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萬億償債洪峰將至 基金策略換擋防踩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17 12:30
和訊網消息 據彭博統計,中國非金融類公司下半年須償還創紀錄的2.2萬億元債券。對此,有分析師警告,信用風險是懸在債市半空的一把匕首。當前經濟下行風險升溫,企業盈利下降,尤其是部分周期性行業,連銀行利息都難以支付。在此情況下,無論國企還是民企,下半年都將是非常難過的鬼門關,大量的企業債券或將發生違約。
在過去從事債券投資,只要債券基金經理對賭不會違約,並在危機時敢於抄底,便可以獲得豐厚的收益。如今的債券投資則將回歸風險的管理——在高收益和違約概率之間把持平衡。
於是,「目前機構投資者普遍降低了剛兌預期,這實際上是債券市場發展的必經階段,未來信用利差會慢慢發展到一個合理的位置,投資者在承擔風險的同時也將獲得相對高的收益率。」華南區一位債券基金經理對媒體表示。
回顧16年信用事件,從東北特鋼、中煤華昱和中鐵物資的風險暴露一度令信用債市場風聲鶴唳。而6月15日,川煤集團10億超短融資券無法兌付為國企債務違約再添一例。在這些違約主體中,地方國企5家,中央國企3家,占半壁江山,且至今僅有15華昱CP001、12桂有色MTN1兩只債券實現兌付,相比4家違約民企中已有2家全額兌付(亞邦、宏達),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明明債券研究團隊認為,國企總體表現不佳,足見國企經營疲態、政府兜底能力意願下滑、各方博弈時滯長。
之所以債市可能產生如此危機,開源證券認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流動性泛濫,過度人為壓低融資成本,導致企業大量融資,現如今償還時間已至。可以說,當年過於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了當前的債務危機。
「而只有讓風險充分爆發,中國的過剩產能才能真正清除,僵屍企業才能退出市場,這是一場必經的陣痛,只有這樣,中國的經濟才會更加健康。」開源證券表示。
據瑞銀統計,上述即將到期債券中,鋼鐵等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8月開始將是債券到期高峰,屆時會有約800億元債券到期,10月和11月將有大約900億元債券到期。
不過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6月13日,純債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為0.95%,甚至優於保本基金平均-0.57%的收益率,而同期混合型及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僅-12.65%以及-18.55%。整體上看,今年以來近九成的純債基金獲得正收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