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持續放水 為何銀行年底仍現“錢荒”苗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30 10:13
錢荒
去年“錢荒”時期,央行憋住不放水,而今年央行已經屢次大肆放水貨幣信貸。先是幾次定向降準向銀行注入流動性;接著徹底取消房貸政策,放水貨幣信貸給銀行。同時,通過各種形式、各種類數量工具向商業銀行再貸款。這個時期,再說銀行缺乏流動性,確實讓人費解。專欄作家余豐慧在撰文中也認為,央行持續放水貨幣信貸,主要是放水給商業銀行。完全不應該出現銀行內部“錢緊”的情況。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12月22日,1周期限的shibor值上漲至5.782%。這是該指標今年以來的第二高點。
第一個高點出現在1月20日,1周期限的shibor值為6.329%。但必須明白,今年一月份是去年持續半年“錢荒”的余威在延續。后來,銀行流動性似乎得到了很大改善,隔夜shibor值始終在2-3%之間徘徊,一周在3-4%之間。實際上,銀行體系“錢荒”從11月底就有所抬 頭,shibor值就開始攀升。
銀行體系“錢荒”的危害性,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直接導致銀行支援實體經濟的信貸資金不足。沒有資金來源,何談資金運用?又拿什么放貸款支援企業呢?這必將加劇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從銀行內部看,“錢荒”是銀行經營之大敵,“錢荒”不僅僅是造成支援實體經濟的信貸需求問題,更重要的是如果持續“錢荒”將直接威脅到存款等到期負債的支付問題,甚至造成支付危機,導致金融危機。
去年6月22日爆發的“錢荒”,已經讓市場、商業銀行和監管部門領教了其危害性之大。去年“錢荒”的一個深層次因素是市場化融資價格高企,導致銀行存款失去吸引力,同時,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問世,對銀行存款帶來直接分流沖擊,引爆了銀行體系里的全面“錢荒”。
去年年中的銀行錢荒並不奇怪,也是我國金融體制發展到如今必然要出現的一個結果。
然而,近期銀行“錢緊”苗頭又開始顯現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去年“錢荒”時期,央行憋住不放水,而今年央行已經屢次大肆放水貨幣信貸。先是幾次定向降準向銀行注入流動性;接著徹底取消房貸政策,放水貨幣信貸給銀行。
同時,通過各種形式、各種類數量工具向商業銀行再貸款。這個時期,再說銀行缺乏流動性,確實讓人費解。央行持續放水貨幣信貸,主要是放水給商業銀行。完全不應該出現銀行內部“錢緊”的情況。
從整個市場流動性看,不但不缺資金反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流動性過剩現象。否則,股市單日平均交易量七八千億元,有幾個單日交易量高達1萬多億元,哪來這么多資金呢?
這就出現一個怪現象是,在整個市場流動性過剩情況下,不但實體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加劇,而且財大氣粗、專門玩流動性的銀行也缺乏資金。
一邊是銀行內部流動性顯現緊缺,另一邊卻是上市銀行股票暴漲,每天交易量巨大。這種流動性流向和結構用極度畸形都形容不了。
看來,銀行年底凸顯“錢緊”是多重因素造成的。
央行全面降息使得銀行利率對資金吸引力越來越低,股市火爆包括打新股等財富效應大大分流了銀行體內資金,同時,使得銀行理財產品包括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都被邊緣化,失去吸收資金的吸引力。
本來銀行存款吸引力減弱后,可以通過發售理財產品變相抬高利率吸收資金,而股市的賺錢效應使得銀行理財產品這根“稻草”也難以抓住了。
如果當前瘋牛般的股市繼續非理性狂漲下去,不僅造成房地產、實體經濟、實體企業等流動性大失血,加劇融資難融資貴,延緩消化產能過剩的進度,使得整個經濟陷入到更加被動地步。
而且,也可能吸吮其他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的資金血液,使其出現流動性緊缺現象,比如:使得商業銀行再現“錢荒”等;引發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銷售難;國債、企業債券銷售難;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資金被抽走等。
整個社會資金和流動性都流向股市,將會使得整個社會經濟金融出現停擺現象。這需要監管部門密切關注。
股市單日萬億天量與銀行錢緊、實體企業融資難這個看似極度矛盾的金融怪象,一定要引起各個方面的重視和關注,一定要盡快尋求對策,否則,將會對經濟發展和改革帶來巨大負面影響,將會抵消國家出臺的穩增長的各項舉措。
必須下決心調整整個社會流動性結構的嚴重畸形,必須遏制過度投機炒作股市、樓市等金融屬性的產品現象,下大力氣引導流動性進入到實體經濟實體企業。在整個社會融資結構引導和調整上做足文章,而不是在總量上放水貨幣信貸。
本文作者余豐慧是注冊高級咨詢師,著名專欄作家,知名網評人,著名財經評論家。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