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時事
快速掌握近期熱門話題

美國總統川普5/12展開為期4天中東行,首站是沙烏地阿拉伯,14日將造訪卡達,15日轉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川普此行致力爭取中東資金流入美國,強調與海灣國家建立更緊密的經濟夥伴關係,並喊出「1 兆美元」為目標。
川普5/13在沙國首都利雅德發表演講時談到了美國外交上的新方向,他強調將致力於以「壓倒性力量」及「毀滅性武力」在必要時保衛美國,並稱「審判是上帝的責任,我的責任是捍衛美國」,同時提出為中東打造和平與穩定的新願景,邀請伊朗擺脫過去,走向更有希望的未來。
川普闡述了他對中東更穩定未來的願景,並對比了海灣國家與伊朗政權所走的不同道路。川普談到,「我今天來這裡,不僅是為了譴責伊朗領導人過去的選擇,更是為了向他們提供一條通往更有希望未來的新道路,」「正如我過去多次展現的,我願意終結歷史衝突,建立新夥伴關係,促進更美好、更穩定的世界,即使我們之間存在深刻分歧。」
川普在與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 (Mohammed bin Salman) 及土耳其總統艾爾段 (Recep Tayyip Erdogan) 會面後,宣布美方計劃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他表示,「敘利亞歷經了太多年的戰亂與殺戮,」「這也是為什麼我的政府已開始採取第一步,將恢復美國與敘利亞之間中斷十多年的正常關係。」
川普在中東行程中推動重大經濟合作。13日成功說服沙烏地阿拉伯承諾對美國投資 6,000 億美元,其中包括約 1,420 億美元的國防協議。14 日宣布,美國與卡達達成超過 2,435 億美元的多項投資協議,為雙方規模高達 1.2 兆美元的未來經濟合作奠定基礎。白宮聲明指出,這些合作「將推動世代創新與繁榮,強化美國製造與科技領導地位,並引領美國邁向新的黃金時代。」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Jensen Huang) 周二在利雅德舉行的沙美投資論壇中宣布,輝達將向沙國國家支持的 AI 公司 Humain 提供先進半導體晶片,協助興建 500MW(百萬瓦) 的 AI 資料中心。輝達表示,這項計畫未來五年內將靠數十萬計的先進繪圖處理器驅動,第一階段採用 1.8 萬個 GB300 Grace Blackwell 超級晶片,並透過 InfiniBand 技術連接網路。這份聲明代表川普政府可能放寬沙國取得美國先進半導體之路。事實上除了輝達以外,超微 (AMD-US)、博通 (Broadcom)(AVGO-US) 和亞馬遜 (AMZN-US) 旗下雲端服務 AWS,周二也都宣布與 Humain 達成策略合作。
美國科技巨頭們,都紛紛宣布與沙國主權基金創立的 AI 新創公司 Humain 簽訂合約。Humain 該公司由沙國首相沙爾曼 (Mohammed bin Salman Al Saud) 主導,目標是打造沙國為「全球 AI 重鎮」。在規模最大的交易中,圖形處理器(GPU)巨擘輝達 (NVDA-US) 就宣布,將向沙烏地阿拉伯 Humain 出售數十萬顆 AI 晶片,首批包含 18,000 顆最新一代 Blackwell 晶片。
此外,美國晶片設計大廠超微半導體 (AMD-US) 也宣布與 Humain 合作,雙方簽訂了高達 100 億美元的協議,預計在五年內部署 500 兆瓦 AI 硬體基礎設施。超微半導體執行長蘇姿丰表示,雙方攜手打造具全球影響力的 AI 平台,實現「前所未見的效能、開放性與擴展性」。同時,白宮也指出,沙烏地企業 DataVolt 將在美國投資 200 億美元,用於建設 AI 資料中心與能源基礎設施。Google (GOOGL-US) 、甲骨文 (ORCL-US) 、賽富時 (CRM-US) 、Uber (UBER-US) 、超微半導體等科技巨頭也將在美沙兩國共同投資 800 億美元,發展顛覆性創新科技,顯示雙邊在新興科技領域合作加速。
目前,沙烏地阿拉伯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其王儲於本週一(11 日)正式啟動 Humain 計畫,與輝達、超微半導體合作打造大型 AI 工廠與雲端平台,預計五年內部署數十萬顆先進 GPU,涵蓋資料中心、雲端 AI 能力與進階 AI 模型等多項技術服務。
Humain 隸屬於沙國公共投資基金(PIF),並由王儲親自擔任主席。該公司執行長 Tareq Amin 表示:「要打造一家 AI 公司,必須從基礎建設做起,這是沙國史無前例的重大計畫。」首批 AI 設施預計將於 2026 年啟用,Humain 將負責提供運算能力與技術服務,超微半導體則提供 AI 晶片與軟體支援。
川普此行致力爭取中東資金流入美國,強調與海灣國家建立更緊密的經濟夥伴關係。不過,目前的成果仍未達到他先前所喊出的「1 兆美元」目標。
馬斯克也受邀以演講嘉賓身分參加沙烏地阿拉伯 - 美國投資論壇,其發言甚至排在川普與沙烏地首相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之前,顯示其地位。同時,沙烏地通訊與訊息部長 Abdullah Alswaha 也暗示,特斯拉 (TSLA-US) 無人駕駛計程車(Robotaxi)有機會進軍沙國市場。今年 4 月,特斯拉已正式進入沙烏地阿拉伯,布局電動車市場。
14日卡達航空簽署價值 960 億美元的飛機採購協議,計畫購入多達 210 架波音 787 夢幻客機 (Dreamliner) 與 777X 客機,創下波音 (BA-US) 歷史上最大寬體客機及 787 機型訂單紀錄。除了商業合作外,國防領域也成為此次合作的關鍵焦點。美國防承包商雷神 (Raytheon)(RTX-US) 將向卡達提供總值 10 億美元的反無人機系統,卡達也成為首個採用雷神「低速小型無人機固定防禦系統」的國際客戶。此外,通用原子 (General Atomics) 也獲得一項近 20 億美元協議,向卡達出售 MQ-9B 無人機。兩國還簽署了一項加強安全合作的意向聲明,涵蓋超過 280 億美元的潛在投資。
卡達國土面積不大,卻因擁有美軍中東最大軍事基地——烏代德空軍基地 (Al Udeid Air Base),在美國安全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該基地是美國中央司令部的後勤樞紐,雙方已達成協議,未來十年美軍將持續駐紮於此。
此外,卡達也成為川普家族企業的重要合作對象。川普集團 (Trump Organization) 近期宣布計畫在卡達海岸開發高爾夫球場、會所及海濱別墅項目,引發外界關注其家族商業利益與外交行程之間的微妙關係。
5/15,卡達主權財富基金 (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 QIA) 宣布大舉擴展對美投資。QIA 執行長索瓦迪 (Mohammed Al Sowaidi) 說,未來十年將向美國市場追加投資 5,000 億美元,幾乎等同於該基金目前 5,240 億美元的資產規模。這項重大投資承諾也成為卡達政府在美國總統川普訪問期間宣布的 1.2 兆美元經濟承諾的核心之一。
聚焦戰略產業 支持川普重振美國工業政策
索瓦迪表示,這筆龐大投資將聚焦於人工智慧 (AI)、資料中心、醫療健康等領域,同時呼應川普政府的「美國再工業化」政策,進一步強化美國產業基礎。他強調:「我們並非從其他市場撤出,而是加碼投入美國市場,因為當前美國政策環境對長期資本投資更加有利。」
不僅是 QIA,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 (PIF)、阿布達比投資局 (ADIA) 及科威特投資局 (KIA) 等中東主權基金,也正積極將資金投入美國市場,引發市場關注可能推高資產價格並加劇投資競爭。
川普是由高級代表團陪同,12日自美搭乘「空軍一號」,於13日當地時間早上抵達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親自在機場迎接。川普為期4天中東行首站是沙烏地阿拉伯,14日將造訪卡達,15日轉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此行兩大目的是取得可提振美國經濟的海灣國家鉅額投資,以及商討包括加薩和伊朗核武在內的中東地區性緊張局勢。
高級代表團由川普政府高級官員和知名商界領袖組成,其中政府官員包括:白宮幕僚長威爾斯(SusieWiles)、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 Rubio)、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Bessent),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
代表團中的美國代表性企業執行長,將參加13日在沙烏地首都利雅德舉辦的沙烏地阿拉伯-美國投資論壇。代表人物有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Musk)、亞馬遜(Amazon)執行長賈西(AndyJassy),以及貝萊德(Blackrock)、花旗集團(Citigroup)、IBM、谷歌(Google)、字母控股(Alphabet)、高通(Qualcomm)、波音(Boeing)和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的執行長。投資論壇將聚焦在以下7大領域:清潔能源、科技和人工智慧 (AI)、先進製造業、金融服務、風險投資與創新、航天航空與國防,以及醫療保健與生命科學。
14日在卡達的美國-海灣峰會,則將有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會員國6國領導人出席。會員國有科威特、巴林、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
令人尋味的是,川普此行並未前往以色列,最近還說不再接以色列總理納坦亞湖電話,與巴勒斯坦直接洽談,中東政策出現大逆轉!

中美高層談判代表5/10-11在日內瓦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美國將在 90 天內將對中關稅從 145% 降至 30%,而北京方面則將報復性關稅稅率從 125% 降至 10%。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財長貝森特向《CNBC》表示,預計美中官員將在未來幾周再次會面,以達成「更全面的協議」。中國對此次在日內瓦舉行的會談所取得的「實質進展」表示歡迎。中國商務部說,此舉符合兩國利益,也符合世界共同利益,並希望美方繼續與中方合作,「糾正單邊提高關稅的錯誤做法」。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表示,不排除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個人接觸,敲定兩國之間貿易協議的可能,但不確定是否有這個必要。
川普自4/2開啟”對等關稅“之後,全球股債匯市,以及金價油價商品格都大幅波動,全球企業主與投資人贅贅不安,期待這些不確定性儘早告一段落。
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二 5/6日表示,川普政府最快可能本周就會和某幾個主要貿易夥伴宣布貿易協議,並對美國的貿易談判提出大略進度表,預估「今年年底前」將完成 80-90% 的貿易協議。貝森特說,川普政府正和 17 個主要貿易夥伴協商,但尚未與中國接洽。這番談話過後幾個小時,美國和中國雙雙證實將啟動貿易談判,由貝森特本周在瑞士會晤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
美國總統川普於週二(6 日)在白宮發表對貿易談判的最新立場,強調即使美中之間 90 天互徵關稅暫停期限即將到期,他仍不急於簽署任何貿易協議。他表示:「大家都問我什麼時候要簽協議,但我們根本不需要簽協議。」
川普5/6也表明態度指出,美國其實可以馬上簽訂多項貿易協議,但政府更重視協議是否對國家有利。他強調,美國市場對其他國家來說非常重要,稱「他們更需要我們,而不是我們需要他們。」川普也透露,美國未來可能不再推動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轉而對所有出口至美國的國家統一課徵「最低關稅」,不再提供免稅待遇。
川普並以「超級精品店」自居,稱美國提供最高品質的商品,因此其他國家若想進入美國市場,就必須支付相應代價。他表示:「我們當然會簽一些協議,但比這更重要的是,我們會設定一個價格,讓想要和美國貿易的國家付出相對的代價。」
川普指出,他將與顧問團隊,包括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財政部長貝森特 ( Scott Bessent) 與副總統范斯 ( JD Vance),共同制定「公平且合理」的關稅標準。他強調,這些數字的目的並非懲罰其他國家,而是為了實現互惠互利的貿易關係。
〈緣起〉起美國總統川普4/2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行政令,宣布對美國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對等關稅」,包括台灣(32%)、中國 (34%)。對等關稅將於 4 月 9 日生效。
在經歷了數周對貿易夥伴,特別是中國的強硬姿態和局勢升級後,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決策出現了軟化跡象。
《紐約時報》報導認為,這種「遭遇現實」的過程,生動地展現了採取極端強硬路線所帶來的政治和經濟成本。川普在關稅問題上的「膽小鬼眨眼」,以及他隨後撤回威脅解僱聯準會主席的舉動,都顯示出其決策受到了多重複雜因素的影響。在經濟層面,促使川普改變態度的關鍵壓力源之一來自美國大型零售商的警告。包括 Target 和 Walmart 在內的高層執行官明確表示,如果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 145% 的關稅,美國消費者將在短短幾周內面臨物價顯著上漲,和商店貨架空蕩的窘境。
市場的不穩定性也是一個重要考量。自川普上任以來,標普 500 指數已下跌 10%,且在他威脅要解僱聯準會主席後,市場出現了拋售。財政部長也體認到局勢的嚴峻,正在尋找避免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的「退路」。批評者認為,政府的「極端要求」直接導致了市場的不穩定和判斷失誤。
專家觀察到,這場「懦夫賽局」反而提升了習近平在中國國內外的地位,而美國的表現則顯得「不知情且漫無目標」。同時,其他大國,如俄羅斯和伊朗,也在密切關注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壓力,並試圖從中尋找川普可能表現出軟弱或能考驗他極限的跡象。
川普的對等關稅美國將對進口自英國、澳洲、巴西、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的商品均徵收 10% 的關稅。美國對以色列商品徵收 17% 的關稅。對歐盟商品徵收 20% 的關稅,對日本商品徵收 24% 的關稅,對韓國商品徵收 25% 的關稅,對印度商品徵收 26% 的關稅,對柬埔寨商品徵收 49% 的關稅、稅率最高。
關於台灣,川普稱,台灣「奪走了我們所有的電腦和半導體晶片」。「台灣是全球大部分先進半導體的生產地,台灣將面臨 32% 的 (對等) 關稅。」川普還提到,美國關稅威脅促使台積電對美國投資計畫額外增加 1,000 億美元。
部分商品將不受「對等關稅」約束...
中國進口的商品將面臨新的 34% 關稅,再加上川普政府在執政初期內已施加的 20% 關稅,使得中國商品的總稅率達到 54%。隨後,中國在4 日 宣布,自周四 (4/10) 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 34% 關稅。白宮方面認為,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對美國經濟與國安構成「異常且特殊的威脅」,因此依據法定程序升級關稅壁壘。
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白宮在美東時間周二 (4/8) 正式發布針對中國商品的新一輪關稅調整細則,再往上加50%,宣稱此舉是為應對中國日前宣布報復性關稅的反制措施。同時,美國也打算對中國籍船舶徵收最高 150 萬美元 / 次的靠港費用,這一系列舉措引發全球貿易市場劇烈震盪。自美東時間周三 (9 日) 凌晨起,美國對中國累積高達 104% 的關稅正式生效,其中絕大多數商品稅率將從原有的 34% 驟增至 84%,僅稀土、藥品、黃金及半導體等戰略物資維持原有關稅不變。
川普的關稅是怎麼算的?將世人都當成傻子
“對等”一詞英文為reciprocal,既可譯為“互惠”,也可譯為“對等”。 以往貿易機制安排中,中文譯法多為“互惠”,體現貿易“夥伴”互利共贏的精神。 但在美國特朗普政府「關稅大棒」語境下,中文譯法以「對等」更能客觀體現和突出貿易「對手」之間的平等待遇。2日下午在玫瑰園的演講中,川普舉著的表格中特別寫道,美方計算的各個貿易夥伴對美國的關稅水準除了關稅本身之外,也“包含匯率操縱和非關稅壁壘”。
但根據美國記者james surowiecki報導,實際上川普算法是把美國對該國的貿易逆差,除以該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得到的相應比例就是所謂的“關稅差額”。 比如美國和印尼的貿易逆差是179億美元,而印尼對美國的出口額是280億美元。 他用179除以280,得到64%,這就是他聲稱的「關稅差額」。再將川普得到的「關稅差額」除以2,就是他此番要對該國加徵的比例。

美國商務部週二 (14 日) 宣布正式撤銷前總統拜登政府制定的「人工智慧擴散規則」(AI Diffusion Rule),該規則原訂於 5 月 15 日生效,限制美國製 AI 晶片對部分國家與地區的出口。
此舉象徵川普政府持續推翻其前任的對外科技政策,並將重新擬定一套以國對國談判為基礎的 AI 出口戰略。
同時,美國商務部週二 (13 日) 警告,全球任何公司使用中國華為 AI 晶片,可能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則。在川普晶片出口新規尚未公布前,商務部同步發布業界指引,提醒企業避免違規使用華為的 Ascend AI 晶片,並警告美國晶片若被用於訓練中國 AI 模型,將引發嚴重後果。此外,當局亦建議業者加強供應鏈控管,以防止技術轉移與濫用。
美國總統川普於週二5/13展開中東訪問行程,並在沙烏地阿拉伯與當地政府簽署戰略經濟協議,成功促成高達 6,000 億美元的對美國投資承諾。此舉不僅強化了雙邊經濟關係,也為美國科技企業打開人工智慧(AI)市場大門。
根據《路透》報導,美國科技巨頭們,都紛紛宣布與沙國主權基金創立的 AI 新創公司 Humain 簽訂合約。Humain 該公司由沙國首相沙爾曼 (Mohammed bin Salman Al Saud) 主導,目標是打造沙國為「全球 AI 重鎮」。在規模最大的交易中,圖形處理器(GPU)巨擘輝達 (NVDA-US) 就宣布,將向沙烏地阿拉伯 Humain 出售數十萬顆 AI 晶片,首批包含 18,000 顆最新一代 Blackwell 晶片。
此外,美國晶片設計大廠超微半導體 (AMD-US) 也宣布與 Humain 合作,雙方簽訂了高達 100 億美元的協議,預計在五年內部署 500 兆瓦 AI 硬體基礎設施。
拜登政府制定的「人工智慧擴散規則」(AI Diffusion Rule)
是於 2024 年 1 月由拜登政府提出,為其卸任前最後一項重大技術管制政策。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已於 2023 年 10 月起一連廢止多項 AI 相關行政命令,而此次撤銷 AI 擴散規則,顯示其政府意圖大幅調整美國在 AI 技術輸出上的全球佈局。
雖然商務部目前暫不執行既有規則,但工業與安全局 (BIS) 強調,未來將公布替代方案。BIS 也同步針對 AI 晶片出口發布三項最新指引:
- 明確指出全球任何地區若使用華為 Ascend 晶片,均屬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
- 警告公眾,不可讓美國 AI 晶片被用於訓練或推理中國的 AI 模型,否則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 提供美國企業建議,說明如何防範供應鏈遭中國或其他國家透過轉運「洗產地」等手段規避管制。
川普政府正考慮與中東與亞洲等地國家逐一洽談晶片出口條件,以取代拜登時期的分級制度。這項轉變受到科技企業與部分盟邦支持,預料將影響全球 AI 產業的供應鏈與外交平衡。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表示,中國未來幾年將成為高達 500 億美元的 AI 晶片市場,美國企業應保有進入該市場的空間。
分析人士認為,川普政府改採「雙邊談判」模式,雖可能使出口規範更為複雜化,卻也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馬來西亞等受限國家提供重新協商機會,利於美國科技企業擴展海外布局。例如甲骨文 (ORCL-US) 在馬來西亞的大型資料中心擴建案,原本可能受拜登規則限制,現可望重新啟動。

美國總統川普5/12展開為期4天中東行,首站是沙烏地阿拉伯,14日將造訪卡達,15日轉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川普此行致力爭取中東資金流入美國,強調與海灣國家建立更緊密的經濟夥伴關係,並喊出「1 兆美元」為目標。
川普5/13在沙國首都利雅德發表演講時談到了美國外交上的新方向,他強調將致力於以「壓倒性力量」及「毀滅性武力」在必要時保衛美國,並稱「審判是上帝的責任,我的責任是捍衛美國」,同時提出為中東打造和平與穩定的新願景,邀請伊朗擺脫過去,走向更有希望的未來。
川普闡述了他對中東更穩定未來的願景,並對比了海灣國家與伊朗政權所走的不同道路。川普談到,「我今天來這裡,不僅是為了譴責伊朗領導人過去的選擇,更是為了向他們提供一條通往更有希望未來的新道路,」「正如我過去多次展現的,我願意終結歷史衝突,建立新夥伴關係,促進更美好、更穩定的世界,即使我們之間存在深刻分歧。」
川普在與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 (Mohammed bin Salman) 及土耳其總統艾爾段 (Recep Tayyip Erdogan) 會面後,宣布美方計劃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他表示,「敘利亞歷經了太多年的戰亂與殺戮,」「這也是為什麼我的政府已開始採取第一步,將恢復美國與敘利亞之間中斷十多年的正常關係。」
川普在中東行程中推動重大經濟合作。13日成功說服沙烏地阿拉伯承諾對美國投資 6,000 億美元,其中包括約 1,420 億美元的國防協議。14 日宣布,美國與卡達達成超過 2,435 億美元的多項投資協議,為雙方規模高達 1.2 兆美元的未來經濟合作奠定基礎。白宮聲明指出,這些合作「將推動世代創新與繁榮,強化美國製造與科技領導地位,並引領美國邁向新的黃金時代。」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Jensen Huang) 周二在利雅德舉行的沙美投資論壇中宣布,輝達將向沙國國家支持的 AI 公司 Humain 提供先進半導體晶片,協助興建 500MW(百萬瓦) 的 AI 資料中心。輝達表示,這項計畫未來五年內將靠數十萬計的先進繪圖處理器驅動,第一階段採用 1.8 萬個 GB300 Grace Blackwell 超級晶片,並透過 InfiniBand 技術連接網路。這份聲明代表川普政府可能放寬沙國取得美國先進半導體之路。事實上除了輝達以外,超微 (AMD-US)、博通 (Broadcom)(AVGO-US) 和亞馬遜 (AMZN-US) 旗下雲端服務 AWS,周二也都宣布與 Humain 達成策略合作。
美國科技巨頭們,都紛紛宣布與沙國主權基金創立的 AI 新創公司 Humain 簽訂合約。Humain 該公司由沙國首相沙爾曼 (Mohammed bin Salman Al Saud) 主導,目標是打造沙國為「全球 AI 重鎮」。在規模最大的交易中,圖形處理器(GPU)巨擘輝達 (NVDA-US) 就宣布,將向沙烏地阿拉伯 Humain 出售數十萬顆 AI 晶片,首批包含 18,000 顆最新一代 Blackwell 晶片。
此外,美國晶片設計大廠超微半導體 (AMD-US) 也宣布與 Humain 合作,雙方簽訂了高達 100 億美元的協議,預計在五年內部署 500 兆瓦 AI 硬體基礎設施。超微半導體執行長蘇姿丰表示,雙方攜手打造具全球影響力的 AI 平台,實現「前所未見的效能、開放性與擴展性」。同時,白宮也指出,沙烏地企業 DataVolt 將在美國投資 200 億美元,用於建設 AI 資料中心與能源基礎設施。Google (GOOGL-US) 、甲骨文 (ORCL-US) 、賽富時 (CRM-US) 、Uber (UBER-US) 、超微半導體等科技巨頭也將在美沙兩國共同投資 800 億美元,發展顛覆性創新科技,顯示雙邊在新興科技領域合作加速。
目前,沙烏地阿拉伯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其王儲於本週一(11 日)正式啟動 Humain 計畫,與輝達、超微半導體合作打造大型 AI 工廠與雲端平台,預計五年內部署數十萬顆先進 GPU,涵蓋資料中心、雲端 AI 能力與進階 AI 模型等多項技術服務。
Humain 隸屬於沙國公共投資基金(PIF),並由王儲親自擔任主席。該公司執行長 Tareq Amin 表示:「要打造一家 AI 公司,必須從基礎建設做起,這是沙國史無前例的重大計畫。」首批 AI 設施預計將於 2026 年啟用,Humain 將負責提供運算能力與技術服務,超微半導體則提供 AI 晶片與軟體支援。
川普此行致力爭取中東資金流入美國,強調與海灣國家建立更緊密的經濟夥伴關係。不過,目前的成果仍未達到他先前所喊出的「1 兆美元」目標。
馬斯克也受邀以演講嘉賓身分參加沙烏地阿拉伯 - 美國投資論壇,其發言甚至排在川普與沙烏地首相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之前,顯示其地位。同時,沙烏地通訊與訊息部長 Abdullah Alswaha 也暗示,特斯拉 (TSLA-US) 無人駕駛計程車(Robotaxi)有機會進軍沙國市場。今年 4 月,特斯拉已正式進入沙烏地阿拉伯,布局電動車市場。
14日卡達航空簽署價值 960 億美元的飛機採購協議,計畫購入多達 210 架波音 787 夢幻客機 (Dreamliner) 與 777X 客機,創下波音 (BA-US) 歷史上最大寬體客機及 787 機型訂單紀錄。除了商業合作外,國防領域也成為此次合作的關鍵焦點。美國防承包商雷神 (Raytheon)(RTX-US) 將向卡達提供總值 10 億美元的反無人機系統,卡達也成為首個採用雷神「低速小型無人機固定防禦系統」的國際客戶。此外,通用原子 (General Atomics) 也獲得一項近 20 億美元協議,向卡達出售 MQ-9B 無人機。兩國還簽署了一項加強安全合作的意向聲明,涵蓋超過 280 億美元的潛在投資。
卡達國土面積不大,卻因擁有美軍中東最大軍事基地——烏代德空軍基地 (Al Udeid Air Base),在美國安全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該基地是美國中央司令部的後勤樞紐,雙方已達成協議,未來十年美軍將持續駐紮於此。
此外,卡達也成為川普家族企業的重要合作對象。川普集團 (Trump Organization) 近期宣布計畫在卡達海岸開發高爾夫球場、會所及海濱別墅項目,引發外界關注其家族商業利益與外交行程之間的微妙關係。
5/15,卡達主權財富基金 (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 QIA) 宣布大舉擴展對美投資。QIA 執行長索瓦迪 (Mohammed Al Sowaidi) 說,未來十年將向美國市場追加投資 5,000 億美元,幾乎等同於該基金目前 5,240 億美元的資產規模。這項重大投資承諾也成為卡達政府在美國總統川普訪問期間宣布的 1.2 兆美元經濟承諾的核心之一。
聚焦戰略產業 支持川普重振美國工業政策
索瓦迪表示,這筆龐大投資將聚焦於人工智慧 (AI)、資料中心、醫療健康等領域,同時呼應川普政府的「美國再工業化」政策,進一步強化美國產業基礎。他強調:「我們並非從其他市場撤出,而是加碼投入美國市場,因為當前美國政策環境對長期資本投資更加有利。」
不僅是 QIA,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 (PIF)、阿布達比投資局 (ADIA) 及科威特投資局 (KIA) 等中東主權基金,也正積極將資金投入美國市場,引發市場關注可能推高資產價格並加劇投資競爭。
川普是由高級代表團陪同,12日自美搭乘「空軍一號」,於13日當地時間早上抵達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親自在機場迎接。川普為期4天中東行首站是沙烏地阿拉伯,14日將造訪卡達,15日轉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此行兩大目的是取得可提振美國經濟的海灣國家鉅額投資,以及商討包括加薩和伊朗核武在內的中東地區性緊張局勢。
高級代表團由川普政府高級官員和知名商界領袖組成,其中政府官員包括:白宮幕僚長威爾斯(SusieWiles)、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 Rubio)、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Bessent),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
代表團中的美國代表性企業執行長,將參加13日在沙烏地首都利雅德舉辦的沙烏地阿拉伯-美國投資論壇。代表人物有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Musk)、亞馬遜(Amazon)執行長賈西(AndyJassy),以及貝萊德(Blackrock)、花旗集團(Citigroup)、IBM、谷歌(Google)、字母控股(Alphabet)、高通(Qualcomm)、波音(Boeing)和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的執行長。投資論壇將聚焦在以下7大領域:清潔能源、科技和人工智慧 (AI)、先進製造業、金融服務、風險投資與創新、航天航空與國防,以及醫療保健與生命科學。
14日在卡達的美國-海灣峰會,則將有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會員國6國領導人出席。會員國有科威特、巴林、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
令人尋味的是,川普此行並未前往以色列,最近還說不再接以色列總理納坦亞湖電話,與巴勒斯坦直接洽談,中東政策出現大逆轉!

中美高層談判代表5/10-11在日內瓦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美國將在 90 天內將對中關稅從 145% 降至 30%,而北京方面則將報復性關稅稅率從 125% 降至 10%。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財長貝森特向《CNBC》表示,預計美中官員將在未來幾周再次會面,以達成「更全面的協議」。中國對此次在日內瓦舉行的會談所取得的「實質進展」表示歡迎。中國商務部說,此舉符合兩國利益,也符合世界共同利益,並希望美方繼續與中方合作,「糾正單邊提高關稅的錯誤做法」。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表示,不排除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個人接觸,敲定兩國之間貿易協議的可能,但不確定是否有這個必要。
川普自4/2開啟”對等關稅“之後,全球股債匯市,以及金價油價商品格都大幅波動,全球企業主與投資人贅贅不安,期待這些不確定性儘早告一段落。
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二 5/6日表示,川普政府最快可能本周就會和某幾個主要貿易夥伴宣布貿易協議,並對美國的貿易談判提出大略進度表,預估「今年年底前」將完成 80-90% 的貿易協議。貝森特說,川普政府正和 17 個主要貿易夥伴協商,但尚未與中國接洽。這番談話過後幾個小時,美國和中國雙雙證實將啟動貿易談判,由貝森特本周在瑞士會晤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
美國總統川普於週二(6 日)在白宮發表對貿易談判的最新立場,強調即使美中之間 90 天互徵關稅暫停期限即將到期,他仍不急於簽署任何貿易協議。他表示:「大家都問我什麼時候要簽協議,但我們根本不需要簽協議。」
川普5/6也表明態度指出,美國其實可以馬上簽訂多項貿易協議,但政府更重視協議是否對國家有利。他強調,美國市場對其他國家來說非常重要,稱「他們更需要我們,而不是我們需要他們。」川普也透露,美國未來可能不再推動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轉而對所有出口至美國的國家統一課徵「最低關稅」,不再提供免稅待遇。
川普並以「超級精品店」自居,稱美國提供最高品質的商品,因此其他國家若想進入美國市場,就必須支付相應代價。他表示:「我們當然會簽一些協議,但比這更重要的是,我們會設定一個價格,讓想要和美國貿易的國家付出相對的代價。」
川普指出,他將與顧問團隊,包括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財政部長貝森特 ( Scott Bessent) 與副總統范斯 ( JD Vance),共同制定「公平且合理」的關稅標準。他強調,這些數字的目的並非懲罰其他國家,而是為了實現互惠互利的貿易關係。
〈緣起〉起美國總統川普4/2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行政令,宣布對美國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對等關稅」,包括台灣(32%)、中國 (34%)。對等關稅將於 4 月 9 日生效。
在經歷了數周對貿易夥伴,特別是中國的強硬姿態和局勢升級後,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決策出現了軟化跡象。
《紐約時報》報導認為,這種「遭遇現實」的過程,生動地展現了採取極端強硬路線所帶來的政治和經濟成本。川普在關稅問題上的「膽小鬼眨眼」,以及他隨後撤回威脅解僱聯準會主席的舉動,都顯示出其決策受到了多重複雜因素的影響。在經濟層面,促使川普改變態度的關鍵壓力源之一來自美國大型零售商的警告。包括 Target 和 Walmart 在內的高層執行官明確表示,如果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 145% 的關稅,美國消費者將在短短幾周內面臨物價顯著上漲,和商店貨架空蕩的窘境。
市場的不穩定性也是一個重要考量。自川普上任以來,標普 500 指數已下跌 10%,且在他威脅要解僱聯準會主席後,市場出現了拋售。財政部長也體認到局勢的嚴峻,正在尋找避免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的「退路」。批評者認為,政府的「極端要求」直接導致了市場的不穩定和判斷失誤。
專家觀察到,這場「懦夫賽局」反而提升了習近平在中國國內外的地位,而美國的表現則顯得「不知情且漫無目標」。同時,其他大國,如俄羅斯和伊朗,也在密切關注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壓力,並試圖從中尋找川普可能表現出軟弱或能考驗他極限的跡象。
川普的對等關稅美國將對進口自英國、澳洲、巴西、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的商品均徵收 10% 的關稅。美國對以色列商品徵收 17% 的關稅。對歐盟商品徵收 20% 的關稅,對日本商品徵收 24% 的關稅,對韓國商品徵收 25% 的關稅,對印度商品徵收 26% 的關稅,對柬埔寨商品徵收 49% 的關稅、稅率最高。
關於台灣,川普稱,台灣「奪走了我們所有的電腦和半導體晶片」。「台灣是全球大部分先進半導體的生產地,台灣將面臨 32% 的 (對等) 關稅。」川普還提到,美國關稅威脅促使台積電對美國投資計畫額外增加 1,000 億美元。
部分商品將不受「對等關稅」約束...
中國進口的商品將面臨新的 34% 關稅,再加上川普政府在執政初期內已施加的 20% 關稅,使得中國商品的總稅率達到 54%。隨後,中國在4 日 宣布,自周四 (4/10) 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 34% 關稅。白宮方面認為,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對美國經濟與國安構成「異常且特殊的威脅」,因此依據法定程序升級關稅壁壘。
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白宮在美東時間周二 (4/8) 正式發布針對中國商品的新一輪關稅調整細則,再往上加50%,宣稱此舉是為應對中國日前宣布報復性關稅的反制措施。同時,美國也打算對中國籍船舶徵收最高 150 萬美元 / 次的靠港費用,這一系列舉措引發全球貿易市場劇烈震盪。自美東時間周三 (9 日) 凌晨起,美國對中國累積高達 104% 的關稅正式生效,其中絕大多數商品稅率將從原有的 34% 驟增至 84%,僅稀土、藥品、黃金及半導體等戰略物資維持原有關稅不變。
川普的關稅是怎麼算的?將世人都當成傻子
“對等”一詞英文為reciprocal,既可譯為“互惠”,也可譯為“對等”。 以往貿易機制安排中,中文譯法多為“互惠”,體現貿易“夥伴”互利共贏的精神。 但在美國特朗普政府「關稅大棒」語境下,中文譯法以「對等」更能客觀體現和突出貿易「對手」之間的平等待遇。2日下午在玫瑰園的演講中,川普舉著的表格中特別寫道,美方計算的各個貿易夥伴對美國的關稅水準除了關稅本身之外,也“包含匯率操縱和非關稅壁壘”。
但根據美國記者james surowiecki報導,實際上川普算法是把美國對該國的貿易逆差,除以該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得到的相應比例就是所謂的“關稅差額”。 比如美國和印尼的貿易逆差是179億美元,而印尼對美國的出口額是280億美元。 他用179除以280,得到64%,這就是他聲稱的「關稅差額」。再將川普得到的「關稅差額」除以2,就是他此番要對該國加徵的比例。

美國商務部週二 (14 日) 宣布正式撤銷前總統拜登政府制定的「人工智慧擴散規則」(AI Diffusion Rule),該規則原訂於 5 月 15 日生效,限制美國製 AI 晶片對部分國家與地區的出口。
此舉象徵川普政府持續推翻其前任的對外科技政策,並將重新擬定一套以國對國談判為基礎的 AI 出口戰略。
同時,美國商務部週二 (13 日) 警告,全球任何公司使用中國華為 AI 晶片,可能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則。在川普晶片出口新規尚未公布前,商務部同步發布業界指引,提醒企業避免違規使用華為的 Ascend AI 晶片,並警告美國晶片若被用於訓練中國 AI 模型,將引發嚴重後果。此外,當局亦建議業者加強供應鏈控管,以防止技術轉移與濫用。
美國總統川普於週二5/13展開中東訪問行程,並在沙烏地阿拉伯與當地政府簽署戰略經濟協議,成功促成高達 6,000 億美元的對美國投資承諾。此舉不僅強化了雙邊經濟關係,也為美國科技企業打開人工智慧(AI)市場大門。
根據《路透》報導,美國科技巨頭們,都紛紛宣布與沙國主權基金創立的 AI 新創公司 Humain 簽訂合約。Humain 該公司由沙國首相沙爾曼 (Mohammed bin Salman Al Saud) 主導,目標是打造沙國為「全球 AI 重鎮」。在規模最大的交易中,圖形處理器(GPU)巨擘輝達 (NVDA-US) 就宣布,將向沙烏地阿拉伯 Humain 出售數十萬顆 AI 晶片,首批包含 18,000 顆最新一代 Blackwell 晶片。
此外,美國晶片設計大廠超微半導體 (AMD-US) 也宣布與 Humain 合作,雙方簽訂了高達 100 億美元的協議,預計在五年內部署 500 兆瓦 AI 硬體基礎設施。
拜登政府制定的「人工智慧擴散規則」(AI Diffusion Rule)
是於 2024 年 1 月由拜登政府提出,為其卸任前最後一項重大技術管制政策。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已於 2023 年 10 月起一連廢止多項 AI 相關行政命令,而此次撤銷 AI 擴散規則,顯示其政府意圖大幅調整美國在 AI 技術輸出上的全球佈局。
雖然商務部目前暫不執行既有規則,但工業與安全局 (BIS) 強調,未來將公布替代方案。BIS 也同步針對 AI 晶片出口發布三項最新指引:
- 明確指出全球任何地區若使用華為 Ascend 晶片,均屬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
- 警告公眾,不可讓美國 AI 晶片被用於訓練或推理中國的 AI 模型,否則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 提供美國企業建議,說明如何防範供應鏈遭中國或其他國家透過轉運「洗產地」等手段規避管制。
川普政府正考慮與中東與亞洲等地國家逐一洽談晶片出口條件,以取代拜登時期的分級制度。這項轉變受到科技企業與部分盟邦支持,預料將影響全球 AI 產業的供應鏈與外交平衡。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表示,中國未來幾年將成為高達 500 億美元的 AI 晶片市場,美國企業應保有進入該市場的空間。
分析人士認為,川普政府改採「雙邊談判」模式,雖可能使出口規範更為複雜化,卻也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馬來西亞等受限國家提供重新協商機會,利於美國科技企業擴展海外布局。例如甲骨文 (ORCL-US) 在馬來西亞的大型資料中心擴建案,原本可能受拜登規則限制,現可望重新啟動。

美國總統川普5/12展開為期4天中東行,首站是沙烏地阿拉伯,14日將造訪卡達,15日轉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川普此行致力爭取中東資金流入美國,強調與海灣國家建立更緊密的經濟夥伴關係,並喊出「1 兆美元」為目標。
川普5/13在沙國首都利雅德發表演講時談到了美國外交上的新方向,他強調將致力於以「壓倒性力量」及「毀滅性武力」在必要時保衛美國,並稱「審判是上帝的責任,我的責任是捍衛美國」,同時提出為中東打造和平與穩定的新願景,邀請伊朗擺脫過去,走向更有希望的未來。
川普闡述了他對中東更穩定未來的願景,並對比了海灣國家與伊朗政權所走的不同道路。川普談到,「我今天來這裡,不僅是為了譴責伊朗領導人過去的選擇,更是為了向他們提供一條通往更有希望未來的新道路,」「正如我過去多次展現的,我願意終結歷史衝突,建立新夥伴關係,促進更美好、更穩定的世界,即使我們之間存在深刻分歧。」
川普在與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 (Mohammed bin Salman) 及土耳其總統艾爾段 (Recep Tayyip Erdogan) 會面後,宣布美方計劃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他表示,「敘利亞歷經了太多年的戰亂與殺戮,」「這也是為什麼我的政府已開始採取第一步,將恢復美國與敘利亞之間中斷十多年的正常關係。」
川普在中東行程中推動重大經濟合作。13日成功說服沙烏地阿拉伯承諾對美國投資 6,000 億美元,其中包括約 1,420 億美元的國防協議。14 日宣布,美國與卡達達成超過 2,435 億美元的多項投資協議,為雙方規模高達 1.2 兆美元的未來經濟合作奠定基礎。白宮聲明指出,這些合作「將推動世代創新與繁榮,強化美國製造與科技領導地位,並引領美國邁向新的黃金時代。」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Jensen Huang) 周二在利雅德舉行的沙美投資論壇中宣布,輝達將向沙國國家支持的 AI 公司 Humain 提供先進半導體晶片,協助興建 500MW(百萬瓦) 的 AI 資料中心。輝達表示,這項計畫未來五年內將靠數十萬計的先進繪圖處理器驅動,第一階段採用 1.8 萬個 GB300 Grace Blackwell 超級晶片,並透過 InfiniBand 技術連接網路。這份聲明代表川普政府可能放寬沙國取得美國先進半導體之路。事實上除了輝達以外,超微 (AMD-US)、博通 (Broadcom)(AVGO-US) 和亞馬遜 (AMZN-US) 旗下雲端服務 AWS,周二也都宣布與 Humain 達成策略合作。
美國科技巨頭們,都紛紛宣布與沙國主權基金創立的 AI 新創公司 Humain 簽訂合約。Humain 該公司由沙國首相沙爾曼 (Mohammed bin Salman Al Saud) 主導,目標是打造沙國為「全球 AI 重鎮」。在規模最大的交易中,圖形處理器(GPU)巨擘輝達 (NVDA-US) 就宣布,將向沙烏地阿拉伯 Humain 出售數十萬顆 AI 晶片,首批包含 18,000 顆最新一代 Blackwell 晶片。
此外,美國晶片設計大廠超微半導體 (AMD-US) 也宣布與 Humain 合作,雙方簽訂了高達 100 億美元的協議,預計在五年內部署 500 兆瓦 AI 硬體基礎設施。超微半導體執行長蘇姿丰表示,雙方攜手打造具全球影響力的 AI 平台,實現「前所未見的效能、開放性與擴展性」。同時,白宮也指出,沙烏地企業 DataVolt 將在美國投資 200 億美元,用於建設 AI 資料中心與能源基礎設施。Google (GOOGL-US) 、甲骨文 (ORCL-US) 、賽富時 (CRM-US) 、Uber (UBER-US) 、超微半導體等科技巨頭也將在美沙兩國共同投資 800 億美元,發展顛覆性創新科技,顯示雙邊在新興科技領域合作加速。
目前,沙烏地阿拉伯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其王儲於本週一(11 日)正式啟動 Humain 計畫,與輝達、超微半導體合作打造大型 AI 工廠與雲端平台,預計五年內部署數十萬顆先進 GPU,涵蓋資料中心、雲端 AI 能力與進階 AI 模型等多項技術服務。
Humain 隸屬於沙國公共投資基金(PIF),並由王儲親自擔任主席。該公司執行長 Tareq Amin 表示:「要打造一家 AI 公司,必須從基礎建設做起,這是沙國史無前例的重大計畫。」首批 AI 設施預計將於 2026 年啟用,Humain 將負責提供運算能力與技術服務,超微半導體則提供 AI 晶片與軟體支援。
川普此行致力爭取中東資金流入美國,強調與海灣國家建立更緊密的經濟夥伴關係。不過,目前的成果仍未達到他先前所喊出的「1 兆美元」目標。
馬斯克也受邀以演講嘉賓身分參加沙烏地阿拉伯 - 美國投資論壇,其發言甚至排在川普與沙烏地首相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之前,顯示其地位。同時,沙烏地通訊與訊息部長 Abdullah Alswaha 也暗示,特斯拉 (TSLA-US) 無人駕駛計程車(Robotaxi)有機會進軍沙國市場。今年 4 月,特斯拉已正式進入沙烏地阿拉伯,布局電動車市場。
14日卡達航空簽署價值 960 億美元的飛機採購協議,計畫購入多達 210 架波音 787 夢幻客機 (Dreamliner) 與 777X 客機,創下波音 (BA-US) 歷史上最大寬體客機及 787 機型訂單紀錄。除了商業合作外,國防領域也成為此次合作的關鍵焦點。美國防承包商雷神 (Raytheon)(RTX-US) 將向卡達提供總值 10 億美元的反無人機系統,卡達也成為首個採用雷神「低速小型無人機固定防禦系統」的國際客戶。此外,通用原子 (General Atomics) 也獲得一項近 20 億美元協議,向卡達出售 MQ-9B 無人機。兩國還簽署了一項加強安全合作的意向聲明,涵蓋超過 280 億美元的潛在投資。
卡達國土面積不大,卻因擁有美軍中東最大軍事基地——烏代德空軍基地 (Al Udeid Air Base),在美國安全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該基地是美國中央司令部的後勤樞紐,雙方已達成協議,未來十年美軍將持續駐紮於此。
此外,卡達也成為川普家族企業的重要合作對象。川普集團 (Trump Organization) 近期宣布計畫在卡達海岸開發高爾夫球場、會所及海濱別墅項目,引發外界關注其家族商業利益與外交行程之間的微妙關係。
5/15,卡達主權財富基金 (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 QIA) 宣布大舉擴展對美投資。QIA 執行長索瓦迪 (Mohammed Al Sowaidi) 說,未來十年將向美國市場追加投資 5,000 億美元,幾乎等同於該基金目前 5,240 億美元的資產規模。這項重大投資承諾也成為卡達政府在美國總統川普訪問期間宣布的 1.2 兆美元經濟承諾的核心之一。
聚焦戰略產業 支持川普重振美國工業政策
索瓦迪表示,這筆龐大投資將聚焦於人工智慧 (AI)、資料中心、醫療健康等領域,同時呼應川普政府的「美國再工業化」政策,進一步強化美國產業基礎。他強調:「我們並非從其他市場撤出,而是加碼投入美國市場,因為當前美國政策環境對長期資本投資更加有利。」
不僅是 QIA,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 (PIF)、阿布達比投資局 (ADIA) 及科威特投資局 (KIA) 等中東主權基金,也正積極將資金投入美國市場,引發市場關注可能推高資產價格並加劇投資競爭。
川普是由高級代表團陪同,12日自美搭乘「空軍一號」,於13日當地時間早上抵達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親自在機場迎接。川普為期4天中東行首站是沙烏地阿拉伯,14日將造訪卡達,15日轉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此行兩大目的是取得可提振美國經濟的海灣國家鉅額投資,以及商討包括加薩和伊朗核武在內的中東地區性緊張局勢。
高級代表團由川普政府高級官員和知名商界領袖組成,其中政府官員包括:白宮幕僚長威爾斯(SusieWiles)、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 Rubio)、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Bessent),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
代表團中的美國代表性企業執行長,將參加13日在沙烏地首都利雅德舉辦的沙烏地阿拉伯-美國投資論壇。代表人物有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Musk)、亞馬遜(Amazon)執行長賈西(AndyJassy),以及貝萊德(Blackrock)、花旗集團(Citigroup)、IBM、谷歌(Google)、字母控股(Alphabet)、高通(Qualcomm)、波音(Boeing)和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的執行長。投資論壇將聚焦在以下7大領域:清潔能源、科技和人工智慧 (AI)、先進製造業、金融服務、風險投資與創新、航天航空與國防,以及醫療保健與生命科學。
14日在卡達的美國-海灣峰會,則將有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會員國6國領導人出席。會員國有科威特、巴林、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
令人尋味的是,川普此行並未前往以色列,最近還說不再接以色列總理納坦亞湖電話,與巴勒斯坦直接洽談,中東政策出現大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