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蘋果去年海外企業稅竟不到2% 引人懷疑但無逃稅證據

鉅亨網編譯李業德 綜合外電 2012-11-05 17:20


蘋果公司商標。(圖取自官網)
蘋果公司商標。(圖取自官網)

英國《周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周日 (4日) 報導,蘋果 (Apple Inc.)(AAPL-US) 的海外企業所得稅,去 (2011) 年度竟然僅達獲利的 2% 不到,遠遠低於美國本地的 35% 比率,也引起外界質疑蘋果是如何享受到這種低稅率優惠。


根據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年度申報,蘋果在國外獲利 368.7 億美元當中,僅繳納 7.13 億美元稅額,約相當於 1.9%。

相對比較下,蘋果對於美國自家境內的獲利,則付出高達 122.6 億美元聯邦稅款,以及 10.6 億美元的州稅。

如同其他許多國際企業,獲利整體比重,往往以利潤稅率更加優惠的國外較高,但獲利金額往往也就卡在國外,如果要「匯回」(repatriation) 國內,得被徵收 35% 的美國企業稅。包括思科 (Cisco Systems Inc.)(CSCO-US) 等許多企業在內,均曾大力呼籲放寬匯回的稅務減免。

根據報導指出,蘋果對於海外的營運並不違法,公司甚至並沒有鑽稅法漏洞,進而避免支付更高的稅款,目前也並未尋獲公司逃漏稅的證據。《Forbes》指出,如在英國企業沒有設立分部,那麼就不需要繳納在該國內的獲利稅金。

盡管如此,市場上要求大型科技公司提高海外業務稅額的呼聲,依然持續增長,《ZDNet》的 Zack Whittaker 寫到,如蘋果或亞馬遜 (AMZN-US) 等業者,在企業稅這個環節均未支付應有比重,但他表示企業並未違法,只是稅務條文需要加以改革。

對於蘋果來說,美國市場趨向成熟,國外獲利越發顯得重要,雖然需求仍高,但已經很難找到沒有蘋果產品的顧客,公司將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作為驅動未來利潤成長的來源,同時此些國家稅率也較低。

蘋果股價線圖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