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丈夫+俄羅斯妻子:天生絕配(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7-17 16:44
作者:俄新社記者葉連娜·庫茲明娜俄中跨國婚姻存在哪些問題?即便夫妻雙方在選擇跨國婚姻前,對互相的責任和利益有著充分認識,問題還是難以避免。列昂季耶娃說:“異國夫妻對雙方關系規矩的不同理解尤其不容易,這對我們來說是想當然的,相應也包括動機。例如:提出建議是損害對方的自尊心還是在表現好感?夫妻中一個人不幫另一人的忙,是因為他/她無所謂嗎?婆婆了解妻子的問題是否正常?”
俄羅斯人和中國人一個極大的矛盾是,在衝突情況下應該如何行事。阿麗娜(女,28歲,結婚4.5年,生活在中國大連)說:“民族的區別似乎妨礙解決某些問題。在我們覺得需要弄清關系、公開提出要求、叫嚷、跺腳的場合,中國人則習慣‘保持臉面’”。
伊琳娜則介紹說:“當然,民族屬性有時會成為原則性分歧的原因。例如:我知道,對我丈夫來說,世界上最珍貴的人是他的母親,而如果我的要求同婆婆的相衝突,那麼丈夫就會站在婆婆的一邊,那麼丈夫就會站在婆婆的一邊。在這件事上,自己最初就應該明白,這對你來說在多大程度上是能夠接受的,你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並接受伴侶的價值觀。” 許多人坦言,即便共同生活許多年,仍然無法完全克服語言障礙。
宋華(音譯,女,43歲,結婚7年,嫁給俄羅斯人)嘆息說:“語言是最大的難點,因為一些笑話和幽默無法傳達。” 阿麗娜說:“語言當然很難,因為我是一個懶人。我的詞匯量太小,發音也不好,最近又出現某些聽力障礙。我丈夫比較愛說,我該謝謝他的這種性格。”
文化環境的選擇也是一個相當敏感的話題。如何安排家庭日常生活,是俄羅斯式還是中國式的?家里說哪種語言?每個家庭都按自己的方式解決所有這些問題。唯固定不變的在于民族廚藝:不管家庭在哪里生活,中國丈夫總會為全家烹制中餐。阿麗娜說:“整體而言,日常生活的安排怎樣舒服怎麼來。我們過中國的節日(如果不忘記的話)。大慶(阿麗娜的丈夫,音譯)晝夜工作,不分節假日,因此他同日常生活的關系是以間接方式表現出來的。似乎,我所安排的日常生活更為俄羅斯化。不過我們吃中餐,由丈夫負責烹飪。”
列昂基耶娃認為,跨國婚姻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處理同大家庭的關系,也就是說,夫妻雙方如何對方的父母處關系。語言和文化差異加劇了同“陌生”家庭已有的距離。魯豫平說:“婆媳關系一向複雜,普通婚姻中便是如此,更甭提跨國婚姻了。我的妻子長期同母親不和。尤其是生孩子後第一年。她嚷道,為什麼我應該叫她‘媽媽 ?她不是我的什麼人!爾後,過了一段時間後,她又打電話道歉說,這一切都是荷爾蒙在作祟。”
他介紹說:“父母也並非立馬就接受了我妻子。我記得,有年夏天妻子隨我回老家,她按照俄羅斯習慣用雙手而不是用拖把刷洗地板。當我父母和鄰居看到,一個外國女人,而且還是個副博士,居然雙膝跪在地板上,拿著抹布,爬著擦地板,所有人對她的看法都起了變化,開始尊敬她。”
王貴祥說:“當父母聽到我打算娶個俄羅斯妻子時,沒有責備我,只是問我:‘你確信?’我回答說,‘是的’。一切就這樣結束了。確實,我的雙親不理解我們小兩口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也不贊成,比如:我們的國外旅行。他們那代人習慣于攢錢,而我們周游全世界,揮霍金錢。”
整體而言,專家們對俄中跨國婚姻持高度評價。列昂季耶娃認為:"盡管俄羅斯人和中國人的文化差異巨大,在家庭生活和集體主義問題上,達成共識的平台還是很寬廣的。俄羅斯和中國關系中存在一套相互正面評價的方法,也就說,我們有著把中國人往好處想的方法,而他們也有把俄羅斯人往好處想的方法。這有助于解決哪怕是最複雜的衝突。"
作者觀點不代表俄新社觀點上述文章內容由俄新網提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