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限額能救銀行業?NO,其將加速P2P運作范式的形成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29 17:11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銀行業受一眾新起的互聯網金融業態加速侵襲,如支付、P2P網貸、貨幣基金、理財門戶網站、大數據征信等,銀行業利潤快速下滑,其中重慶廣東山東廈門陝西等地區多家銀行已進入負增長(2015三季度數據)。而貢獻銀行利潤近60%的存貸業務,受P2P網貸的沖擊則直達要害。坊間號稱P2P交易額從2006-2013七年時間從零增長到1萬億,而從1萬億到2萬億僅用了幾個月,P2P平台數量也迅速增長至幾千家。
然而,2016/8/24銀監會等正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單一自然人/法人在同一平台借款上限為20w/100w,在多個平台借款上限為100w/500w。霎時間在P2P業內掀起波瀾,按此限額,90%的P2P的大部分業務受影響,並且小額借款壞賬率高且不夠催收成本無法進行催收,被限制的大額貸款才是多數P2P盈利來源。《辦法》一出,宜人貸股價暴跌超過30%,國內P2P概念股指數近來跌幅8%以上,銀行股指數近來漲幅也超過8%(國內市場一般稍提前反應消息)。
問題是,通過網貸限額,限定P2P業務范圍真的能扭轉銀行業的歷史軌跡嗎?
網貸是互聯網時代才有的業態,互聯網講專注,極致,大街上找個互聯網方面的投資人,他會告訴你,互聯網項目要聚焦,把一點做好,做到極致。現在P2P遨游在茫茫藍海之中仿佛心都慌了,千萬級億級多少億級貸款都做,期限錯配也無妨,其多停留在賺錢即可,因此整個行業至今沒摸索出一套標准化的可持續的風險可控的運作范式(who care)!
《辦法》將P2P業務限定在小額,將P2P逼到牆角,卻也恰是將P2P推向了聚焦——聚焦於信息中介,從小額做起。現在,做好一套有說服力的P2P運作規范與信息披露規范成為P2P吸引投資者的核心競爭力!隨着競爭加劇,P2P借貸流程,信息披露,資金存管,信息安全等一套高效的運作規范將加速形成,隨之而來的便是聚焦於信息中介的P2P運作范式:普遍采用的運作規范、借貸雙方以及全社會的穩定預期、基於該范式延伸出的配套業務,從而P2P的運作走向更加標准、穩固與可持續。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P2P倒閉風險的處理機制——決定P2P增長速度最重要因素之一,社會形成對P2P某一范式穩定的認知與預期後,其風險識別的成本、風險交易的成本也迅速降低,市場自發形成度量、交易並轉移P2P倒閉風險的機制也將隨之而來。
一個陷阱是如果P2P聚焦於小額業務,則因資產足夠分散而銀行容易接收,比起線上高昂的獲客成本與運營成本,打包給銀行更便捷省事,短期看P2P面向投資人一端會否逐漸退化值得注意。而在長期,由P2P做風控與並一定限度內剛兌,在實現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時,更能滿足更多風險層次與復雜程度的借款,且隨着P2P信譽累積,會有一定操作空間利於P2P發展。
目前限額為100w/500w,但注冊法人成本低也只需幾天,P2P之間互通業務容易實現,一家公司旗下也可以開5家P2P。因此即使是500w額度,已能覆蓋絕大部分房貸車貸消費貸以及大部分小微企業貸款。只是繞來繞去增加的交易費用最終都由借款人承擔。
因此雖限額,但市場依舊不小,隨着聚焦於信息中介的運作范式逐漸形成,風險逐漸能更好的識別與轉移,投資者信心必然快速恢復。屆時,在民聲強烈而持久的呼聲下,在對現有行業沖擊過大可能造成混亂的擔憂逐漸解除的條件下,在中國近乎重塑更高效金融體系的榮譽感下,從500w限額放至1000w限額,只是一張紙的容易!那時P2P已形成運作范式,在實現借貸這一社會功能時,傳統銀行相對較低效的運作模式怕是要迎來徹底變革!畢竟歷史如果要這麼走,它終究會這麼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