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醫者仁心:「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帶給老人一個相對舒適的晚年」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27 15:40 5月23日下午,中宣部在中央電視台「時代楷模」發布廳錄制了萬少華先進事跡。在錄制現場,宣讀了中宣部關於「時代楷模」萬少華的表彰決定,頒發了「時代楷模」紀念章和榮譽證書,並號召全社會向他學習。搜索萬少華之前的報道發現,他的名字從來沒有單獨出現過,後面總是加上兩個字:團隊。2009年3月,浙江省民政廳在衢州市柯城區專門設立了一個幫扶老人試點,柯城區人民醫院醫師萬少華是這一試點工作的負責人之一。也是在這次工作中,萬少華發現了這些被「歷史傷痛」折磨至今的老人。1940年,日軍向中國開展慘絕人寰的細菌戰,衢州成為日軍細菌戰在中國的第一戰場。戰後專項調查顯示,衢州市有5294名中國人死於細菌戰,而萬少華團隊在2009年柯城區的調研中,共發現了39位當年日軍罪行的幸存者,這一數字在整個衢州市為一百多。受難於日軍的細菌戰,這些老人均有嚴重的腳疾,也就是俗稱的「爛腳病」。據萬少華介紹,「爛腳病」給這些老人帶來的痛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腳部流血流膿、無法行走,常年處於痛苦之中,有些老人甚至一輩子孤獨終老。萬少華說,最讓人痛心的是日軍的罪行。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贖萬少華回憶說,剛剛接觸患有腳疾的老人的時候,場面非常震撼,從醫十多年的他也沒有看過那麼震撼的場面。有些老人的家屬都害怕接觸,醫務人員第一次接觸的時候都感覺到觸目驚心。但救助團隊還是毅然決然挨個走訪老人家中,為老人清洗傷口、敷藥,一堅持就是8年。 萬少華團隊8年如一日救治「爛腳病」老人,風雨無阻。醫務人員是一個相對比較繁忙的群體。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醫院里有很多病人需要幫助。只有下了夜班第二天查完房,他們才有半天的休息時間去探望這些腳疾老人。「誰有時間,誰就下去,堅持上門為老人提供服務。」在萬少華和團隊的努力下,老人們的病情漸漸好轉。「隨着天氣轉換,老人們的病情會反復,尤其到了夏天,爛腳會愈發臭得厲害。我們會對老人的病情變化做一個診斷,是好轉還是變得厲害了;根據病情確定用藥是否需要調整;更多的是對老人的宣教工作,教會這些老人怎麼去護理自己。」萬少華確信,老人們有着很好的學習能力。」萬少華表示,現在,老人們自己或者親人都學會了基本護理爛腳的方法。救助團隊上門除了察看老人病情,還為他們送上藥品,一起拉拉家常。現在,老人們從心里都把萬少華和團隊醫護們當成了「自己子女了」。 為治療爛腳老人,萬少華醫療救治團隊要走很遠的山路。在與時間賽跑的8年時間里,萬少華所在的醫療救助團隊救助的衢州市柯城區患有腳疾的老人從39位減少到19位。也就是說,8年間,已經有20位老人先後離開了人世。「每次看到他們離開,心里就會有說不出的痛。」萬少華對未來網記者說,很多人關注的是8年時間的堅持,而他和團隊關注的是,如何讓深受「歷史傷痛」折磨的老人在晚年生活中減輕痛苦,包括身體的和心理的。越來越壯大的醫療志願團隊「20位老人已經離開了我們,這個是讓我們很心痛的事情。」萬少華坦言,由於數十年的爛腳,加上老人們現在年紀大且患有其他疾病,許多老人已經到了風燭殘年,所剩日子不多了。「我們一直在努力,為老人的治療爭取更多、更大的力量。」2008年,剛剛發現這些患有腳疾的老人時,萬少華團隊和學外科的年輕人感到震驚和手足無措,因為他們從沒見過如此嚴重的創面和奇怪的傷口,在「萬方醫學數據庫」里也查閱不到任何資料。在醫院的鼓勵、支持下,結合流行病學調查、患者病史,萬少華和年輕人自發學習《黃家駟外科學》《創傷外科學》等書籍。萬少華團隊還一次次上門拜訪衢州細菌戰真相調查第一人、曾任衢州市衛生防疫站站長的邱明軒,認真研讀他編寫的《菌戰與隱患》《罪證——侵華日軍細菌戰史實》《孽債難忘》《莫忘歷史——抗日戰爭在衢州》等書籍。「這幾年我們團隊不斷在治療技術上提高,不斷的學習,同時在病理醫學的研究方面不斷請教,我覺得這麼多年,我們團隊其實很努力。」 萬少華團隊的努力已經覆蓋到了整個衢州市。如今,在衢州市,每一位因為細菌戰而患腳疾的老人都可以得到免費的醫療救助。目前,衢州市各個縣市區都已經成立了免費的醫療救助團隊。萬少華及團隊的事跡引起了國內創傷修復領域最頂尖的王正國、付小兵、夏照帆三名院士的支持、肯定與關注。2015年,萬少華的醫療救治團隊獲得了以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主任、院士王正國名字命名的「王正國創傷醫學發展基金會」第一屆特殊貢獻獎,王正國院士是中國創傷外科的鼻祖。不僅如此,王正國院士號召全國同行一起來關心、幫助、救治這批細菌戰受害老人。現在,他們不是一支隊伍在戰斗,而是全國、乃至世界上的愛心人士都在關愛爛腳病老人!他們用溫暖人心、鼓舞人心、有力量、正能量的精神默默奉獻,為爛腳老人、國家、民族、人民,竭盡所能……「每次看到老人那麼開心的笑容,我們在無限欣慰的同時,也無限的感慨:每一次下鄉去看望老人,每次和這些老人握手告別,也許就是一次生離死別。」萬少華告訴記者,柯城區航埠87歲的一位老人反復爛腿、錐心刺骨地痛了60多年,2014年終於忍受不住截去了右肢,現在,苦難的老人又患上胃癌……「我們現在就是在和時間賽跑。」萬少華身邊還有很多秉持醫德默默奉獻的志願者醫生。去年,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的另一位「最美醫生」陳瑋在杭州火車東站看到一位年輕人倒地,立刻跑過去跪地搶救,直到120趕到她做了簡單交接後就悄然離開,網友們在網上掀起「尋找最美長發醫生」的熱潮。醫者仁心 新一代年輕人要銘記抗戰史「我們沒有想太多,甚至從來沒有想過,我們團隊可以獲得衢州市的獎項,可以獲得浙江省和全國的獎項。當時看了老人以後,我們覺得需要幫助他們。」采訪期間,萬少華多次強調,自己和團隊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當年日軍的殘暴行徑而讓老人們默默忍受了這麼多年的痛楚,萬少華團隊感覺很憤慨。除了醫治療傷之外,萬少華希望新一代的80後、90後能夠關注這些老人,關注日本在中國殘暴行徑的這段歷史。「我們覺得這段歷史至少在我們衢州,不應該被忘記。」萬少華說。「19位老人是日軍侵華戰爭受害活生生的群體,」萬少華說,在錄制節目時有句很重要的話被漏掉了,那就是:年輕人,請加入到醫療救助的團體吧!如果十年後再加入,你可能什麼都看不到了。「8年過去了,到現在還剩下19位老人。我們團隊正在從身體、身心健康和家庭各方面提供更多的幫助,所以這些老人不僅身體好了,也能夠融入到家庭和當地社會。」萬少華感慨說道。2005年清明,在衢州市各界努力下,衢州細菌戰紀念館於市區羅漢井5號落成,並對公眾免費開放。在這座磚木建築里,我們依然能觸摸到衢州最沉痛的記憶,這口井中,日軍撒下大量帶有病菌的麥粒、粟粒等,導致傳染病大流行,5萬多中國人喪命。萬少華團隊的故事已經入選進衢州市博物館,但是博物館用很大的篇幅呈現的是飽受日軍細菌戰折磨的老人的故事。而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走近羅漢井和衢州市博物館。「我們很有幸能夠照顧這些老人的晚年生活,我們能夠還給他們一個相對舒適的晚年,無論是身體上或精神上。」萬少華說,他們的團隊會堅持堅持下去,這個是團隊的承諾,也是他們必須要做的事情。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文章標籤更多上一篇騰訊GAD峰會:游戲產業新生態聯盟正式建立下一篇中國國防部:不接受、不承認、不執行南海仲裁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