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一民企成功發射運載火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4-23 16:56
深圳特區報訊 綜合媒體報導,4月21日,由美國航天私企軌道科學公司研發的13層“安塔瑞斯”號火箭從美國航天基地成功發射。從而為年內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邁出關鍵一步。
華盛頓時間21日下午5時,隸屬軌道科學公司的“安塔瑞斯”號運載火箭從位於弗吉尼亞州瓦勒普斯島的航天基地發射升空。
約10分鐘后,火箭將3800公斤的飛船模型送入離地球158英裡(約合254公里)的軌道,完成了試飛主要目標。
由於NASA瓦勒普斯島基地南端航天中心發射台的建設問題,“安塔瑞斯”號的首次發射被推遲。上周,由於發射地天氣惡劣和一些技術問題,又取消了兩次發射。
美國航天局局長查爾斯·博爾頓在發射后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團隊做出了對驚人的努力。”
“安塔瑞斯”號長130英尺(約40米),起飛推力達74萬磅(約336噸),是從瓦勒普斯島發射的最大的火箭。在過去的68年裡,瓦勒普斯島一直是小型亞軌道火箭、高空熱氣球以及研究機構的發射地。
按照計劃,總部設在弗吉尼亞州的軌道科學公司將於今年6月或7月把“天鵝號”飛船送往國際空間站。如果一切順利,今年9月,該公司就將開始為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宗合)
相關連結
兩家民企被NASA選中
[NT:PAGE=$]2008年,軌道科學公司被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選中,開始在后者的資助下研發飛船;另一家被選中的公司是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其中NASA與軌道科學公司簽訂了總值19億美元的合同,將為國際空間站至少運送8次物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與NASA簽訂了總值16億美元的合同,將為國際空間站至少運送12次物資。
2012年5月,在兩家公司的激烈競爭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率先“衝出”。當時該公司裝載500多公斤物資的“天龍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成為首艘造訪國際空間站的商用飛船,一舉開創航天新紀元。
反觀軌道科學公司,研發過程卻一波三折。2012年8月,“安塔瑞斯”號運載火箭就預定“首秀”,結果因發生機械故障被迫取消;21日發射前夕,“安塔瑞斯”號又因數據出現故障及發射場風力過大,被迫兩次推遲發射時間。
如果軌道科學公司迎頭趕上,開始為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標志著美國總統奧巴馬力推的“太空轉型”戰略取得實效。2009年奧巴馬上台后,決意鼓勵民企進軍太空,推動太空活動商業化,希望太空飛行由政府控制轉為商業運作。
2011年隨著美國載人航天飛機悉數退役,美國現階段失去了將宇航員送上太空的能力,只能依靠俄羅斯載人飛船運送宇航員,但NASA將此視為過渡,寄望於軌道科學公司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能在較短時間內擴大發展,不僅為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有朝一日更將宇航員送上太空。(宗和)
- 從機票到股票!投資日本正是時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