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資本大鱷一擲千金豪賭P2P平臺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0-10 08:55


資本大鱷一擲千金豪賭P2P平臺

業內稱趕緊“抱大腿”、“裸泳者必死無疑”

10月8日,新鴻基高調宣布正式投資點融網,雙方已進入投資及長期戰略合作關係。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雙方經過了長達半年的溝通。且由於感興趣的國內外投資者眾多,在交易談判過程間也算波折起伏。

今年以來,因跑路不斷處在輿論風口浪尖的P2P行業投資熱潮不斷。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數十家P2P公司得到資金的青睞,平均每家P2P公司約為2000萬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筆為拍拍貸的5千萬美元。而這些大手筆的資金,不僅有PE、VC等風險投資,聯想、小米等互聯網巨頭,還有來自傳統產業的實體資本,甚至不乏香港新鴻基這類外資大鱷的身影。


記者仔細梳理這些獲得投資的P2P平臺公司卻“驚奇”的發現,眾多資本“寵愛”的P2P平臺根本不賺錢。Lending Club的聯合創始人蘇海德(Soul Htite)對此的解釋是,“今天誰會賺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誰會賺錢。但有多少P2P能迎來未來的盈利時刻呢。”

PE、外資洶涌“攪局”

PE和外資的“攪局”還在繼續。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10月,除了點融網,銀客網也將舉辦A輪融資發布會。前不久,另一家P2P平臺積木盒子宣布已經完成總金額3719萬美元(近2.28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9月初,僅僅6個月的時間,銀豆網就完成A輪融資,由聯想控股旗下的聯想之星領投,其它兩家投資機構跟投。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資深合伙人、亞太區金融機構專項負責人鄧俊豪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目前他接觸到不少海外資本都對中國的P2P平臺表達出濃烈的興趣,並試圖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不可否認的是,在同樣的信用評級下,中國P2P平臺的預期投資收益要遠遠高於國外。我相信這種高回報率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外資進入,他們目前唯一的阻礙就是如何辨別正規的、可持續發展的平臺,我們期待相關監管細則出臺后這一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P2P行業的迅猛發展一直伴隨著跑路、倒閉等“丑聞”。統計顯示,去年10月以來,幾乎每天都有一家P2P平臺陷入資金鏈斷裂或倒閉狀態。僅2013年有70余家P2P平臺涉嫌詐騙或者跑路。鑒於此,不少專家和業內人士猜測,即將出臺的P2P行業監管細則必將掀起一番行業的大整頓和清洗。

由此,目前各方的風投資本和外資對於國內P2P行業的追捧,著實讓人有點難以理解。不過,香港新鴻基有限公司集團執行主席李成煌表示:“我們對於投資點融網及與其進行戰略合作感到興奮。這項合作將有助加速我們的增長,並使我們能充分把握中國內地及其他地區的P2P金融服務的潛力。” ?

但是,也有某知名風險投資機構的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表示並不看好P2P,“因為P2P平臺說到底還是提供咨詢服務的,仍然是撮合、中介的職能,並未創造新的模式。如果P2P平臺要做交易就比較復雜。首先,如果從事資金的融入融出交易必然要受到監管。對公司的股東背景、資質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其次,舉最簡單的例子,投資者剛開始並不敢把大額資金放到余額寶賬戶上,或用於微信支付。如果對這么大的平臺投資者都有顧慮的話,可見在互聯網上從事真正的資金交易是非常困難的。”

“投資是比較復雜的事情。我並不清楚風投這波P2P投資熱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甚至覺得,也許是有些資金認為P2P是目前的投資熱點,如果不投可能會錯過機會吧。”該人士進一步稱。

對賭“未來的錢”

不可否認的是,資本對於P2P行業的熱情還將持續。但相信所有人都在好奇:為什么恰恰是目前都不賺錢的P2P公司獲得了投資?

Lending Club的聯合創始人蘇海德對此的解釋是:今天誰會賺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誰會賺錢。

“去哪兒網其實8年都沒有賺到錢。亞馬遜15年都沒賺到錢,他們在15年中只有兩個季度賺過錢,就算今天亞馬遜也沒賺到錢。所以當你投資的時候,你並不是說投了錢馬上就能賺錢,你投了錢是為了未來,這就是指VC的投資。在我過去8年做P2P的過程中,我見過談過很多的VC,這些VC都會問我同一個問題, 你有一個什么樣的產品,別人是沒有的?’有一些VC投500萬,有一些投1000萬,有一些一投就是一兩億美元。一個投兩億美元進到一個公司的VC,他們可以改變整個市場的格局……這就是投資的藝術。”蘇海德說。

對於Lending Club的上市,乃至其他P2P公司的上市,蘇海德認為,總體來說,一個行業被創造了之后,他總是會經歷一些階段。

第一階段,這家公司能不能做出一套系統來,然后VC看了這家公司之后就說,“哦,他們的商業模式,我是能夠看得懂的。”第二階段,這家公司能不能吸引到非常高質量的管理團隊,來管理這家公司。第三階段,這家公司能不能吸引到VC來投資這家公司。第四個階段就是監管。

但是監管這件事情,如果到了第四個階段才去考慮,就已經太晚了,所以考慮監管的問題應該是在第一步的時候就該考慮的。“所以這就是一個公司在IPO之前必須經歷的四個階段。IPO其實只是在公司的發展歷程中只是非常小一步,但它必須要在前面四步都成功之后,實現了非常扎實的商業模式之后才能走到IPO。我認為5年是一個非常好的時間,讓一個公司在5年里面變成IPO的公司。兩年太早了,10年太晚了。”蘇海德說。

“祥峰投資更偏重考察管理團隊的組合和經歷。”參與投資積木盒子B輪融資的淡馬錫旗下的祥峰投資(Vertex Venture Holdings)執行董事王玲玲表示,互聯網金融的各種模式尚未成型,團隊必須能夠應對變化和挑戰。風險控制機制的設計以及執行風控的能力也將被特別關注。還有很重要一點是考察公司的團隊、資源,商業模式,風控機制等配合在一起是否能形成良性正向循環。

看不清的“出局者”

有了“攪局者”,則必然會有“出局者”,畢竟在大量資本進駐之后,中國的P2P行業免不了激烈的“廝殺”。

銀客網創始人林恩民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宣布獲得融資,這一行業或將迎來轉折,“今年年底我相信會有很多P2P完成B輪融資,當大家都完成B輪融資的時候,這個時候市場上需要做的斗爭就很強烈了,因為大家很明白,雖然P2P市場很大,但是單個品類誰都不允許對手比自己強,所以在這個市場上開打價格戰是必然的,相信(價格戰)可能會在半年左右開始上演。”

林恩民解釋,之所以認為價格戰爭會開始慢慢浮出來是基於兩個原因:行業資本大量的涌入和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行業資本大量的涌入,讓很多的P2P平臺手頭有充足的資金用來打價格戰;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使得價格戰有存在的必要。”

“價格戰”的最終結果或許並不能代表“誰好誰壞”,但至少說明成王敗寇、優勝劣汰。因此,一些小的P2P平臺最終走向倒閉或者被兼並。王川曾是華南地區一家P2P企業的高層,半個月前,他離職並最終選擇完全跳出P2P行業。“我相信未來這個行業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但應該會是有序的競爭。而現在,整個行業還在重整和洗牌的階段,無序的、惡性的競爭讓我覺得身心俱疲。”王川坦言,目前這個階段,P2P平臺需要找到並趕緊“抱大腿”,否則監管和洗牌浪潮之后,“裸泳者必死無疑”。

楊運(化名)是一家貸款中介公司的負責人,從事貸款中介服務已近15年。按理,他是最容易進入P2P這個行業的———有足夠的客戶資源,對資金借貸行業也足夠了解。但他卻坦言自己“還沒有開始就已經 出局’”,主要原因是因為越來越看不清、抓不準這個行業的風險。

“算筆簡單的賬。現在P2P公司的資金成本平均13%左右。借款方的利率最高20%左右,再高了你也不敢借給他。那么P2P公司的利潤只有不到7%。如果再除去房屋租金、人力成本、壞賬準備,我不知道P2P公司賺什么錢。”楊運還說,自己不敢把那么多的錢出借給他並不了解的陌生人,“這個風險實在太大”。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