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信用是解決民間投資失速的重要辦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20 09:10
民間投資一直是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的支撐力量,但從去年年底開始,民間投資增速出現持續放緩的情況,也引起了國務院高度重視,派出9個督察組奔赴18省進行督察,也找到了若干原因。在國家發改委的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秘書長李朴民也提到:「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普遍感到融資難、融資貴,資金緊張」;在有關報道中,財政部副部長劉昆直言金融機構「天晴送傘,下雨收傘」。對於這些看法觀點,我個人非常支持,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確實已經成為民間投資失速的重要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
如何解決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從而促進民間投資,筆者有兩個建議,與大家一起交流:一是采用積極的財政政策主動為民企進行增信;二是維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促進銀行寬信用。
建議之一:采用積極的財政政策主動為民企進行增信
我國目前確實是在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包括實施營改增、基礎設施的投資拉動等等;但作用似乎有限,可能營改增的減稅效果短期內不明顯,投資拉動只能是被動性質的穩增長、不能激活經濟的內在增長力。因此,筆者建議是否可以進行微調,政府主動拿出較大部分資金主動為民企增信,解決民企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激活民企活力,通過民營經濟的能動性和盈利能力,為我國經濟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
為什麼說民企需要政府增信?因為在過去若干年,確實有大量民間資本進入地產和資本市場。在全球性金融危機、地產調控、股市八年熊市、人民幣持續升值等眾多復雜原因共同作用下,這些資本絕大多數變成不良資產,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資本流動性,形成大量三角債,「跑路」倒閉時常發生。在這種情況下,作為金融機構,也自然會做出一些自我保護的行為,例如減少授信等「晴天送傘、雨天收傘」的行為,因此,從操作性角度去看,需要政府主動為民企增信,打消金融機構疑慮。
為什麼說應該為民企增信?民企是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的支撐力量,也是政府重要的稅收來源。如果民企大規模倒閉,必然會影響到社會經濟的各個層面,包括金融機構會出現大量壞賬、央企國企喪失部分客戶降低效益、政府財政收入降低也會影響到投資拉動的實施。民營企業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因為其投資失誤或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機就坐視不管,甚至樂見其「市場出清」。
為什麼說政府需要拿出較大部分資金去為民企增信?一是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現象已經是普遍現象,不是個別現象,需要有一定體量的資金才能起效。二是雖然目前也有政府主導的產業引導基金、「PPP」項目等為民企增信,但總體看,缺乏系統性,也杯水車薪;尤其「PPP」項目主要是增量,民企急需解決的是存量,遠水救不了近火。
那麼如何去做?第一需要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系統性的指導監督,統籌安排資金;第二是否可以加大力度加快落實「政府性擔保基金」,按區域性分散性原則為民企提供擔保服務;第三是鼓勵金融機構或央企國企以財務投資人的角色入股民企,例如「債轉股」或「明股實債」方式,但不干預經營;第四要允許試錯,用制度保護「敢為」的領導干部。
建議之二:維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促進銀行寬信用
針對這個建議,我想從三方面去談:第一,有沒有條件寬松?第二,能不能寬信用?第三,好處與弊端?如何解決弊端?
第一、有沒有條件寬松?我們先從准備金率談起,在2007年,我國的准備金率是9%,跟國際通行8%相仿,但此後屢次提准最高達到21.5%,目前仍高達16.5%。單從這個數據去看,在經濟持續下行、外匯占款明顯降低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是有條件去降准的,而且空間很大。然後我們從利率角度去看,目前一年期貸款利率是4.35%,存款利率是1.5%,5月份CPI是2%,從存款利率看,空間不大,但從貸款利率看,空間也有;當然,只降貸款利率不降存款利率的非對稱降息,是不利於金融機構的效益。至於非標的MLF等創新工具,因為是短期的且有成本的,我個人認為對解決融資難、融資貴作用有限,這里不談。因此,至少在降准方面我們是具備很大的寬松條件。
第二、能不能寬信用。現在很多學者稱貨幣政策的邊際效應在降低,降准降息對解決融資難、融資貴作用有限,我個人認為值得商榷。在長達十余年的宏觀審慎管理下,緊平衡甚至偏緊的貨幣政策導致資金飢渴如大湖干涸,過去一些附帶條件如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向降准等少量幾次或小規模的降准降息,好比只是浸潤了干涸的湖床,寬信用的作用必然不明顯,但持續性的降准降息之後,湖床上的泥土水份飽和了,湖底就會有了積水,寬信用的效果就會開始顯現,這應該是常理。同時,貨幣寬松有利市場預期好轉,銀行也會降低風控標准,合格抵押品就會增加;目前資金空轉是因為通縮或緊縮預期帶來的風險回避,不是市場不缺錢,實際民企資金非常緊張。所以,降准降息是可以達到寬信用的。
第三、好處不言而喻,寬信用之後,民企就有可能獲得貸款或更多的貸款,就有能力逐步清理三角債,民間資本流動性就會得到恢復,民間投資增速也會改善,經濟就會逐步復蘇;同時,經濟復蘇又會逐步盤活民企手中的不良資產,不良資產的盤活又會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從而,民間投資就能進入良性循環,經濟就會再次繁榮。當然,弊端就是社會擔心降准降息之後,房價會不會又上漲了?我個人認為,經濟好轉會帶動房價上漲,因為社會購買力增強力,但同時收入也提高了,房價的泡沫會減少而不是加大。另外,也可以在降准降息的同時縮小M2的統計口徑抑制房地產市場的避險保值投機情緒,從而控制房價上漲。房價問題是結構性的,二三四線供大於求,價格普遍低迷,近幾年只有一線城市逆市上漲。房價上漲本質上是金融現象,是對經濟發展信心不足的避險情緒、針對M2擴張帶來的抗通脹的保值需求以及地產投機行為共同帶動的;若干年以來,貨幣政策上一方面總體通過提准升息去槓杆,但另一方面又通過擴大M2的統計口徑來提高M2增速;既導致經濟下行收入降低,又導致房價脫離收入虛漲。當前,我們可以做逆向調整,逐步恢復正常的M2統計口徑,這既有利經濟復蘇,又有利控制房價。從大概率上看,我們是有辦法去控制寬信用的弊端的。(陳裕稽 浙大上海校友會金融專委會副會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