得到了解決。北部灣劃界以后存在一個漁業問題。后來通過北部灣的一個漁業協定,劃定了共同漁區,也解決了這個問題。如果說北部灣劃界問題到現在還有什么影響的話,就是我們中國和越南之間正在就北部灣灣口外的劃界問題展開密切磋商。這個應該是接下來中越雙方海洋問題中的重點。

最近的游行和越南官方對華的反面宣傳有關

主持人:此前,越南曾因與中國的領海島嶼之爭爆發過幾次游行,但是都沒有這次嚴重,沒有發展到“打砸搶殺”。有人說是因為越南的內政,也有人說是越南反政府力量的原因,請問到底是什么樣的刺激和緣由導致了這么嚴重的游行示威?

王曉鵬:我覺得問題出在兩個方面。

第一,越南政府對於中國的反面宣傳,特別是對於中越之間海洋糾紛的夸張擴大化宣傳,是一個直接的導火索。因為越南方面從中央到地方,多年來都是非法地把中國的南沙群島甚至西沙群島都囊括到自己的海洋管理范圍內。2012年的時候,越南頒布的《海洋法》又明確了把西沙群島囊括到主權范圍內,提出了主權的要求。這樣對於整個越南、包括越南下一代的海洋教育就產生了偏差。其實,越南的主張體現了他們無限度的野心,他們把這個野心正常化了,似乎中國除了在南沙實控了七個島礁之外(七礁八點),在西沙我們實控的所有的島礁都是對越南海洋權利的某種程度的“侵犯”。因此,越南國內對華不友好的情緒應該說在近年還是高漲的。

越南做的工作,舉幾個例子。第一,今年越南高調紀念中越西沙海戰四十周年,辦了很多展覽,甚至散發了很多材料,出版了一些書籍,這些都是宣傳一種歷史背景,“小國被大國欺負”這種歷史背景。

另外,從旅遊對外宣傳方面,越南有一個廣義省,廣義省的里山島縣每年都要在四月份搞黃沙兵替身祭。這個黃沙,就是指我們中國的西沙群島。這是向越南國內和國外的遊客去宣傳,在歷史上越南就曾經派出所謂的黃沙兵到西沙群島從事活動,對西沙群島進行所謂的管理。但事實上這個所謂的“黃沙”指的是越南近岸的一些小島嶼,包括里山島縣在內的里山島。所以這些宣傳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他們的老百姓會認為這是中國對越南的侵犯。

另外,越南在海外存在著勢力比較大的持不同政見者,這個群體發出了南海最強音。這個南海最強音如此強硬,他們的主要目標還不是針對中國,主要是針對的越南現政權,為的是推翻現體制。所以說這應該是越南政府最應該警惕的部分。但是,多年來越南政府對他們采取客觀上縱容的態度。

主持人:中國外交部評價越南的信用很低,指責說游行很多是政府操控的。但是,越南政府的表現很有意思,現在他們做了很多平緩局勢的舉動,補償一些被砸打企業的損失。那怎么評價越南政府在這次游行示威中的作用?

王曉鵬:越南政府內心很糾結,有這么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越南政府現在已經陷入了部分海外勢力的圈套當中。就是他們挑起南海的又一次波瀾,去沖撞我們中國西沙的平臺,並且把這個事情與國內局勢聯系起來,走進這個套子中很難解套。如果對這次打砸搶燒的暴徒處理過於嚴厲,對中國受害的企業和受害的人群更為公平的話,從越南本國的角度講可能會遭到這些人的抵制和批判,認為政府相對來說軟弱,向中國屈膝低頭。這是一方面。

另外,這次打砸搶燒事件確實很嚴重地影響了兩國的關係,特別是兩國的互信。中資企業很多都已經撤出越南,或者臨時關閉企業、關閉生產線,對於越南的經濟和民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前一段時間我也看到6萬人已經失業了,其實數字遠不只如此。因為越南河靜省中資企業的投資,據不完全估計,已經占到gdp的15%以上。由此可見,中越之間的經貿往來非常密切。這種比較密切的關係對越南經濟的影響,使越南領導人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表態,對打砸搶燒過程當中的暴徒進行懲治。當然我們也提到過,力度很不夠,有一些是輕描淡寫的行為。

多重劃界原則是符合國際海洋法公約的

多重劃界原則是符合國際海洋法公約的

主持人:我們一直關注越南國內的反應,網上流傳著據說是越南網友編寫的一個段子 “韓國:黃海按海岸線劃分。中國:不,按中間線劃分。日本:太好了,東海也按中間線劃分。中國:不,東海岸大陸架劃分。東南亞諸國:太好了,南海按大陸架劃分。中國:不,南海……呃……東南亞國:咋樣?中國:管你的,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段子意在諷刺中國在海洋劃界上的多重標準,國際海洋法在海洋分界線的劃分上是如何規定的?

王曉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劃界的原則進行了多重規定,也就是說劃界的原則可以有多個,我們根據具體的情況去選取劃界的原則。

我說的具體情況,第一就是指海洋的具體情況,海洋的水文狀況、海洋大陸架自然延伸的情況。另外一個具體情況,就是指雙邊的情況。就是兩個國家相向的沿海國之間海洋的寬度到底是多少;另外兩個國家的人口有多少,這個岸線的長度有多少。所以說我們中國與鄰國存在海洋劃界糾紛的海有三個:黃海、東海、南海。具體的情況又不一樣,因而我們選取的劃界原則也不一樣。

另外,你說的越南的這個段子,本身有問題。段子里說中國在中韓劃界當中選取中間線,這是錯誤的。是韓國方面提出采取中間線的原則。因為一旦采取中間線的原則,韓國所謂的專屬經濟區就會涵蓋蘇岩礁。另外,韓國為什么要選取中間線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一直希望把中國江蘇外海選取的兩個臨海基點——麻菜珩和外磕腳——無效力化。這兩個點的選擇對我們的臨海基線,包括未來中韓之間海洋劃界影響很大。所以,是韓國在堅持中間線原則。

而我們中國堅持的是要通過雙邊協商綜合考量。一個是傳統作業的海域,這是由漁民體現;另外是雙邊海岸線的長度,因為我們要長於韓國的海岸線。另外一點,根據雙方的人口密度。這都是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

對於東海來講,我們是按照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日本對於大陸架自然延伸的解釋,應該說是五花八門。現在都沒有一個完整的詮釋。

為什么呢?日本對於東海劃界的詮釋,有的跟開玩笑一樣。像日本提出了一個中間線,他提出的中間線我們為什么不承認?一個是違反了海洋法公約的大陸架自然延伸。另外他這個中間線是以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屬於日本作為基礎來劃定的,涵蓋了釣魚島周邊的海域,我們絕對不能夠承認。

另外一點,日本在劃定了所謂的“中間線”以后,看到他這個“中間線”在國際法上不太能站住腳,所以他就說我們也搞大陸架自然延伸。但是東海大陸架如果是到海槽以后,200米到1200米這個坡度,已經不是大陸架的斷裂,而是一個小褶皺了。中日中間是共用大陸架,真正的斷裂是馬里亞納海溝,是一萬米深這樣的海域,這其實是對於國際法的褻瀆。

對於南海,我們接下來肯定會講到。包括歷史依據、法理依據,我們過去相對來說依據比較散。我個人做了一個整理,就是以國際法為緯,以歷史為經,進行羅列以后,應該說我們中國在南海諸國當中是唯一擁有南海主權歷史證據鏈,還有壓倒性的國際法律優勢的國家。所以我們才享有這樣一個權利,不是說我們只是在喊口號。

中國不接受國際仲裁是合乎國際法規定的

中國不接受國際仲裁是合乎國際法規定的

主持人:菲律賓幾年前就提出通過國際法院來做仲裁,越南總理阮晉勇也表態說要通過司法途徑解決中越兩國的島嶼紛爭,他們都愿意通過國際法院來仲裁,中國為什么不愿意采用國際法院仲裁的方式來解決爭議呢?

王曉鵬:關於國際仲裁的問題,有一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海洋法公約對一個國家如何參加仲裁、是否參加仲裁有明確的規定。第298條中規定,一個國家有權利在你簽署條約的時候和簽署條約之后的任何一個中間點提出任何形式的排除性聲明,列舉了這么幾點,就是關於海洋劃界,關於主權糾紛,關於軍事問題,關於歷史性海灣,這一系列,我們中國對於他們列舉的所有各種情況,我們都commit了排除性聲明,是在2006年的時候向聯合國秘書長commit的。

commit排除性聲明以后,也就意味著一切涉及仲裁的方式,包括聯合國海洋法法則、國際海洋法院仲裁,我們都不接受。就是說按照298條我們作出排除性聲明不接受仲裁,這也是在維護國際法的尊嚴。

其實中國的沿海國也提出了相應的排除性聲明,比如韓國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國際仲裁,所以說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因為菲律賓的訴狀是遞交到國際海洋法法庭。我們還要看到,國際仲裁的實踐,目前來說在海洋法法庭處理的還不是太多。並且現有的判例,也並不存在像南海這樣的個別國家侵占了鄰國的領土導致的案例,更多的還是海洋劃界的問題。但是南海問題的實質在於周邊的聲索國,像菲律賓、越南這樣的,占據了南海的島礁。我們享有主權的島嶼卻被你非法占據,而且這是你過去承認屬於我的島礁。你既違反了國際法的禁止返言原則,又違反了時際法原則。那么在明知對方違反了國際法的情況下,我們再去尋求國際仲裁,本身就是對國際仲裁的不信任。

中越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很小

主持人:1974年中國跟南越打過一仗,我印象中也有《南海風云》這樣的電影反應這場戰爭。現在漁民之間小規模的摩擦會不會變大?或者說發生意外的事情?中方在這方面有沒有準備?

王曉鵬:中越之間發生衝突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之前也有,但是不會出現擦槍走火的情況,因為我們中國的漁民是不配槍的。所以在現有情況下,在南海周邊的這些聲索國之中,中越之間發生摩擦的可能性雖然存在,但應該是最小的。

因為這么幾個原因:

第一,在中國與南海周邊東南亞國家當中,中越之間的雙邊海洋磋商機制是最多的。中越有海上熱線,中越政府間還有海上共同開發的聯合工作小組。

另外,中越之間本身針對北部灣灣口外劃界問題有這樣的磋商機制。所以萬一到了兩國極端狀態的時候,這些機制就會起到起到減壓閥或者保護傘的作用。保護什么呢?保護兩國之間不要發生不可控的事件。所以對於危機管控我們是有具體的機制的。

但是為什么說不能排除這種行為呢?是因為越南方面多年來為了體現對於爭議島嶼的主權主張做了很多事情。

比如在南沙,對他們的漁民提供全額的柴油補貼,還有南沙特貼,鼓勵漁民到南沙海域捕撈,與我們中國漁民爭搶漁場。即使他們顆粒無收,打不到一條魚,回到港口的時候也能得到豐厚的獎勵。只要你能到那擠占中國的漁場就可以。

在西沙范圍內,越南也派出武裝漁民在我們的島礁周圍進行毒魚、炸魚的非法行動。這也是體現他們對西沙非法的要求。這種情況下,動輒幾百條船,甚至上千條船的規模,非常容易與我們中國漁民產生衝突。

主持人:剛才提到兩國之間磋商機制比較多,不容易出現失控的局面。從越南政府鼓勵漁民的表現來看,是不是嚴重違反了北部灣劃界的協定呢?

王曉鵬:北部灣的問題處理是比較好的,因為北部灣的劃界已經完成了。就說北部灣灣內劃界以后,對我們共同漁區的管理,因為這么多年了雙方積累了一些經驗,在北部灣活躍的越南漁船相對來說大部分比較規矩。但是,問題就在於西沙和南沙區域。在南沙區域他們肆無忌憚,在西沙區域他們步步緊逼。在北部灣灣口外劃界問題,既不涉及西沙,也不涉及南沙。

中越歷史恩怨對越南民族主義情緒影響並不大

中越歷史恩怨對越南民族主義情緒影響並不大

主持人:中越在歷史上的恩怨很多,朝貢體系中原來越南是中國的附屬國。這些歷史恩怨對現在的決策者、民眾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我也經常聽到他們說中國對他們有侵略,有壓迫,越南的這種情緒在某一個特定的點上會不會爆發出來?

王曉鵬:近代之前中越歷史上的恩怨,其實對於越南的民族主義情緒來講影響並不是太大。我了解到,在越南河內有一個二征廟。東漢的時候越南北部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的伏波將軍馬援去平定交趾(今越南),俘獲了兩個首領征側、征貳。為了紀念這兩個人,建了二征廟。二征廟在越南的宣傳體系中,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但是,每年真正到二征廟祭拜的越南人數量越來越少。中越這種近代以前的歷史恩怨,他們了解得也比較少,看得也比較淡。

更多的所謂中越恩怨,他們指的是在近代以來的事情。特別是中越的海上問題,還有那一場陸上戰爭。他們做了這樣一個宣傳。這是一方面。

另外,越南的海洋宣傳羅列了很多所謂的“歷史依據”,都是近代,特別是法國殖民時代的歷史依據,對於西沙群島,包括南沙群島實際的控制。

他們有這樣一個邏輯,越南人繼承了法國的殖民利益。法國在越南殖民時期曾經對我國的南海島嶼進行過侵略,並且也占據過若干個島嶼。越南獨立以后,自然繼承了法國一系列侵略的利益。之后在1974年的西沙海戰,我們收復了全部的西沙群島。再通過“314海戰”,我們進駐了南沙的六個島礁。越南方面就認為這是中國在侵占他們繼承自法國人的利益。這就是現在他們說的所謂歷史恩怨的由來。

對於宋朝之前的歷史他們稱作是北屬時期,其實越南人到現在還是諱莫如深。因為如果把北屬時期進一步夸大和炒作的話,那時候中越是一家人,談不上民族主權的問題,進一步的也可以作證我們對於南海島嶼是有歷史主權的,越南如果再往前推的話就沒有辦法了。所以說這體現的不光是主權的問題了,體現的中國是一個祖權的問題了。

歷史上周邊國家造船技術落后,沒辦法對島嶼享有主權

主持人:問一個漁民的問題,中國離南海漁場比較遠,菲律賓相對比較近一些,為什么傳統上中國漁民是南海漁場的主人,而菲律賓的就不是?

王曉鵬:這跟我們中國造船技術和周邊國家造船技術的差距有直接關係。到現在為止,周邊國家,比如菲律賓的漁船大部分都是7噸、8噸的楔子船,是需要靠八到十根木棍支撐這個船在海面上保持平衡,甚至菲律賓八達旺島還有用獨木舟行船一百多海里到南沙捕魚的現象。獨木舟中間掏空,兩個人對面而坐,中間綁一個塑料泡沫的保溫箱,抓到魚以后就回來。一旦遇到比較大的風浪就是船毀人亡。他們即使到現在都是如此落后。幾百年前、幾千年前,根本無法與我們中國同日而語。

明朝之前,我們中國的漁民已經有很多可以到達南沙群島進行捕撈作業。而那個時候越南和菲律賓的漁民,如果要到南海的核心海域捕魚,只能靠豐富的想象力,他們的航海技術還達不到。

另外,在古代,特別是明朝14世紀以后,越南和菲律賓的這些漁民,包括加里曼丹島上的漁民,他們在近海進行網捕。但是我們中國的漁民有獨特的捕撈技術,除了網捕以外,還有淺捕。因為網捕魚的產值遠沒有淺捕高。他們淺捕第一是捕公螺,另外是淺捕海參鮑魚,甚至采珍珠。

這個淺捕就非常有意思,越靠近珊瑚島礁超值魚貨物越多。所以,我們南海的漁民從明朝開始就在海島周邊進行淺捕,當時叫作海,甚至發明了很多淺捕的工具,稱之為漁民四大發明,有蚵鑿,還有目鏡(中國漁民發明了最早的潛水鏡,用牛皮和玻璃,叫目鏡)還有參爪(就是用一個鐵爪抓海參)。另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工具。

那么當時的生產條件,如果要返回大陸的話,可能需要等待西南信風到來。這段時間就叫站峙。因為海南話管“島嶼”叫“峙”。站峙的意思是長期駐島。據我了解,漁民在島上一連駐居的最長時間是18年。因為他需要把這些海產品,包括貝肉、海參,一一曬干。曬干以后才能運回大陸,或者直接運到新加坡去銷售。再把當地的貨物或者銀元乘西南季風返回海南島或者廣東。我們經過這么多年的站峙,應該說對於島嶼建立了原始的主權。因為站峙的過程中,漁民要建住所,要建廟。海南漁民信奉海上神祇,包括包括媽祖娘娘,也有108兄弟公(中國唯一海洋男神)。就這樣建了很多的兄弟公廟或者叫功德廟。這些廟宇,這些房屋,甚至種植的椰子樹,還包括有些漁民直接葬在這個島嶼上形成的墳墓,就成為了我們擁有主權的證據。周邊國家現在沒有一條歷史證據,能夠發現有類似的情況。

咱們說回來,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叫以島控海,你有了島才有了海,有了陸地才有了海,所以我們因為有南海諸島的主權,所以才有了南海的主權。

菲律賓漁民炸魚毒魚的行為嚴重破壞了環境

菲律賓漁民炸魚毒魚的行為嚴重破壞了環境

主持人:現在海洋的環境保護很受重要,有報導說越南菲律賓的漁民卻不太重視,有捕撈海龜或者說炸魚的事情發生。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嗎?

王曉鵬:這個情況還是不少的,根據我的了解,菲律賓一方面捕撈技術落后,另一方面對漁民疏於監管,所以菲律賓的漁民對我們南沙島礁毒魚、炸魚的活動,直接對周邊環境造成了毀滅性的污染。南海的島礁,除了西沙的高尖石是火山島,其他全都是珊瑚島,所仰賴的就是珊瑚蟲的繁殖然后組成珊瑚礁。但是毒魚、炸魚這種行為,使得珊瑚蟲大量死亡,造成了珊瑚礁的骨質疏松症。珊瑚礁白化以后,礁質越來越疏松,容易發生坍塌。一旦發生坍塌的話,礁石就很不穩定了。前一段時間,說菲律賓在仁愛礁上賴據了一艘船,57號登陸艦。當時我就指出,這條破舊的登陸艦小命真的休矣,這是菲律賓的作繭自縛。仁愛礁在島礁命名體系當中叫斷節。什么意思呢?就是說這個礁石本身就斷成一節一節的,現在菲律賓移民在周邊進行非法捕撈活動,使得礁石受到污染,部分就會坍塌,所以這個船很快會散架,這就是菲律賓自食惡果。

另外是捕撈海龜的事。首先說我們中國,我們的漁民有一個海龜的信奉,出海之前都會作福,就是說祈禱平安。在祈禱平安的時候,他有一整套祝詞或者說是咒語。然后拋一個東西叫陰陽赦,這個東西代表了海南漁民或者說南海漁民對於海龜的信仰。我們的漁民對於海龜是主張放生的。但是菲律賓的漁民由於簡陋的船只設備,出海遇到風浪回不去,被困在南沙的島礁上,就靠吃海龜為生。當我們的漁民有船到附近的時候,發現菲律賓漁民很不講究衛生,他們的排泄物是綠色的,這就是吃海龜肉長達一周之后的表現。這就是菲律賓漁民抓海龜、殺海龜、吃海龜的證據。

菲越聯合只具有政治宣傳的意義

主持人:前幾天越南總理和菲律賓總統見面了,發明了一個聲明,說要聯合對付中國。越南和菲律賓之間有沒有聯合對抗中國的可能性?

王曉鵬:菲律賓召開了一個所謂的南海四方會議,召集的是越南、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但是文萊和馬來西亞沒有出席,只有越南出席了,這也給菲律賓很大的安慰,至少還有越南與我相伴。

但是越南和菲律賓現在在南海問題上的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停留在政治宣傳的意味。因為越南和菲律賓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首先我們看南海,特別是對南沙所謂的要求。菲律賓對於我們50多個島礁提出了主權要求,要圈占我們5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越南是對南沙全部的島礁都提出了要求,要圈占100公里的海域。也就是說菲律賓的要求范圍完全被套在了越南的聲索范圍當中,所以這是兩個國家永遠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兩個國家暫時的調和,並不能否定兩國相互之間的矛盾。

另外,再有一點菲律賓與美國走得太近,但是越南對美國一直不放心。所以越南和菲律賓的雙邊合作,更大程度上越南擔心害怕把美國的力量引入越南,在這過程中,越南可謂慎之又慎。

東盟成員國對南海問題的態度分為三派

東盟成員國對南海問題的態度分為三派

主持人:東盟的秘書長最近發了一個支援越南的聲明,他本身是越南人。東盟國家對這個問題是怎么看的?有什么分歧嗎?

王曉鵬:東盟秘書長的言論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是與他的身份不符的。我更傾向於感覺他是個人立場,完全不能代表東盟立場。因為東盟是一個國際組織,目標在於東南亞一體化。東盟多次表明立場,在南海主權爭端不偏向於任何一方。

另外,東盟內部國家來講,應該分成三派:

一派是挑起爭端派,成員包括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這個問題上,他們希望通過挑起爭端獲得更大的利益。

另外一派是維持現狀派,像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這樣的國家,他們與中國有不同程度的島嶼爭議,但是他們愿意維持目前南海的現狀,管控危機以發展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經貿,維護大局。

第三派是擱置爭議派,像剩下的這五個東盟國家,新加坡、泰國、柬埔寨這些國家,他們更多得益於中國的投資和海上的互聯互通建設。而對於南海問題,他們一致認為,應該把南海的糾紛,與中國東盟的全面關係的建設區別開來。而且南海的問題,現在有待於制定行為準則,管控危機,他們也希望管控危機,這與我們達成了高度的共識,所以說東盟內部意見不是統一的。

日本的立場是希望南海保持爭議狀態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日本現在非常高興,首相安倍和部分內閣成員紛紛譴責中國“撞沉”越南漁船。日本在這個問題上持何立場?

王曉鵬:日本的立場是希望南海保持爭議狀態,然后是希望南海問題擴大化。這是他的兩個基本立場。所謂保持爭議狀態,就是日本一方面要為東海問題減壓。因為東海、南海呈聯動之勢。一旦南海危機以后,日本認為中國的精力會更多集中到南海,對東海釣魚島問題似乎會放松警惕。不過這是日本一廂情愿的想法。

另外一方面,日本還要向美國去示好。美國現在有一個“亞太再平衡”,平衡的就是中國。除了島鏈封鎖之外,對中國加一條東海南海爭端鏈,以這個政治鏈條進行圍堵。這個政治鏈條東海南海都是重要的環節,所以日本要介入南海問題。

另外,日本有私心,安倍政府上臺以來,一方面借助美日所謂的安全基礎性作用,另一方面要打造日本對東南亞事務的主導權。南海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接入點,這就是一個抓手中。

再有,日本還有精神傳播需要。日本方面在越南開設了很多的日文學校,甚至有一些日文學校都是專門針對華人聚集區舉辦的日本學校,宣傳日本的正面形象。日本媒體在東南亞充當了丑化中國的角色,宣揚中國威脅論,把中國的形象降到最低,把日本的形象抬到最高,提高日本的經濟影響力,擴大日本文化的對外輸出。

主持人:日本的行為有什么效果嗎?

王曉鵬:在菲律賓,在越南已經產生了一定影響,對我們來說是不良的影響。因為首先從國家的政策層面來講,他們會感覺到:除了美國還有日本可以站出來,不會袖手旁觀。可以給他們打氣。還有一點,現在對日本持好感的民眾數量有所增加,其實是日本的一種欺詐行為。因為他是通過抹黑中國的形象來抬高自己的形象。

美國把菲律賓、日本看作鐵桿同盟

美國把菲律賓、日本看作鐵桿同盟,把越南看作拉攏對象

主持人:美國對南海的基調是怎樣的呢?

王曉鵬:美國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講。第一個是“亞太再平衡戰略”,“亞太再平衡戰略”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核,就是美國海洋戰略的升級和調整。美國過去是藍水戰略,強調的是全球性威懾能力,美國的航母戰斗群巡弋到哪里,他的威懾就放射到哪里。現在升級以后,就是把藍水升級為棕水,強調的是對目標國沿海區域的控制能力,這個目標國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中國。但是美國和中國並不是海上鄰國,所以他要依托什么呢?第一個是強調海上控制,第二強調前沿軍事,第三強調所謂的軍事同盟力量,或者潛在的同盟力量。美國就把菲律賓、日本看作是鐵桿同盟,把越南看作潛在拉攏對象,所以美國現在就要升級為棕水戰略以后這就是他的戰略鏈。

還有,過去美國強調扮演的是中立者、制衡者的角色,現在美國要充當南海的仲裁者。

九段線是二戰反法西斯的成果

主持人:還有大家很關心九段線,很多人認為九段線跟現行的海洋法有矛盾?

王曉鵬:九段線是民間的俗稱,九段線正式的稱謂應該是中國南海海疆線。這條海疆線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不衝突。

首先,國際法當中有一個時際法,就是法律不訴既往原則,八十年代產生的海洋法不能夠否定四十年代產生的海疆線,就是八十年代的法不能否定四十年代的線,這是國際通用的法理原則。

另外,海洋法本身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312條有具體的規定,海洋法公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訂,所以說在八十年代產生海洋法以后,國際海疆劃分的狀況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海洋法應該也是與時俱進的。

再者,民間俗稱的九段線還有一個重要的性質,這是一個反法西斯線,是1946年當時的中國政府接受日本投降,接收西沙、南沙群島以后,為了界定當時日本非法侵占中國一些區域,我們把一系列的具體歷史依據拿出來,就劃定了這樣一條時際法,就是中國海疆線,以此界定被日本曾經占據的范圍,我們現在收復的范圍,所以它也是二戰勝利成果的重要成果,反法西斯成果。

不能盲目在南沙島礁上進行機場和港口建設

主持人:中國在西沙群島有機場,在南沙還沒有。菲律賓卻在中葉島有機場,也經常巡邏。我聽說有人建議在南沙也要建機場和港口,具體是什么情況?

王曉鵬:我們要看到實際的情況,中國大陸在南沙群島控制的是七礁八點,台灣在太平島上有機場。實際上我們控制的都是一些暗礁,經過多年島礁平臺的建設,應該說各種基礎設施建設狀況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如果我們要建設所謂的機場碼頭,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島礁生態的承載力,是否適合去建。礁的面積是不是夠大?對於現在的礁石,有的不太適合建大型的機場跑道,包括大型的港口碼頭。

菲律賓實控的是八個島礁,但是其中有七個是島,面積比較大,比如說中葉島等,這些島經過改建都可以建中小型機場。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三沙市建設。十二字方針是“建設西沙、鞏固中沙、經略南沙。”所以說在三沙市,特別是西沙群島,適當選取島礁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本身它的戰略輻射力就可以到達。

不涉及維權的情況下與台灣合作是有可能的

不涉及維權的情況下與台灣合作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剛才提到太平島,台灣在太平島有建機場,聽說大陸跟他談過合作的事情,但是台灣婉拒,有沒有這方面的情況?

王曉鵬:台灣在這方面有三個原則性的立場。第一,在南海重漁船輕主權。第二,不因南海爭端影響與東南亞國家的實際關係。第三,在南海所謂維權方面不與中國大陸合作。這是他們三個原則性的立場。所以在不影響南海維權上可以有實質性的突破,比如說防止自然災害、雙方聯合補給,慢慢的尋求突破。

三沙市的規劃有十二字方針

主持人:你提到了三沙市,現在三沙市的建設情況如何呢?

王曉鵬:三沙市一個是我剛才提到的十二字方針,我們是有步驟的,“建設西沙,穩固中沙,經略南沙。”就說現在西沙群島從基礎設施建設有重要的突破,我們要建設大型漁業港口、碼頭。另外,把西沙群島納入到海南國際旅遊島的大框架下。另外穩固中沙,對於中沙來說,我們對中沙群島準備建立實驗性的養殖基地。另外,經略南沙,對南沙重點的島礁我們建議常態化,平衡模式,保護漁民在南沙的漁業。這其實都是三沙市建設的重要方面。

另外,在今後一兩年,我們還要推動三沙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都會有重大的體現。

主持人:說一下旅遊方面,據說接納的能力有限,怕生態環境被破壞?

王曉鵬:比如說在西沙,對鴨公島、全富島采取的方式是可以登島但是限制時間、限制登島地點、全部自行回收垃圾,盡量減少對島嶼生態的破壞。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前提是主權屬我

主持人:原來我們的方針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目前看來,在南海我們好像是主動的開發,為什么發生這種變化?

王曉鵬:目前在南海的政策我們既有延續性又有創新性。我們有必要說南海的問題,在十二字方針的前面還有四個字:“主權屬我。”在南海主權屬於中國的前提下,我們擱置爭議,可以共同開發。我們有這樣的先例,比如說與越南中間在北部灣劃界以后有相關的規定可以共同捕撈。

另外,我們主張共同開發,但是自主開發是共同開發的基礎。比如說我們以油氣開發為例,在南海區域油井1300多井,這1300多口油井里進入到中國南海海疆線以內大約60多口。為什么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受技術的限制,周邊的國家大多是在淺海,因為要吸引西方的石油公司,這些石油公司看到的是現實利益,開不出油來不行。比如說在淺海區域建設人口端島需要10億人民幣,在深海區域百米建立人口端島也是10億,但是是美元。而且你打井的話,每一米井是一萬元人民幣。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但中國現在建設三沙市突破了制度性的障礙,海洋石油981準備開鉆突破了技術性的障礙。將來在南海資源的中深度開發方面中國應該有重大的突破,這就是我們自主開發。只有我們進行自主開發,才會逐步推動共同開發。

主持人:能介紹下越南、菲律賓在南海打井的具體情況嗎?

王曉鵬:我剛才說了,大約有一千多口。比如說越南有青龍、白虎、大熊這么幾個比較重要的油田。大熊油田就打擦邊球,在九段線附近。菲律賓也多次試圖在中國里月灘進行招標開發,南沙月灘招標開發,吞噬我們的油氣資源。有一些油田,比如說有一個叫家洛克油田,也是騎著我們的九段線打擦邊球獲取石油資源。菲律賓相對來說規模小一點,越南的油氣資源,海上油氣田的開發收入,已經占據了gdp30%,對他們來說是一塊非常大的蛋糕。所以,越南的貨幣,你看越南盾,面值一萬元的越南盾背面就是海上井田,正面是總統。

主持人:中國除了你剛才說的981平臺外,還有其他的井在作業嗎?

王曉鵬:我們中國主要在廣西、廣東沿海的海域作業,真正到遠海的,目前來看主要是981平臺正在進行,這是我們第一口井。在深海之前我們沒有打過井。

主持人:主要是出於什么樣的原因考慮呢?

王曉鵬:兩重限制。一個是技術性的障礙。另外在島礁的周圍,我們還是要依托島礁,島礁被其他國家,特別是在南沙被其他國家實際控制。另外,油氣平臺的建設技術一定要過關,我們達不到。另外制度性的障礙。過去是三沙市沒有,是三沙辦事處,沒有招標的權利。現在三沙市有了招標的權利,所以現在逐步地推進。

韜光養晦也需要不斷發展

韜光養晦也需要不斷發展

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這些年東海、南海連續成為國際熱點,這是歷史上不多見的,有人說是因為放棄了韜光養晦的政策,您怎么看呢?

王曉鵬:當時鄧小平提出韜光養晦的政策,體現的是“中國式”的智慧。韜光養晦是說暫時隱藏你的實力,不是說我們沒有實力,而是說中國是一個大國,大國面臨這樣一些爭端就比小國復雜得多。中國面臨的鄰國海洋爭端的復雜狀況,在世界上都是不多見的。面對這樣復雜的情況,我們采取韜光養晦的政策,在當時的情況下是符合歷史狀況的。

另外,韜光養晦這樣的提法,也是需要不斷發展、不斷充實。很多周邊國家提出中國威脅論,現在又加了一條中國海洋威脅論。新的中國威脅論意味著我們中國有一點點正常動作,都可能被周邊國家或者一些別有用心的大國炒作成中國在海上的囂張。所以我們在采取任何行為前都要格外注意,也需要謹慎。

但是,我們現在絕不會因為周邊任何一個國家的說法或者批評、攻擊,就停下我們開發海洋和海洋維權的腳步。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也會考慮到與周邊國家發展的大局。比如說我們提出21世紀海洋絲綢之路,必須把中國—東盟“黃金十年”推向“鉆石十年”。我們也會對國際輿論進行引導。在引導的過程中,韜光養晦的提法就是屬於我們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習總書記在前一段提出“中國沒有對外擴張的基因”,其實韜光養晦也可以融入。

韜光養晦,我個人理解,並不是“我要隱藏,這是一種計謀”。這不是計謀,不是陰謀,是說我們有實力的情況下不輕易動用實力,我們更看重雙方的關係。再一個韜光養晦是為了能夠有所作為,現在我們在南海的作為還不夠,我們也是為了維護我們的海洋權益,為了維護地區的安全,慢慢處理好周邊國家的關係。

主持人:最後,請王老師研判下中國在南海的前景?

王曉鵬:如果要用八個字概括現在和未來一段時間的南海局勢,就是“爭端持續、總體可控”。我相信通過一系列的監視措施,包括海軍巡邏、海軍力量常態化,以及不斷推進的三沙市建設,我們對於南海的海洋維權和經濟建設步伐應該是越走越堅實。

主持人:王老師還是非常樂觀的。

王曉鵬:對,應該樂觀。

2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