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2000元2K屏手機 IUNI U3評測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30 19:31


從創立初始,IUNI就將自己的風格及定位人群與小米等廠商加以區分,他們把品受定位“文藝青年”,對一家初創廠商來,這其實是個不錯的辦法:精準定位,沒一上來就把自己品覆蓋面鋪的很大。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通過這種方式找出自己的受,試圖從一個小而美的品做起。


而這種文藝氣質也覆蓋了IUNI的營銷模式、發布會、以及品。如今,IUNI的第二款品已經到達新浪手機,這就是今天我們評測的U3。

外觀:

作為IUNI的第二代手機品,U3身上的這種痕跡依然延續並且更加明顯。相比之前我們評測過的IUNI U2,U3的外觀設計及材料變了,整體更簡單明了。我們拿到了是白色版本U3,IUNI官方為稱之為“晴雪白”,另外還有“墨池黑”,“風荷綠”兩種色。IUNI希望通過這些有意境的名字來突出品特色。

IUNI U3正面沒有任何LOGO之類的修飾,一塊5.5寸的2K屏幕占去了機身正面大部分面積,官方宣稱IUNI U3的屏占比達到了77%。視覺效果上看它的上下變沿都很窄,這是近期大屏手機流行的設計趨勢,保持屏幕足夠大的同時讓機身盡量變小,並且視覺效果很不錯。因為採用虛擬按鍵,IUNI U3不必像iPhone那樣在屏幕下方留出空間來放實體home鍵,所以它的“下巴”部分可以處理的很窄。這讓它看上去是個小一圈的平板。

IUNI使用了2.5D弧面玻璃來提升U3的手感,這種設計通過諾基亞N9被人熟知,而在近期隨蘋果iPhone 6和三星Note 4的發布,也成了流行的手機外觀特點,實際上,在安卓和iOS系統上,都沒有MeeGo系統那樣有“手指從屏幕外向內滑動”這種交互方式,但又不能否認,弧面玻璃都在提升手感上起到了很大作用,這是比提升處理器主頻更容易讓人感受到的直觀特點。

為了保證機身有足夠的抗扭曲強度,IUNI使用一塊鋁鎂合金材質作為IUNI U3的“前”,也就是手機中框機身內部骨架部分,它保證了U3有足夠的機身強度,並且正面露在外面的銀色倒角部分也有一定裝飾作用,不讓整個正面全是單調的白色。但不得不的一個小遺憾是,這圈金屬框與弧面玻璃齊平,在手指滑入的時候是從一個平面到弧面,略“卡”,而不是像iPhone 6那樣機身與玻璃兩個弧面銜接,在手感上沒有后者手感那麼順滑。

IUNI的首款手機U2採用了全金屬機身,但在U3身上,或許是出於良品率,設計及信號等多方面考慮,手機表面更換成了塑料材質。相比金屬,塑料少了點冷峻質感,但手感並不差。IUNI的機身從側面採用了切角的處理方式,並將這條弧線延續到后背,這是一種很聰明的設計方式,它掩蓋了IUNI U3那厚度為10.3毫米的機身厚度,並讓手感得到了提升,對一個5.5英寸屏幕的手機來,74.9的機身寬度是同類中比較窄的了,這點讓人單手握住它並不難,並且四周弧線處理和手機背部的涂層也對手感提升有很大幫助。

唯一的問題是重量,176克的機身重量讓IUNI U3那在手裏有沉甸甸的感覺。

IUNI U3的機身表面很乾淨,機身右側是電源鍵和實體按鍵,它們也是機身上僅有的兩個實體按鍵。

因為10.3毫米的機身厚度,IUNI U3足夠把那顆支持OIS光學防抖的1300萬像素放進機身,並且與背部保持平齊。

IUNI U3的后蓋可以拿下來,但為了保持整體感,機身四周沒有留下三星那樣掀起后蓋的缺口。IUNI在附件中有一個吉他彈片形狀的撬片,要開啟后蓋,用它從底部USB口撬起,打開之后可以看到兩個SIM卡槽,可以放置4G和2G卡各一張;U3並不支持microSD擴展,IUNI給這個后蓋設計的使用習慣應該只是放進SIM卡(而且不經常換卡),它不是為了經常掀起而設計,這點有點像當年的魅族。

在新浪手機上周發出IUNI U3的開箱圖之后,有網友吐槽他的電池表面不平整。實際那是故意為之,這是梯形電池,簡單是兩塊面積不同的電池摞在一起,為了讓電池容量更大。在正常使用的節奏下,他可以支持U3續航一天半的時間。

另外需要提一句的是,就像白色運動鞋放久了會發黃,白色的手機手錶等電子品也有類似問題,而在8月的發布會上,IUNI創始人何驍軍在發布會上特意強調U3是一款“耐臟、耐久度較長”的手機,它採用來自日本的一種涂料,白色機身在經過長久使用后仍舊能保持外表如新。

只是因為評測時間短,關於耐臟這點,我們還不能給出一個確定答案。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