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表格

別喪失了信心 中國高增長時代未結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9-09 15:21


中國經濟減速的事實已經不斷被驗證,暗淡的經濟數據使得眾多投資者擔憂中國經濟的成長前景。日前,財政部稱,我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的特定階段,經濟增長新動力不足與舊動力減弱的結構性矛盾突出,一些風險因素凸顯,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面對如此情形,不少人想起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的破裂。於是,擔憂再次加重。

上世紀90年代,當時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陷入長期停滯難以自拔。中日兩大經濟體確實都經歷了快速且依靠舉債推動的增長,這刺激了房價的飚漲,也吹大了股市泡沫。日本經濟高增長神話最終以硬著陸謝幕,迄今還在苦苦掙扎。因此有人也認為中國可能難逃相似的命運。


不過對於中國而言,更具可比性的還是日本上世紀60年代的經歷得出這一結論的是標普首席全球經濟學家Paul Sheard,他曾經於1976-2006年在日本工作。這意味著中國還有20年的高增長期。

歷史顯示兩國存在大量的相似性,也預示了中國經濟和股市在歷經磨難后有望最終皆大歡喜。當然,若沒有耐心和決策層持之以恒的努力是不可能實現的。

回顧當年的日本,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經濟迅猛增長,基礎設施建設熱火朝天,高速公路和新干線鐵路建設如火如荼,工廠拔地而起。隨著經濟增速的大起大落,股市也如過山車般震盪,最後政府收緊信貸徹底壓垮了市場。

1963年股市暴跌后,政府開始干預。日本央行檔案顯示,1964和1965年政府成立了兩個實體來穩定市場。第一個救市平臺由商業銀行出資,花了1936億日元買進股票,錢花完后央行又跟著進場護盤。第二個平臺又投入2349億日元,其中95%的成本由日本央行承擔。 國家經濟研究所的一份報告稱,日本政府的干預金額約占到總市值的6%。救市最終取得了成效。股價開始大幅反彈,經濟發展重獲動力。

靜岡大學84歲高齡的經濟學教授Hiroshi Takeuchi表示,事實證明,這是一次非常出色的行動,因為它防止了金融衰退。一旦形勢穩定下來后,新一波的經濟增長隨之啟動了。

日本當年的規則對中國可能具有啟發意義。截至6月12日的過去12個月里A股上漲了大約150%,隨后暴跌總市值損失近5萬億美元,迫使政府采取多種干預措施,包括禁止大股東出售股份、停止新股發行幷要求券商在央行的支援下穩定市場等。其中多項措施正是日本當年所采納過的。和半個世紀以前的日本一樣,中國仍處在經濟發展的中級階段,也就是說,經濟仍然有著大幅上升的空間。

近日,中國官員紛紛表態稱相信股市動盪接近結束。9月3日的小長假結束后,中國股市顯示企穩跡象。同時,中國政府接連出臺經濟刺激政策穩增長。

渣打銀行駐新加坡的首席亞洲經濟學家David Mann認為,和1960年代的日本相比才有更意義。當今中國人均持股僅為美國或日本的五分之一,這意味著中國在效率和生產率投資方面還有非常大的空間。

當然今日之中國與當時的日本也不完全相同。當前,中國正經歷人口紅利的消失,經濟更加開放,更容易受資本外流的影響,導致匯率政策更加復雜。

匯豐控股駐香港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Frederic Neumann指出,和1960年代的日本相似,中國正在經歷工業基礎設施的快速更新換代,資本市場在全球呈現異軍突起之勢。從日本的經歷來看,中國當前經歷的陣痛在它通向繁榮昌盛的道路上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

機構來源:金理人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