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預算案前瞻》財政盈餘或遜去年減民生補貼 料iBond「加碼」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政府上台後首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周三(27日)發表。受惠賣地收入升,會計師公會及經濟師料年度財政盈餘約500 至600億元左右,遠勝於政府最初預測會「見紅」,不過較上年度的667億元有所減少。不少市民期望政府還富於民、一如以 往提供稅務寬減、電費補貼及寬免差餉等、甚至直接派錢。不過有會計師認為,派錢行政成本高,加上未能針對性幫助弱勢社群,建議政府「加碼」推抗通脹債券。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去年預計,本財政年度約有34億赤字,不過受惠賣地收益、利得稅及額外印花稅等收入上升,會計界都料庫房水浸,一眾會計師行都將財政盈餘預測由原先約300億元左右上調,最新德勤、羅兵咸、會計師公會及安永分別料財政盈餘將達到500億、550億、560億及570億元。


灝天環球投資經濟及財富管理顧問陳寶明預期,全年度財政盈餘約為500至600億元左右,不過對比上一個財年的盈餘有所下跌。因此預期會減少用於基層受惠的電費補貼、寬免差餉、公屋免租、綜援生果金雙糧等金額,降低紓解民困的作用。事實上,市場訊息傳出,今年打工仔的退稅上限,會由去年的1.2萬元調低至1萬元。

畢馬威中國稅務合夥人王尹巧儀接受電話訪問表示,政府應該還富於民,減輕打工仔的稅務負擔,將薪俸稅稅階由港幣40,000元擴闊至港幣45,000元,料可令超過10萬市民,相當於約一成納稅人受惠,預期政府有充足財政儲備推行。陳寶明亦希望政府可以大幅增加供養父母及子女的免稅額,並冀提高個人入息免稅額,以減低其負擔壓力。另一方面,市民要關注政府的經常性開支有否急劇增加,憂慮財政出現問題。

面對現時本港物價高漲,政府仍能錄得巨額盈餘,有聲音希望政府直接派錢。王尹巧儀認為派錢的行政成本高,而且資金未能真正幫到有需要市民,未能用得其所。反而她建議政府再推第三輪抗通脹債券(iBond),而且應該「加碼」,金額由以往的100億元增至200億元,因為上次的認購反應見踴躍,理應「添食」,同時金額太細,只能做到一人一手的話,實際作用亦不大。陳寶明亦同意,政府應續推行iBond,對保守投資者及對抗通脹都有利,發行量要可以滿足港人的需要。 (ca-ta/a)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