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應用分發中心的“自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08 15:58
安卓系的應用分發中心也曾被委以“移動互聯網入口”的重任,奈何這個重任很快被移動搜尋、超級app、微信、手機瀏覽器等各種產品替換挑起。
idc的報告預計,2014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3億部,其中android智慧手機的出貨量將為10.6億部,占82.3%。相對於ios的“一統天下”來說,android系統要分散的多,百度、騰訊、奇虎360、uc優視、搜狗、豌豆莢以及智慧手機制造商均在這灘“死水”中轉悠。
日前,百度手機助手、360手機助手、應用寶的新版本紛紛打出“社交”的口號,以期在眾多的應用分發中心中脫穎而出,這個看似“創新”的舉動,似乎成了“標配”,至少“社交”這一元素在三個應用分發中心當中均可見。與其說是創新行為,倒不如說是一種“自救”行為。
無處不在的競爭
百度手機助手、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uc應用中心,這是傳統的應用分發中心,智慧手機發展到現在,早就不是純硬體商了,別把它們當傻子,它們一點兒也不傻,往軟件市場滲透一直是他們的偉大夢想。
現在哪個智慧手機沒有自己的應用中心呢?vivo、華為、魅族、小米等,都有自己的應用中心,系統自帶的應用中心不root是無法卸載的,所以智慧手機廠商每一臺設備的出廠,就意味著他們能夠免費獲得一名應用分發的用戶。智慧手機廠商的涌入對原有的應用分發市場有著強烈的沖擊,即使它們現有的市場體量不大,但是“虱子多了也癢”,如此之多的智慧手機廠商聯合起來的市場份額,是不容忽視的。
用戶自發通過瀏覽器下載,直接通過二維碼等下載,即不通過應用分發中心去下載,也是很常見的現象。何必通過一個“破中介所”去下載應用呢?完了還得忍受“破中介所”無止境的廣告騷擾,還得被別人強取豪奪自己的隱私,能少被強一次,就是種幸福,“中介”遲早是被消滅的。
易觀發布的《中國移動應用分發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4年第3季度》顯示,2014年第3季度中國全渠道移動應用分發總量達286億次,較上一季度環比增長12.3%。誠然,整個應用分發所能分發的應用越來越多。但是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了,而且還是無處不在的競爭,和智慧手機廠商的競爭是一條長遠的路,終有一天彼此會撕破臉皮的。
為何說是“自救”?
競爭太多是會讓人持續恐懼的,可是不僅僅只有競爭而已。應用分發中心並不是一款高頻應用,相對於微信、手機百度、uc等應用來說,應用分發中心的作用沒那么大,用戶不可能每天都去嘗試下載應用,也不可能一直通過應用分發中心來下載應用。
要想提高應用分發中心的使用頻率,怎么辦呢?社交元素是一個很不錯的“概念”,用戶能夠通過其他的“朋友圈”關係,彼此連接在一起,甚至能看到其他社交用戶在下載什么,在玩什么,那么它們也可能通過這個來下載相關應用。應用分發中心還提供傳送功能,即當雙方都擁有同一個應用分發中心的時候,a用戶就可以將應用直接發送給b用戶。
如果用戶能夠經常打開應用分發中心,那么它的社交作用起到了,它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應用分發中心,用戶能夠看到彼此在使用哪些應用,甚至能夠和其他用戶在同一個有趣的應用上協同使用。
用戶與用戶之間是單個的個體,僅僅只通過單個下載的話,彼此之間是沒有任何關聯的,這個就像傳統的購物一樣,用戶從商家那里購物完成以后,彼此的購買關係“斷根”。而擁有了“社交”以后不一樣了,用戶之間可能會形成“蝴蝶效應”,甚至能在幾百位、幾千位用戶當中找到共同的愛好。
一方面是在拯救應用分發中心的低頻,一方面是拯救應用分發中心的未來。在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多的競爭對手之下,能夠擁有自己強有力的競爭力。任何功能都可能被抄襲,唯有這套社交體系是無法抄襲的,因為這是赤裸裸的用戶連接體系,除非將整個用戶形成的連接體系搬走,否則別想和它直接競爭,但是,能搬走嗎?
無序的應用分發中心
智慧手機制造商的加入,讓應用分發中心的戰團更混亂,百度手機助手、應用寶、360手機助手再強大,還能直接殺到vivo、小米、華為們的手機上去嗎?互聯網公司的割據現象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彼此的“護城墻”越來越厚了,所以越來越無序的情況開始出現。
具體的表現為,a公司的應用分發中心不出現b公司的產品,同樣,b、c、d等公司也采用這種“占山為王”的做法,彼此之間相互排斥,同性相斥的道理在應用分發中心身上是如此明顯。
對於整個移動互聯網市場來說,無論是用戶還是創業者都是不利的。使用新版微信要被默認捆綁下載應用寶,使用手機百度要被默認捆綁下載百度手機助手,難道用戶的手機里最終全變成各家的應用分發中心嗎?對於創業者來說,維護、commit、測試數十家應用分發中心,是損精傷神的。
“社交”救不了低頻應用
圍繞著社交用戶的數量越多,相關推薦的熱門應用當中,就會是常見的應用,如微信、手機百度、uc等應用的排名肯定是靠前的,而用戶想要的有趣的、垂直細分等方面的應用,是很難通過社交推薦實時顯示出來的,這就導致了用戶想要的低頻的應用很難出現,應用分發中心要想的是,用戶需要什么樣的應用,用戶想要何種應用。
已經下載好的應用,再通過應用分發中心去下載的情況幾乎為零,除非是版本更新。對於“剩下”的應用又該如何處理呢?如何讓用戶想起來通過應用分發中心區下載應用呢?這都是應用分發中心所面臨的新問題。
“社交”最多會增強一些已有的用戶粘性,在新用戶拓展、用戶強關係維系方面,還需要更多的加強。未來是否會加入更多的基於應用分發中心的相關用戶id群體,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我認為這樣是能夠避免當前用戶“想不起”的尷尬局面的。
應用分發中心就像咽喉一樣,畢竟不能在對方的應用中心下載,危機還是很大的。恩,智慧手機制造商猙獰的一面開始出現了。
文/郭靜,郭靜的互聯網圈(id:guojingdequanzi)分享互聯網知識,熱門互聯網評論,關注互聯網,關注tmt。偶有生活雜文,用最美的文字與讀者分享。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
- 從機票到股票!投資日本正是時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