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大亞行聯合項目組建議:通過征收非線性資本流動稅規避資本項目開放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14 09:54
7月13日,由上海財經大學、復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亞洲開發銀行共同合作組建的“非線性資本流動稅與金融危機防范”項目組在復旦大學舉行“非線性資本流動稅與金融危機防范”項目成果發布會。
據介紹,項目組提出了第四代金融危機模型,率先在金融危機理論研究上取得突破,並建議政策層通過非線性資本流動稅,阻斷貨幣貶值預期與資本外流的惡性循環,從而阻止金融危機發生。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鞠建東教授代表項目組在會上介紹,所謂非線性資本流動稅,是針對線性資本流動稅(托賓稅)而言的。線性資本流動稅,即對所有形式、期限和規模的資本流動均征收同樣的稅率,目前已在拉丁美洲等很多國家施行,但效果並不好。非線性資本流動稅是對資本流動加征非線性資本稅,即邊際稅率隨資本流動量的增大而增加。
項目組提出,只要政策層對非線性資本稅下的邊際稅率選擇合理,既能達到規避金融危機的目的,又不會對正常的國際資本流動需求造成扭曲,同時還能消除資本外逃現象,使得中國資本市場有一個防范國際金融危機的防火牆,使得“資本外流/實際匯率貶值”的惡性循環被阻斷。
基於此,項目組提出中國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的整體框架與路線圖,分別是:第一,建立非線性資本流動稅機制,同時開放資本市場;第二,改革人民幣固定(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實行人民幣浮動匯率機制;第三,非線性資本流動稅和浮動匯率使得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貨幣政策完全獨立,完全由中國經濟實際情況決定;第四,當浮動的人民幣匯率反映了市場均衡,而非線性資本流動稅阻斷了國際金融風險對中國國內金融市場的影響時,中國的金融體制可以按照國內經濟對金融體制的要求加速改革,可以使得健康而有效的金融體制得以建立。
當下中國金融體制改革裹足不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資本開放與金融危機兩個目標之間存在矛盾,沒法避免貨幣貶值預期與資本外流的惡性循環。如何使資本市場開放的同時又能成功規避金融危機風險?
業內資深專家認為,非線性資本流動稅的引入,使得中國資本項目開放在學術層面和操作層面都找到突破性解決方法。一旦被監管方采納,上海自貿區金改系列政策落地將加速推進,中國資本項目開放進程將大大加快。
據介紹,兩年前,集結了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鞠建東教授,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魏尚進,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主任林曙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施康、上海財經大學助理教授聶光宇博士、上海財經大學助理教授黎莉博士等行業前沿學者的“非線性資本流動稅與金融危機防范”項目組,就上述課題展開集中研究, 試圖設立一種機制,為中國資本市場搭建金融危機防火牆,使得資本市場開放的同時能夠規避金融危機風險,並在此基礎上推進人民幣匯率機制、資本市場開放、以及其他國際金融體制的系統改革。(記者 宋薇萍)
- AI投資趨勢專家觀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