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納MSCI下周二揭盅 11位分析師估機率 最樂觀80%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06 14:25
(圖:AFP)
MSCI下周二(6月14日)將公佈市場分類檢討結果,A股這次會否獲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為市場焦點。由於A股目前仍未能完全接軌國際,投行最樂觀估計這次也僅7成機會會被納入MSCI,而在11個分析員當中,最樂觀亦僅8成機會。
高盛月初發表報告稱,突然將MSCI指數在6月納入A股的機會,拉升至70%,並預計A股「入摩」前,「深港通」會「開綠燈」。事實上,大部分外資早前都認為,A股不會在6月「入摩」,最快都要等到年底才有機會,主因為A股的停牌問題,使投資者隨時面對流動性風險。但上月底,中證監對停牌作出更嚴格的限制,令「入摩」瞬間達標,多間外資大行紛紛轉軚唱好,但香港一眾分析師認為「入摩」機會仍然只有約5-7成。
香港《文匯報》訪問了11位市場人士,他們大都認為A股在6月15日「入摩」機會有所上升,機會大都介乎5-7成。最樂觀的是博大資本國際業務總裁暨人民大學講座教授溫天納,他認為「入摩」的機會高達80%。他稱, 6月同時推「深港通」及A股「入摩」都有可能,料對A股有帶動作用。他估算若MSCI初期納入5%的A股,A股在新興市場的權重料僅1%左右,根據環球追蹤新興市場指數的資金估算,只會為A股帶來約數百億美元的新增資金,對A股是微不足道,但有助恢復市場信心。
安里控股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康表示,「入摩」機會高達70%,因為外資一定有其根據才會大聲唱好。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亦表示,這個月「入摩」的機會達到7成,因停牌指引被修改了,的確提高了機會。
不過,華夏基金業務拓展部總監楊溢麟則表示,「入摩」機會大約只有5成,始終國際貨幣基金(IMF)雖宣佈了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SDR),但要到10月1日人民幣才正式加入,目前外資要套現A股仍有一定難度。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也不太看好A股6月能「入摩」,估計MSCI又會推遲檢討時間,惟年底「入摩」的機會更大。
外電早前報導,中證監與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高層會見,了解業界對A股「入摩」的看法,會後大陸即改善了A股的停牌機制,除了令高盛將「入摩」機會拉升至7成,其他外資行也加入唱好行列。
花旗指,大陸公佈股票停牌新規,消除入MSCI主要障礙,6月納入機會率增至51%。法興更預計,中國「很可能」在「入摩」前便宣佈推出「深港通」。德銀亦估計大陸「未來幾周或宣佈『深港通』」。
高盛指出,如果本月便宣佈落實「深港通」,將增加A股「入摩」的勝算,又預計A股會因「入摩」而獲得150億美元的淨流入。這使得市場原本準備慢慢拉高A股權重的基金大戶,變得急需買入A股,令A股被挾升。有基金經理稱,假如A股6月就「入摩」,目前基金手上的A股根本不夠。
不過,大華繼顯的報告則仍然估計,A股「入摩」機會只有一半,因去年A股急瀉期間,上市公司集體停牌及機構投資者的沽貨限制,突顯A股的不成熟及流動性缺陷。即使成功「入摩」,亦只會為A股帶來187億美元的潛在資金流入,短期實質影響不大。
瑞信估計,假設A股獲納入,初步可能只佔MSCI中國指數比重4%,以及佔MSCI新興市場比重1.1%,並估計A股配置或涉資165億美元,料對全球、新興市場及亞太區指數影響較小。而且,A股估值遠較港股高,上證指數預測市盈率為12.9倍,恒指則只有11倍,論值博,A股吸引力有限。
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胡一帆預計,「入摩」的機會只有一半。目前「入摩」兩大障礙,包括上市公司停牌問題,以及反競爭條款。前者情況有待觀察成效,後者因尚未清晰解決。她表示,A股2015年7月出現過「千股停牌」,現時停牌佔比仍達1成左右,即差不多有250支股票仍停牌,確實令全球投資者擔憂。但她認為,即使6月未能「入摩」,仍不排除年底獲納入的可能,而推出「深港通」、完成「T+0」清算系統,都將增加A股今後「入摩」的機會。
所謂「反競爭條款」,大陸規定任何與A股指數相關的金融產品(包括ETF)即使在國際市場上市,都需要取得大陸證交所的事先批准。許多分析指出,反競爭條款在6月14日之前恐難解決,因為大陸不太可能放棄審批權利。不過,包括高盛等機構均認為,包括反競爭條款等一些制度的不健全,預計不會對A股納入MSCI產生實質阻礙。
據MSCE開出納入A股條件:1、大面積停牌的情況會否再發生。2、發行跟蹤A股指數產品不用中國交易所批准。3、是否取消反競爭性措施。4、受益人所有權問題可否解決。5、投資者是否提供正面反饋。
至於A股入MSCI有多重要?為何要入MSCI?據《文匯報》「特稿」分析,摩根史丹利全球指數(MSCI)全球指數,是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所編制的股價指數,一般稱「大摩指數」。MSCI是全球相當具有影響力的指數編列公司,其指數編制範圍涵蓋全球,包括產業、國家與地區等,全球超過80%基金經理也是以MSCI編列的全球指數。
作為資金配置與避險策略的參考指標,因此,MSCI任何的調整動作,將直接左右國際基金經理的投資方向。現時以MSCI新興市場指數作為追蹤指標的資產,大約達1.5兆美元。據估計,若中國A股被納入MSCI指數,未來10年可能吸引4000億美元資金投入A股。
MSCI依據其標準挑選成份股,如交易量、價格、流通在外股數、持股比例較高者,以及外資的投資限制等。因此,其組成的個股,以具有穩健獲利與競爭力的大型績優股居多。如果A股獲納入MSCI,全球基金配置在大陸的資金將會增加,吸引大量國際資金投資A股,A股將有機會上漲,這就是所謂的「摩根效應」。相反,被MSCI剔除的股市或個股,股價都會面臨負面的影響。
大陸之所以想方設法要讓A股晉身MSCI,是因為MSCI指數極具權威性,背後有大量的ETF指數基金作被動跟蹤。只要加入MSCI,就會吸引全球的資金被動買入A股藍籌股,推動A股上漲之餘,也可促進A股走向成熟,向國際市場邁進。台灣、韓國、日本股市納入MSCI指數後,均出現大幅上漲,投資理念也發生了改變,藍籌股的估值明顯提高。
另外,投資A股需要人民幣,若全球更多資金以人民幣去持有A股,表示人民幣在全球獲得了認受性,繼目前人民幣成為了國際貿易貨幣外,更會成為國際性投資貨幣,有助未來邁向成為國際性儲備貨幣之路。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