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萬億元銀行理財賬單半遮半掩 多家銀行屏蔽投資明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3-01 10:19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財源滾滾”更多的是代表著一份節日或喜慶時刻的祝福,而對於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發展態勢來說,這個詞匯的描述可謂十分貼切。或許就在本篇報導被點擊閱讀的一瞬間,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已經超過了25萬億元。
“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近日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426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數60,879只,理財資金賬面余額23.50萬億元,較2014年年底增加8.48萬億元,增幅為56.46%。《證券日報》記者,按照近年來銀行理財產品余額的復合增長率(50%左右)估算,截至今年2月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可能已經超過25萬億元。
但令人遺憾的是,商業銀行對於逾23萬億元理財產品的“投資明細”大多諱莫如深,在官網資訊披露中,無論是對於募集期的投資方向、還是運行期的資產設定、亦或是產品到期后的兌付細節都有所保留。
銀行理財余額年均增長約50%
雖然互聯網金融產品層出不窮,但是銀行理財產品仍在以50%的年復合增長率奔跑著。
近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發布了《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426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數60,879只,理財資金賬面余額23.50萬億元,較2014年年底增加8.48萬億元,增幅為56.46%。其中,開放式理財產品存續余額10.32萬億元,較去年年底增長5.08萬億元,增幅為96.95%。2015年,銀行業理財市場有46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了理財產品,共發行186,792只,累計募集資金158.41萬億元,其中開放式產品累計募集資金(含各開放期內的申購)115.55萬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此前了解到的數據也顯示,2011年年末的銀行理財產品余額為4.59萬億元,2011年全國16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理財產品為投資者創造收益超過1750億元;截至2012年年底,銀行理財資金余額為7.1萬億元,2012年全國開展理財業務的18家主要銀行為客戶實現投資收益2464億元;截至2013年年底,銀行理財資金賬面余額10.24萬億元,全年為投資者實現收益約4486.74億元。按照上述數據計算,近年來銀行理財產品余額的年均增長率約在50%左右。
合同約定投資范圍 仍跨度“雷人”
逾20萬億元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安全自然不容小覷,然而,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根據銀行提供的資料預判風險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您應在詳細了解和審慎評估理財產品的資金投資方向、風險評級及預期收益等基本情況后,自主決定購買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管理需求匹配的理財產品”,在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檔案中,往往會有一段類似上述文字的提示風險的表述,投資者一旦簽字,就等於同意風險自擔。然而投資者要想做到審慎評估理財產品的資金投資方向顯然並不容易。
“依賴銀行在銷售檔案中提供的資訊,投資者很難測算出真實的收益與風險,還是只能被動的選擇相信銀行提供的預期收益率”,一位法律界資深人士提醒《證券日報》記者,“事實上,理財產品投資的主動權確實不在投資者手里”。
某城商行的一款理財產品說明書顯示,該產品投資對象為“債券、貨幣市場金融工具等高流動資產,以及符合監管要求的債權類資產”,其中高流動性資產包括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信用等級不低於AA-的企業債券以及同業存款、回購、同業借款、貨幣市場基金等貨幣市場金融工具,債權類資產包括符合監管要求的固定收益類資產管理計劃、金融產權交易所委派債權投資項目及債權類信托計劃等。所投資產中,債券、貨幣市場金融工具等高流動性資產的投資比例為10%-90%,符合監管要求的債權類資產投資比例為0-80%,以上投資比例可在±10%范圍區間內波動。也就是說,上述8類的高流動資產的最大投資區間均是0-100%,而債權類資產的最大投資區間為0%-90%。
僅僅依靠上述寬范圍表述,即便是專業人士也很難確定理財產品的具體風險和收益。
一家城商行個金業務負責人曾對本報記者表示,“如果是投資顧問來操盤投資,我們會經常提醒他們悠著點,及時落袋為安”。
從去年全行業實際運行情況來看,《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顯示,去年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涉及11大類72小類資產,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銀行存款、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是理財產品主要設定的前三大類資產,共占理財產品投資余額的89.10%。此外,權益類投資、公募基金、金融衍生品、代客境外理財投資QDII、理財直接融資工具、信貸資產流轉項目、另類資產、商品類資產也都是理財產品可能的設定選擇。
最高收益率“天外有天” 管理費費率未受降息影響
盡管投資者很難預判理財產品的收益與風險,但顯然銀行對此“信心滿滿”。通常,理財產品還沒有開始募集,商業銀行往往已經可以測算出一個十分精確的年化預期最高收益率,這種精確表現在可以設定至小數點后一位、甚至是后兩位。
而且,銀行還經常會很誠懇地表示,“在投資管理人盡職管理和有效運作下,此類理財產品全部如期為客戶實現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歷史數據代表過去,僅供客戶決策參考,最終收益以產品到期或提前終止或提前贖回時實際實現收益為準。產品歷史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更不構成本產品業績表現的保證”。
雖然預期收益率並不是銀行兌付的保證,但是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發行的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確實全部按照所謂的預期最高收益率兌付。
“如果從字面上理解,預期最高收益率應該是理財產品投資收益的極限值,理論上這並不應該是一個大概率事件,更難以達到目前的100%達標”,上述資深法律界人士表示,“實際上,所謂的最高僅僅是封住了投資者的收益上限,與投資的實際收益能力無關”。
而記者也注意到,絕大多數銀行都明確表示,“超出預期收益部分的實際投資收益將作為銀行的投資管理費留存”。而且,這部分留存收入有時候也相當驚人。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顯示,2015年,在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中,銀行通過理財產品實現收益約1169.9億元。《證券日報》記者按照去年日均19萬億元的理財產品余額計算,銀行的收益率約為0.62%,這其中托管費和銷售費的費率通常合計不會超過0.15%,剩下的主要是投資管理費。
值得一提的是,據《證券日報》記者測算,受去年央行多次降息降準等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由2014年的5.1%降至4.69%,下降了約40個基點,而主要由投資管理費領銜的商業銀行2015年收益率則基本與2014年持平,僅下降了幾個基點。
官網資訊披露“退化” 投資細節隱身
之所以說銀行理財產品對於投資細節“半遮半掩”還在於商業銀行對於理財產品兌付細節的披露越來越“吝嗇”。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此前部分銀行在兌付公告中對於理財產品投資的具體品種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披露,但是目前此類愿意公示的銀行越來越少。
一家曾經對於每個產品的投資標的、比例進行詳細公示的城商行如今已經淪落為一張表格公示近一周所有產品的兌付情況,項目僅包括:產品簡稱與代碼、起息日、收益到期日、計息天數、預期收益率和實際兌付收益率(后兩項指標實際數據全部相同)。
此外,部分國有大行僅披露銷售資訊,對於兌付資訊則不再公開披露,購買產品的用戶則需要登錄網銀進行檢視。
事實上,即便是對於專業收集理財產品資訊的第三方機構來說,銀行理財產品資訊披露中,有關產品投向等運行資訊的披露也最為缺乏。在普益財富去年公布的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2015年二季度)中,276家參與測評的銀行中,至少230家銀行的運行資訊得分為零。(記者?張歆)
- AI投資趨勢專家觀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