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事 中國的故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28 14:20
5月的黑龍江,天高水闊、沃野千里。
23日至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伊春市、撫遠市、佳木斯市、哈爾濱市等地,就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推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進行考察調研。
循着這三天的足跡,本報記者走訪了同總書記交流的部分干部群眾。他們向記者表示,將落實好總書記的囑托和期望,努力建設好家鄉,為推動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他們的感言,也是龍江廣大干部群眾的心聲。
他們的故事,是蒸蒸日上的中國大地的故事。
看看林區工人的精神頭
時間:23日
地點:伊春市
主題:林區轉型發展
伊春是一座綠色的城市,地處小興安嶺腹地,被稱為「祖國林都」「紅松故鄉」。總書記選擇這兒作為調研第一站,和綠色有關。
重點國有林區正從「開發利用」轉入「全面保護」的發展新階段,伊春也經歷了轉型之痛。它「動身」早,2013年就全面停止了商業性采伐。如今,生態保護得怎麼樣?林下經濟發展得怎麼樣?林業工人日子過得怎麼樣?習近平牽掛在心。
一下飛機,他先來到伊春生態經濟開發區規劃展示廳。藍莓、榛果、木耳、蘑菇、木雕、藥材……當地生產的生態產品琳琅滿目。伊春市市長李坤為總書記一一介紹:「伐一棵樹賣的錢就那麼些,可發展起林下經濟,從『死錢』變成了『活錢』。紅松籽供不應求,紅松樹的根拿來做根雕,在市場上賣得好。」
「總書記看得細、問得細,他當時說了一句話『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特別鼓舞我們、引領我們。」
上甘嶺林業局溪水國家森林公園,林海莽莽、流水潺潺。剛過中午,經營所112林班的甄長龍正例行巡護,一抬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總書記來了!」「總書記問我們從伐木工人變為護林員後的收入和生活。我說,除了當巡護員的收入,采采山野菜、蕨菜、蘑菇、木耳……也能賺個四五千。」最打動甄長龍的,是總書記的那句話:「全面停伐後,廣大林業職工的工作生活情況我很惦記。」
離開森林公園,習近平一行來到溪水經營所劉養順家。
劉養順一家老少都和「林」字打交道。老兩口是林場退休職工,兒子在林場上班。
「總書記牽着我們的手走進小院。院里人多道窄,他就像來串門的親戚一樣,不忘叮囑隨行的人,『別踩院子,苗都出來了』。」劉養順告訴記者。
習近平到屋里轉了轉、到炕上坐了坐。進了廚房,掀開鍋蓋:紅燒魚、燉豆角、貼餅子。農家飯菜飄香,他笑着說:「看着就好吃。」
隔了兩天,25日傍晚,劉養順一家在炕上吃飯,一打開電視機,小孫子劉信德突然瞪大了眼睛:「來咱家的爺爺到電視上去了!」
新聞聯播正播放着劉養順小院里的「座談會」。那天,街坊們聞訊都來了,習近平坐在小院木桌前的長條凳上,同鄉親們聊家常。
賈存革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木耳種植大戶。「我就坐總書記對面,看着他鼓勵的眼神,就想說說我們的日子多紅火。」這兩年,賈存革帶動了17戶林場職工共同致富。「總書記的到來,讓我們發展特色經營的信心更強了!」
現場,高鳳香站起身來,她嗓門大,聲音很亮。她告訴總書記:「過去俺們在外打工,賈大哥說,回鄉種木耳吧。如今日子美了,一年能賺個10多萬。」
劉志敏有些遺憾:「我個子小,合影時被擋住了。」她話鋒一轉,「可我們自豪啊,總書記一席話,讓我們心里都有了方向。」她原先是林業局的營林工,停伐後沒有僅靠着單位分的「工資田」,而是做起了「靠山吃山」的旅游新生意。
「來這里,看看國家的政策落實得怎樣,看看大家是不是安居樂業、精神頭怎麼樣?現在都有答案了。」「黨中央始終關心大家,黨和政府的政策會一以貫之,大家還要自力更生,找到新的門路,讓伊春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總書記的這些話鄉親們聽了都很激動,好些人都記本上了,不知是誰高聲問了一句:「林業工人奔小康,請總書記放心好不好?」鄉親們不約而同地喊出一嗓子:「好!」
友好林業局藍莓產業園的楊劍忠,這幾天總尋思着產業園下一步的發展。「一畝地種多少苗、一棵結多少果,那天總書記和我一問一答,一起算成本、算收益。」
站在肥沃的黑土地上,習近平講了一席話:「發展林下經濟一定要注意研究市場,突出多種經營,防止一哄而上、產銷失衡。」楊劍忠反復琢磨:「這些話既有辯證法,又有方法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汽車行駛在伊春寬闊大道上,這句醒目標語,也深深印在了老百姓(603883,股吧)心里。
聽聽「糧倉」農民的心里話
時間:24日上午
地點:撫遠市東安村
主題:農業現代化
黑龍江是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區,是全國的「大糧倉」。
東安村玖成水稻合作社體量不大,卻很典型。2015年春耕時候合作社成立,從最初只有6名成員,發展到現在38戶82人,建了25座水稻育秧大棚。
在黑龍江調研期間,習近平來到這里。
孫綱是合作社的技術負責人,邀請總書記看看催芽、育秧車間。「我當了大半輩子農民,聊了幾句就聽出來了,總書記對農民有感情,是個行家里手。」 孫綱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現場,總書記問了一句「根盤得怎麼樣」?孫綱把苗盤底部掀起來給總書記看。「干農活的人知道,人工插秧和機械插秧對苗根有不同要求,根盤好了才能上插秧機。」
孫綱還有一點強烈感觸,總書記對農業科技很關注。「他問合作社有哪些機器,插秧機、拖拉機、運秧車、打漿機……我掰着指頭數了個遍。」在田間,習近平登上一台自動插秧機,手扶方向盤,察看儀表盤,詢問技術人員機械的工作原理、購買價格、插秧效率等。孫綱說:「合作社要更加注重利用科技發展生產力。」
這兩天,一些農戶主動找上門來,希望加入合作社;十里八鄉的兄弟合作社也打來電話,想談合作。孫綱覺得,總書記的到來不僅有廣告效益,更讓包括他在內的很多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有組數據顯示,黑龍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到了17萬個,規模經營面積超過1億畝。「『合作社是發展方向,有助於農業現代化路子走得穩、步子邁得開』,總書記這句話是個指路燈。」
劉延輝就從農業合作社里嘗到了甜頭。
總書記來的時候,她正在田埂邊往插秧機上遞送秧苗,穿着靴子,手上滿是泥巴。總書記同她和幾位一起干活的農民挨個握手,「他的手很寬厚、很溫暖」。總書記問得仔細,劉延輝答得利落:「我是當地農民,把地都包給合作社了。」
她詳細講述了生活因合作社帶來的巨大變化:上有70歲老人,下有兩個讀書娃,過去家里干一年剩不下幾個錢。現在,自家十垧地承包給合作社,有土地流轉費、有合作社務工費,到了秋天還有分紅,全家一年能賺12萬。
從老牛拉犁,到機械插秧;從一家一戶耕種,到標准化農田統一規劃,劉延輝在數字變化中感知着農業的進步:「以前是條播,隨手揚籽,一垧地收成8000斤;現在包給合作社,產量能到16000斤。」
她對總書記說,不讓種地農民吃虧,我們心里老有底了。「我想起總書記在小崗村的話『農家樂、樂農家』,說自己一直有個夢想,開農家樂、辦采摘園。」
總書記講了一段話:「一方面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一方面要讓人民生活特別是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希望你的夢想早日實現。」迎着總書記的目光,劉延輝笑得格外燦爛。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恆課題。習近平對黑龍江作為農業大省發揮的作用給予肯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功不可沒。」
撫遠市委書記周宏也在合作社的調研現場。「一個月前,總書記在小崗村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這一次,我親耳聽到他再次強調那句話,『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從字里行間能感受到他對我國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
我國正深化國有農墾體制改革,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周宏說,我們對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有戰略定力、戰略遠見,也要有緊迫感和行動力,就像總書記所說,「如果在政策上左顧右盼,在工作上淺嘗輒止,就會貽誤時機」。
雨中和全村鄉親挨個握手
時間:24日下午
地點: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
主題:少數民族奔小康
今年兩會,習近平到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赫哲族的劉蕾代表盛情邀請總書記到她的家鄉走一走。赫哲族老老少少沒想到,盼了許久的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安靜祥和。習近平一行走進村文化活動中心。
赫哲族是東北地區一個古老民族,逐江而居、以漁為業,只有5300多人,赫哲族文化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格外迫切。尤秀雲是一位伊瑪堪傳承人,也是魚皮手藝人。現場,她穿着自己縫制的魚皮服裝,為總書記講述赫哲族民俗展。「總書記對赫哲族民族文化很有興致。我說,過去的赫哲族,冬天上山兩塊板,滑雪板;夏天下江三塊板,小角子船。而現在,住上了樓房、開上了汽車,日子美滋滋的。」
一牆之隔,歌聲悠揚。這里正進行伊瑪堪說唱教學。每周兩節民族文化課,或音樂、或舞蹈、或語言。吳桂鳳是傳習所的老師,對那天的情景記憶猶新。大家簇擁到總書記身邊,齊聲唱起《烏蘇里船歌》。5歲的小男孩尤明浩朗聲說:「再唱一首聽聽嘛!」笑聲里,他大大方方給習爺爺唱了一小段《烏蘇里芒目》。
習近平說,《烏蘇里船歌》家喻戶曉,「船兒滿江魚滿艙」,腦子里總有一個這樣的美好畫面。現在看來,鄉親們的生活比歌里唱的更美好。
2013年一場特大洪水淹沒了村莊,一年之後鄉親們統一搬進了新房,切身感受到了黨的好政策。
簇新的樓房排成行、列成隊。82歲的尤桂蘭就住在這樣一棟新房里。這兩天,她家像集市般熱鬧。左鄰右舍、十里八村的鄉親們,涌進她的小院,想聽聽「他們和總書記嘮的嗑」。
尤桂蘭家,醒目地擺着兩張照片。
一張照片印跡已淡,靜靜述說着時代的榮光。那是1956年,尤桂蘭作為赫哲族代表,來到北京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照片上的她,穿着自己最美的花褂子。「發洪水時,這是我離家揣着的唯一物件。我把照片拿給總書記看,他笑着說,『看來你是老先進了』。」
另一張簇新的照片,正是總書記來家里做客時的鏡頭。一家五口,四世同堂,身着民族服裝,將總書記簇擁在中間。
對於尤桂蘭來說,一輩子最珍貴的兩個時刻,中間隔了60年,當年的花季少女,如今已是滿頭白發。走過風風雨雨,她更深切地體會到了黨中央對少數民族的關懷。「那天總書記對我們噓寒問暖。問了看病、房子、收成,當我聽到總書記說,『心里總惦念着每一個少數民族』時,很感動。」
尤明國是八岔村黨支部書記。壯實的東北漢子,在那場洪水中卻瘦了一大圈。他沒日沒夜地站在抗洪救災的第一線,因為是一個共產黨員、是黨的干部。聽他講起那時場景,習近平說,我們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說到就要做到,今後黨和政府還會關心支持大家。
這兩天,尤明國的手機很熱鬧。就連別的省份的村干部都打來了電話,他忙着挨個回復:「沒承想有這一天」「非常驚訝,非常幸福」「總書記問得非常細致,很多東西都記在心里,對少數民族非常了解、非常關心」……
習近平走出尤桂蘭家時,聞訊而來的村民們從小院門口一直擠到停車的地方,盡管下着雨,鄉親們紛紛扔下傘,騰出雙手鼓掌歡送、爭相同總書記握手。
那個感人的場面,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了整個赫哲族——習近平一手撐傘,一個一個地握。在場有150多位村民,他握了每一位鄉親的手。總書記袖子濕了,褲腳也濕了。有幾個歲數大的村民眼淚都下來了。
記者采訪時,村民們紛紛講述他們的觀感。
「有個村民的孩子才6個多月,抱在懷里呢。總書記輕聲說,『別讓孩子凍着』。」
「一個村民穿着半截袖的民族服裝,握手時,總書記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穿得太少了,會冷的』。」
「在村文化活動中心唱歌的浩浩,穿上了外套排到了隊尾,總書記竟然還記得他,『你就是給我唱歌的小朋友』。」
……
回憶此情此景,尤明國反復念叨總書記的那幾句話:在祖國大家庭里,56個民族是親兄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矚目創新企業的科技致富路
時間:25日上午
地點:哈爾濱市
主題:科技創新
制約黑龍江發展的突出因素是結構問題,轉方式調結構任務艱巨。習近平提出三個字號:要着力優化產業結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
一上午,習近平圍繞創新走了三個地方:中國船舶(600150,股吧)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三研究所,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
大廈展廳里,高新技術成果薈萃。現場的人們大多有兩個身份,一個身份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或工程大學的教授,一個身份是高新技術企業的領頭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周玉站在機器人展台前。「我給總書記介紹了智能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看到靈巧手、殘疾人假手遠程遙控、行動自如,總書記問,『這個在殘疾人身上應用了嗎?』我回答說,正在試用,很快就會推廣應用。從這句話能感受到他對科技應用於民生的重視和期待。」
空間機器人是個龐然大物,能夠人機交互。它伸過來「健碩的手臂」,同總書記握手。周玉還記得總書記當時幽默了一句,扳手腕可扳不過它。
「我給總書記說,手和臂即將隨天宮二號發射到太空,負責出艙作業,今後宇航員將和機械手一起參與空間操作。」不同於東北一些地方的人才外流,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出現人才回流現象,省外、國外專家紛紛加入到這個平台上創新創業。周玉對習近平關於「創新」的論述反復研讀,他說:「轉型升級,振興老工業基地,要有創新的思維、創新的人才、創新的平台、創新的事業。」
袁國輝是哈工大教授,也是哈爾濱萬鑫石墨谷首席科學家。習近平來到他的展台,一邊聽他講解,一邊接過他遞過來的一瓶石墨烯粉體,粉體在瓶子里飛了起來,像蒲公英一樣緩緩飄盪。「總書記講起石墨烯頭頭是道」,這讓袁國輝又是驚喜,又是幸福。「他去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院,勉勵我們走向中國、走向世界。肩頭是沉甸甸的壓力,我們不能辜負總書記的期望!」
袁國輝的學生們很驕傲。「一些工作是學生們在實驗室摸索出來的,也有一份貢獻。」微信群里,師生們熱議總書記面對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實踐者強調的四個詞:增強信心、選准方向、腳踏實地、求真務實。袁國輝更頻繁地提及「腳踏實地」:「一個企業在行業里能否生存下來,和腳踏實地關系密切。做事要踏實,做人更要踏實。」
習近平一個個展台看過來,身後圍攏的人越來越多,哈工大副校長韓傑才也是其中一員。「大家都想離總書記近一些,聽聽他的深刻思考。他對人才的重視,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回憶現場一段精彩問答,韓傑才覺得很能佐證這一點。「總書記問,科技成果轉化靠什麼方式?我回答說,混合所有制,政府搭台、學校出技術、民間出資本。他又問,科技人員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的收入怎麼樣?奧瑞德(600666,股吧)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左洪波舉了自己的例子,公司市值230億,他和技術團隊占了35%的股權。省委書記王憲魁插話說,黑龍江啟動實施了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一批企業家『一夜致富』、『一夜暴富』。」
習近平說,勤勞致富、科技致富。政府就要搭建平台、創造環境、提供相關政策支持、保護知識產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着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政府做好服務工作。
這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實踐者難忘的一天。回想總書記在哈爾濱創新創業大廈的一幕幕場景,他們也談起自己耕耘的那一塊塊科技沃土,暢談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廣大龍江兒女倍感振奮、倍加期待。來源:人民網(603000,股吧)-人民日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