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按計劃加息 將導致就業無法進一步增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05 09:00
柯薛拉柯塔(Narayana Kocherlakota)於2009-2015年曾任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卸任後,擔任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經濟學教授及彭博視點(Bloomberg View)專欄作家。近日,在其為彭博視點撰寫的專欄文章中,柯薛拉柯塔發表了對美國經濟增長的看法。以下為全文:
面對持續了超過十年、且激發了強烈民粹主義的經濟問題,美國政府可以做什麼或者應該做什麼?答案是,可以做的事有很多。
在2000-2016年兩位總統任期期間,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人均經濟產出每年增長相當緩慢,不足1%。幾乎在同期,經通脹調整後的收入中值在多個人口統計群體中均為下跌(其中黑人男性群體更是下跌了驚人的10%)。
對此,解決方法顯然是更快的經濟增長。那麼,我們怎麼才可以促進經濟呢?允許我列舉三種方法:促進公共、企業及消費者支出。
首先,政府可以進行大規模投資以翻新破舊的道路、橋梁及其他基礎設施。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預計美國需要在接下來的四年投資近四萬億美元將基礎設施修復至可接受的狀態。
其次,美國可在接下來的十年減免雇主(包括自雇人士)的社會保障稅。通過降低雇用及留住雇員的成本,(減稅)可以鼓勵企業與個人創造工作機會及開創新的商業活動。反過來,可以促使長久以來陷入停滯的薪資恢復增長。
再次,美國政府可以在接下來的十年向所有戶主每年提供1萬美元的資金。當中許多人會將這些錢存入銀行,但那些借貸能力有限的人——通常是較貧困的家庭,會花費掉這筆錢的大部分。這些開支反過來將促使企業擴大投資與增加招聘。
以上這些措施都需要來自美聯儲的配合,我的意思是(美聯儲)應承諾將利率維持在足夠低的水平。如果美聯儲堅持按照目前的計劃進行加息,導致就業無法進一步增長,則無任何的經濟策略能夠湊效。貨幣政策決策者與財政決策者之間的協作至關重要。
所有這些措施都需要大量的資金,而政府不得不通過發行更多的國債以籌集資金。而現在則是這樣做的一個好時機:30年期國債經過通脹調整的利率現時低於1%,而全球投資者正對安全資產,如美國的政府證券「求賢若渴」。
所以如果政府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它是否應該這樣做?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衡量利弊。積極的貨幣政策可以,譬如,暫時提升通脹至美聯儲2%的目標,甚至可能達到4%(就像里根任期內一樣),但大量發行新國債將引發對美國政府信譽的擔憂,導致借貸成本上漲。
在我看來,這樣的風險都是值得一搏的。舉例來說,額外的經濟增長將使人們過上幸福長壽的生活。或許更重要的是,進一步繁榮可以緩解社會緊張。低增長的社會更易發生沖突,因為每一項使一些人致富的公共政策都可能造成另一些人走向衰落。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高增長的社會擁有的余地更大,可以減少這種(財富)再分配導致的效應。
美國社會的分裂已相當深,政府可以且應該在其權力范圍內竭盡所能彌合國家的分歧。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