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評論:零售商為何抗拒Apple Pay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0-29 08:18
導讀:MarketWatch專欄作家魏德納(DAVID WEIDNER)指出,多家零售巨頭之所以對Apple Pay等手機支付系統高度抗拒,關鍵在於他們將失去收集消費者數據的機會,而將來,問題很可能是以妥協,以各種支付系統都做出改變而解決。
以下即魏德納的評論文章全文:
在每一篇關於Apple Pay成長煩惱的報導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批評這種電子支付系統的聲音,比如“我還會繼續使用信用卡”,或者“真麻煩,還是現金直截了當”之類。
得太棒了,相比起來,我們其他人的智力簡直低一個台階呢。現金或者刷卡在哪裏都行得通!安全?當然安全,只要你掏出20美元小費,沒有人會透露你是在哪裏付的賬。
可是實際上,當初信用卡出現的時候……甚至是,金屬貨幣代替了貝殼的時候,我們都聽到過類似的抱怨聲。
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肯定地,零售商對蘋果(AAPL)新iPhone這種支付系統的杯葛,以及對於這種杯葛往往是誇大其詞的報導,一切都遲早會徹底平息。有兩件事情肯定是會發生的。首先,零售商會退讓,其次,Apple Pay會改變,但不會改變太多。
下面我們來為什麼。來愛德(RAD)、沃爾瑪(WMT)和其他零售商之所以會拒或者暫停使用Apple Pay,歸根結底是因為三個原因。第一個顯而易見:許多連鎖店並沒有准備好覆蓋自己全部店面的讀取系統,這一點是很快就會改變的。
第二個是費用問題。蘋果會收取一筆手續費,但是這些手續費是由發卡銀行支付給蘋果的。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零售商,用戶都是不必承擔任何費用的。在這裏是存在一點誤讀的。零售商的確是在付費,但是他們不必多給蘋果一分錢。
第三個,或許才是最大的問題,即消費者數據。Apple Pay是近乎匿名的,沒有任何信息可供收集。几乎可以,用它就像用現金一樣,對於那些非常重視數據的零售商而言,這就是個麻煩了。比如,如果你在一家傢具店買了張桌子,商家就可以利用你的地址、你的購物歷史,乃至關於你收入的任何信息,有的放矢地對你進行郵件推銷活動。
大零售商可以將小數據彙編為大數據。比如,這意味他們可以更準確地判斷出該在哪些特定店面多進哪些特定貨,以達到銷售業績的最大化。
零售商通過信用卡收集數據的行為還可以進一步強化,這強化的手段就是所謂會員制度。比如,你在Gap Inc。(GAP)旗下老海軍店面填寫表格,以獲得10%的折扣,也就給了他們針對你提供特殊服務的機會。這服務之一就可能是老海軍信用卡,后者意味他們可以追蹤你的每一筆開銷——你是否在他們的競爭對手那裏購物,你在哪裏吃飯,在哪裏健身,等等。
Apple Pay也好,其競爭對手如谷歌(GOOG)電子錢包也罷,几乎都直接越過了這一切,讓零售商無法再獲得這些消費者信息了。對於這一點,你可能在意,也可能不在意,關鍵當然是看你對零售商收集自己數據一事的看法,是覺得這有幫助,無所謂,還是煩人。無論如何,你只需要明白,很大程度上,在那些零售商面前,你基本就像是一本打開的書就好了。
總之,當前這場小小衝突的核心其實就在於消費者數據。對於零售商而言,更糟糕的是,他們再也無法將它們的獎勵計劃直接和信用卡掛鉤了,起碼是麻煩很多了。於是,他們集結在Merchant Customer Exchange的旗幟之下,推出了自己的手機支付系統。這種叫做CurrentC的支付系統使用QR碼,由用戶用自己的手機去掃描。CurrentC目前還在試驗階段,但是根據估計,明年就會正式在沃爾瑪和塔吉特(TGT)等商家正式投入使用。
CurrentC沒有Apple Pay或者谷歌[微博]錢包那麼簡便,而關鍵的是,它讓零售商依然可以收集對自己意義重大的消費者個人信息。
這一新的支付系統是否能夠站住腳,我是無法斷言的,但是參考歷史經驗,我想結果無外乎兩者選一——第一個是,這些支付系統當中總會有一兩家最終成為贏家,而其余的消失;第二個是,大家都能夠生存下來,但是大家都必須做出改變。CurrentC或許會給用戶一個選項,讓他們可以保持自己信息的私密性。Apple Pay或許會允許用戶共享信息。這樣的話,所有人都能夠得到屬於自己的蛋糕。
上周末,我在灣區雜貨店Mollie Stone’試用了Apple Pay。過程非常迅速和簡便。如果一定要我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那也是我沒能用到自己想用的那張卡,因為我的小銀行沒有進入這一系統。盡管我現在還在使用信用卡和現金,但是我相信,很可能有那麼一天,我只要帶自己的手機就可以了。這就意味,在接受Apple Pay的Walgreen Co。(WAG)和不接受的CVS Health Corp。(CVS)之間,其實我並沒有選擇的余地。
不過,到了最后,你我肯定都可以在所有地方使用我們的手機來支付。我們來看看現在已經無所不在的,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DFS)旗下的發現卡吧。1985年由西爾斯百貨推出的這款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比如沒有年費——這一點在三十年前是非常罕見的。它不但活了下來,而且最終站到了與Visa(216.06, 2.65, 1.24%) Inc。(V)、萬事達(MA)和美國運通(AXP)比肩而立的高度。
事實上,這些信用卡巨頭提供的,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品,而這些品都得到了廣泛的接受。Apple Pay和谷歌錢包才只是剛剛開始,但是將來也不會是無所不能的,因為它們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不過,現金和信用卡其實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信用卡可能遇到欺詐和黑客的問題,而現金則會遇到安全的挑戰。(子衿)
- 震盪期靠它逢低加碼,追求更大本利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