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太貴?考慮中古車或促銷車吧(圖)
2010-07-14 10:33
現在原油價格上漲,連帶國產製造成本提高,加上汽油也漲價的情況,國內車價甚至只漲不跌,相對地中古車成為汽車買主的好選擇,也由於一般不懂車的消費者,第一部車常購自親友的便宜二手車,因此二手車在這個汽油高漲的時刻變得更加熱門。
中古車
車價中古車貨源多來自原車主換車折讓給車行,或當舖流當汽車,當然也有可能是來路不明的贓車,不過由於銷售贓車得冒極大風險,因此在一般中古車行買到贓車的機率已經少之又少,只是買二手車仍需要親自或親友懂車,免得老闆留一手。
除非是具有收藏價值的骨董車,否則中古車都是「越舊越便宜」,同時具有舊的缺點也才有便宜的優點。新車與舊車的差價就是其「折舊程度」,主要根據使用了多少年,以及行駛過的里程來作為折舊依據。通常,新車就算開不到一年,只要在一年以內,二手轉賣價位就只有當初買車價的七成,也就是說折舊為三成,第一年也是折舊率最高的一年。接下來的每一年的折舊都不到一成,身價在第一年後的每一年跌幅緩慢下降。
除了首年折舊達三成以及後續折舊率隨時間緩慢下降外,每一部中古車的車價常會隨著品牌、出產國、保養狀態、損傷狀態,甚至連原車主的戶籍所在地都會影響車價。品牌方面,信譽越好的品牌與車型,除非哪天爆出啥重大負面新聞,否則其中古車價也是屹立不搖、居高不下的。
另外,由於進口車零件較貴、維修成本較高等因素,國產車的折舊要比進口車低。而兩部同年份、同品牌、同車型的兩部中古車相較,行駛的里程長者自然較便宜,損傷多的中古車則擁有較多議價空間。國內北部的路況比南部差,北部車受內傷的可能性較高,即便兩部中古車條件相同,北部設籍的汽車就是比南部車較不值錢,至於價差則在萬元內。
雙B車,與國產Ford、Honda、Hyundai、Mazda、Mitsubishi、Nissan、Suzuki、Toyota仍是中古車買主的眼光焦點
買中古車時的注意事項:
1. 肇事車的質疑─
一種是透過保險公司去查,另一則是必須懂車,透過自身或懂車的人從車身悍接的鋼樑與車身結構加以判斷是否有大幅度的修復。
2. 泡水車的質疑─
是否為泡水車得從細微處、不容易清潔的地方檢查泡水痕跡,但說實在地,那些二手車行老闆連那些細微處都不好好清潔一番,那他也太不聰明了,換句話說,若有車子被看出泡水痕跡,只是因為老闆懶得賺錢,或者有太多太笨的消費者。做為聰明的消費者還是必須看清氣車細微處,以免碰觸地雷,尤其是車椅底座、冷氣出風口等等。
3. 保固問題─
中古車除了比新車舊,另外明顯地保固範圍也少,很多車商對維修費較昂貴的零件,例如引擎、變速箱不作保固。而有保固部分,則務必確保雙方簽訂保證書。
4. 汽車清白的文件證明─
例如行車執照、車險保單、出廠證明、車主聯等文件。
5. 買賣汽車的契約保證。
6. 中古車除了無法享受全新的品質外,較高的維修成本是必須面對的問題。
關於評鑑中古車可參考:買中古車前~~先進來看看吧~~
促銷車
賣得好的車當然不用想進手段促銷,所以促銷車也可說是滯銷車,賣不好的原因多半是品質不理想或口碑不好,一般以進口車最常見,另一種情況是全車系都賣得很好,但高性能車款由於內裝與機件有太多一般買主不需要的設備,或者高攀不上名貴車款又無法親近大眾,進而賣得不好,在滯銷後車價就會降下來。
另一種常見的促銷情況,就是改款的車型即將上市,舊有車款面臨改款壓力,市場上會產生消費者觀望的態度,汽車公司會以降價或是增添配備的「精裝車」形式銷售,目前上市的汽車車款新聞,絕大多數都是改款或者增添配備的精裝車,很少有全新車種現身。促銷車的壞處只是在於一等同款新車上市,你買的車就成為了舊款車,中古車價也會有所折損,但基本上還是物超所值;只是新車上市期太短不到兩年,頻頻以「精裝車」來促銷,就可能有比較多的問題,屬於評價較低購買意願不高的車款。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