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媒體關注方韓之爭 方舟子稱質疑體現言論自由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2-01 08:36


由方舟子指稱韓寒作品系“代筆”開始,他與這位80后作家的網絡論戰愈演愈烈。1月29日,韓寒委托律師以侵犯名譽權為由,將方舟子訴至上海市某人民法院,目前正在等待法院受理。

從網絡升級至法院,方韓之爭背后的交鋒點一目了然——方舟子的質疑,究竟是互聯網上自由地觀點表達,還是披著“自由質疑”外衣的名譽侵權?

29日晚,方舟子本人和韓寒的媒體發言人路金波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對此各執一詞。

路金波表示,方舟子在“打假”韓寒的過程中,“故意只選擇對論點有利的事實,以荒謬的邏輯推理,得出了與事實相反的結論”,已經構成“用邏輯造謠”。


方舟子則告訴記者,他對署名韓寒的文章進行分析、質疑、批評,是一種言論和學術批評的自由。“我不抱有惡意的動機,經過分析后得出的結論即使有錯誤,也在合理范圍之內,不涉及侵犯名譽權。”

“互聯網尤其是微博平臺,賦予了公眾更寬廣的質疑平臺,但質疑的方式還有待規范。”知名網絡法律專家、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際紅律師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在人人皆可發聲的時代,依據事實、合理推斷、慎得結論,應該是‘自由質疑’的邊界。”

路金波:方舟子“用邏輯造謠”

“29日,韓寒委托的律師團隊,已經正式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方舟子就他的不當言論公開更正、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但在正式拿到法院的《受理通知書》后,我們才會公布法院和律師的具體信息。”路金波說,“方舟子用假東西認真地去證明韓寒文章系‘代筆’的過程,是我們起訴他的原因。”

路金波說,韓寒作為公眾人物,其文章“代筆”與否可以被質疑,“但應該根據公開的資料、客觀的事實、以正常的推理,得出結論。韓寒之所以選擇起訴方舟子,是因為他的此番‘打假’已經構成了‘用邏輯造謠’。”

“方舟子的素材90%不是編造的,但卻是有選擇性地挑出來,再根據荒謬的邏輯推理,得出了一個與事實相反的結論。這個過程算不算‘捏造事實’?”路金波反問。

路金波舉例指出,方舟子曾在網上質疑,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命題人李其綱,因與韓寒之父韓仁均曾是校友、關系熟稔,可能對韓寒“放水”。“有人對此撰文回應過,文中有上下兩段,第一段指出李其綱是78級本科、韓仁均是77級自考;第二段說另外一個事。但第二天方舟子的文章里,只援引了第二段,依然說李其綱和韓仁均是同一屆的同學,這個小小的例子就能說明,方舟子是在故意不采信對韓寒有利的證據。”

路金波還表示,方舟子“打假”韓寒的邏輯也很荒謬,因果關系經不起推敲,卻迎合了網絡上獵奇、叛逆公眾的心理。

“要打假,需要深入調查取證、甄別事實,哪有一個打假者坐在家里,僅靠網上搜索,看誰不順眼,就找點能支持他論點的論據,得出一個不符合事實的結論的?這不是科學的打假邏輯。”他表示,方舟子作為一個在微博上有180余萬粉絲的自媒體,如果長期這樣“打假”而得不到管理,恐怕只會助長網絡謠言漫天飛。

“指稱一個寫作者的文章不是他寫的,是在斷送一個作家的生路。”路金波在博客上表示,為起訴方舟子損害名譽,韓寒自行整理了1997~2000年間的手稿、通信、素材本等資料,合計約1000頁,將一并送交司法鑒定。“韓寒認為,這些資料足以證明包括《求醫》、《書店》、《杯中窺人》、《三重門》等均為自己獨立創作。”路金波說。對官司的前景,他也表示樂觀。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