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買賣合同輸給認購合同 樓市里說不清的亂賬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12 07:30




然而,事情真是這樣嗎?



一二線城市地王不斷的同時,在山西大同(樓盤)市,一房二賣的鬧劇再次上演,而這類違規售房賣屢禁不止的背後,則是當地樓市舉步維艱的困境。


買房竟被告上法庭


5月下旬,山西大同楊姓等七位業主將一紙民事上訴狀遞交到大同市城區人民法院,對該院在2015年11月18日作出的(2015)城民初字第1798號民事判決書表示不服,提起上訴。


據了解,楊姓等七位業主在2014年購買了大同華田苑·府城項目的商品房,但在驗房時才發現所購房屋不僅被開發商用來做「頂賬房」,還一房兩賣,被所謂的「業主」起訴後,自己剛買下的房子竟被法院判定是他人所有,憤怒的業主因此集體提起上訴。


根據楊姓業主及律師整理的資料顯示,楊姓七位業主在2014年購買了山西大同華田苑·府城5號樓的10套商品房,購房款共計520萬元,單價約為2090.23元/平米,並先後和開發商簽署了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


「這個項目由中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大房產」)開發,當時中大房地產的副總苗喜梅稱急需用錢,所以按成本價出售華田苑·府城5號樓的商品房。」上述業主表示,當時按正常市場價格計算,該項目房價約為3500元/平米。


蹊蹺的事情發生在驗房的時候,「我們看房時發現自己購買的房屋被貼上了出售房屋的廣告,聯系到貼廣告的人後,他們自稱出售的是小額貸款公司的頂賬房,我們去物業辦理手續物業也不給辦理。」楊姓業主稱。


憤怒的業主找到中大房產進行責問,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稱,這是因為其存在債權債務關系,此前將房屋抵押了出去,業主自住沒有問題,其他問題由中大房產處理協調。


但此後上述業主就很難再與開發商取得聯系,無奈之下楊姓業主等7人只好向大同市仲裁委員會的提起仲裁,並向大同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了財產保全,大同市城區人民法院依法對涉案房屋做出了查封。


但此事並未結束,就在楊姓業主等七人等待仲裁結果時,突然被告知自己成了被告人。


原來上述房屋突然出現了新的「業主」,新出現的張姓「業主」等人表示,中大房產在楊姓業主之前就已經將房屋賣給了自己,所以將楊姓業主等人以及中大房產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確認相關房屋為自己所有。


2015年11月18日,大同市城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支持張秀英等人請求。


買賣合同輸給了認購合同


對這樣一個結果,楊姓業主等人無法理解,他們表示,自己簽訂的是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還在房管局進行了備案,此外還有購房款的轉賬憑證。而上述突然出現的業主只有認購合同或定金合同,也沒有銀行轉賬記錄,只有開發商出具的收據,明顯證據不足。


對此,張姓業主等人表示,自己購買的是中大房產的頂賬房,所以當時只簽署了認購合同,但是支付了全部購房款,開發商也有收據來證明。


根據我國2003年發布的《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規定,在開發商出現一房二賣違規情況時,若有一方已獲得房產證,且所有的房屋買賣合同均簽訂於取得房產證之前,則所涉及的買賣合同為有效或為可撤銷。


若雙方都沒有房產證,就要依次審核合同是否有效、支付全款以及合法占有情況。法院認為上述兩方業主所持合同均有效,且均已支付購房款,但張姓業主提出已經在楊姓業主之前占有房屋,因此法院判定張姓業主對房屋具有所有權。


但楊姓業主指出,張姓業主等人所出示的付款收據不足以證明實際付款情況,且房屋內部為毛坯,根本無法住人。


事實上,由於大同樓市低迷以及中大房產自身運營問題,中大房產早就出現債務違約,甚至用房頂賬也無法解決問題,2015年小額貸款公司負責人杜文狀告中大房產拖欠債務1100萬元,訴狀中提到,張姓業主與楊姓業主所爭房屋,實際上正是中大房產用來抵償利息的。


大同當地媒體報道稱,大同樓市自2014年以來,大同整體經濟的疲軟以及樓盤高庫存,導致大多數的開發商資金鏈斷裂,開發商跑路、樓盤爛尾現象層出不窮,此前向開發商借貸的個人、公司也紛紛受到牽連,爭搶已經建成的頂賬房也是常態。


目前,楊姓業主等人提起的訴訟案還在進行中,具體結果尚未可知。


公開資料顯示,大同市政府在近一年中已經回購了約13000套房,但大同樓市房價仍在成本價水平徘徊,救市疲態盡顯。


歡迎掃碼加入和訊房產粉絲群,爆料、解惑、數據支撐,應有盡有。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