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地方債進入集中還款期:每年須還1萬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06-02 09:46


有消息稱,中國監管當局準備清理2-3萬億人民幣可能違約的地方政府債務。中金公司發布研報認為,地方債務余額10萬億,未來每年都將負擔1萬億以上還款壓力。

綜合媒體6月2日報道,5月31日晚,有媒體發布消息稱,中國監管當局準備清理2-3萬億人民幣可能違約的地方政府債務,中央介入償還。做法是將部分債務轉入數家新創設的公司,并解除省級及市級政府機構出售債券的限制。不過,對此銀監會、國家發改委均表示對上述情況不了解,但不排除有關部門在小范圍內討論解決途徑。中金公司發布研報認為,地方政府債務現狀不樂觀:地方債務余額10萬億,未來每年都將負擔1萬億以上還款壓力。


去年全國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約9.5萬億

一則消息驚動業界,有媒體稱,中國監管當局準備清理2-3萬億人民幣可能違約的地方政府債務,做法是將部分債務轉入數家新創設的公司,并解除省級及市級政府機構出售債券的限制。

針對上述信息,《南方都市報》記者分別向銀監會、國家發改委求證,均表示對上述情況不了解。不過,不排除有關部門在小范圍內討論解決途徑。

所謂地方融資平臺,是指地方政府發起設立,通過劃撥土地、股權、規費、國債等資產,成立資產和現金流均可達融資標準的公司,主要表現形式為地方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簡稱“城投公司”,名稱多為城建開發公司、城建資產經營公司等),這類公司從銀行取得的貸款,稱為地方融資平臺貸款。

地方投融資平臺的真正繁榮始于2008年下半年,4萬億投資的刺激政策出臺后,各家商業銀行紛紛高調宣布積極支持國家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

2009年3月,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指導意見》,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組建投融資平臺,發行企業債、中期票據等融資工具,拓寬中央政府投資項目的配套資金融資渠道。”

但是不到一年,此前被支持的平臺貸款被銀監會緊急叫停。

去年4月前后,銀監會下發三條規定:在2010年6月末以前對所有地方融資平臺公司進行項目“資產包”解包清查,嚴格控制地方融資平臺新增貸款,違規貸款責令整改并嚴格追究責任。尤其是“解包”清查,徹底讓地方債務信貸化的風險問題曝光。

來自銀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1月全國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約9.1萬億,占全部人民幣貸款的19.16%。而某國有大行相關人士透露,2010年全國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上限不超過9.5萬億。2010年底中國地方以及中央所有債務總額,大致在15萬億人民幣左右。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即使在今年一季度,大量平臺貸款仍在繼續投放:今年一季度的銀行新增貸款中,有40%流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

地方債每年須還款1萬億

地方融資平臺的問題冰山正逐漸浮出水面。

中金公司發布研報統計,目前地方政府直接和間接的主要負債有三類,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地方政府債券、城投債券。其中地方融資平臺是最大的部分,2010年末余額約9.1萬億;地方債0.4萬億;城投債券約0.5萬億,三項合計達到10萬億。

2011年到2013年期間,大量地方債將進入還款期,地方每年須還款1萬億。債務風險面臨集中爆發。地方財政過難關需要適度信貸政策和穩定的土地和商品房市場。

中金進行了一番情景假設。假定9.1萬億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中,項目自身能償還的部分占40%,剩余60%須地方政府償還(即5.5萬億元);假定0.5萬億城投債中也有同樣比例的債務須政府承擔,即0.3萬億;再加上0.4萬億的地方債,地方政府面臨的凈債務缺口為6.2萬億。從現金流的角度看,預計地方政府未來三年年均還款額在1萬億元以上,2014和2015年接近2萬億。

顯然,10萬億地方債務陸續進入還款期,地方財政不容樂觀。來自國土資源部統計顯示,截至2009年末,全國84個城市土地抵押面積21.7萬公頃,土地抵押貸款25856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30.9%和42.8%;所抵押土地中,70%為住宅和商服用地。中金估計2010年末土地抵押貸款約3萬億,若地價下降10%,意味著政府需要補充3000億元的抵押物。

雪上加霜的是,中國已經進入加息通道。同時,地方融資平臺投資的多為基建類等投資周期較長的項目,貸款期限多為3-5年或者5年以上。調整后,按照3-5年期貸款利率6.65%,以9.5萬億規模計算,貸款方將多支付的利息約237.5億元。

毫無疑問,在地方債務日漸沉重而還款能力尚有懸疑的情況下,盡管中國銀行業目前總資產接近80萬億,但地方融資平臺貸款超過7萬億元,其潛在的風險一旦爆發,將是中國銀行業不能承受之痛。

吊詭的是,監管機構自2009年就在反復提示平臺貸款存在的風險,但對于風險敞口究竟有多大,問題究竟有多嚴重,各界一直缺乏共識。

在銀監會去年召開的第三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會議上,也提到了當時存在嚴重償還風險的貸款,占比23%。這就意味著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風險敞口約在1.76萬億元。而同期銀監會公布的整個銀行業的撥備約在1.3萬億元。就是說在整個7.66萬億的地方融資平臺債務中,可以剔除的占比27%,較大風險的債務比例為17%,其余的56%債務基本上是能被自身經營現金流和其他還款來源所覆蓋。

地方融資平臺債務

雖無近憂但有遠慮

不過,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看來,地方融資平臺債務無近憂但有遠慮。

賈康表示,融資平臺負債是地方政府隱性負債的主要部分,以萬億數量級來計算的地方實際舉借的債務中間,融資平臺實際形成的是債務的主要部分。全國至少有7000家到8000家的地方融資平臺,據有的研究者估計,其中70%是縣級的融資平臺。這種融資平臺是在預算法明確地方政府不得舉債,而要取得特批的情況下組建的。

“地方隱性債的數量界限為8萬億元左右,其大概相當于現在年度GDP的20%多一些。”賈康稱,我們國家現在公共部門債務余額占GDP的比重名義指標接近20%,這里面已經包括了之前所說的登堂入室的2000億元的地方債,再加上這20%的地方隱性負債,就到了45%左右。

賈康認為,中國還存在另外一些公共部門隱性負債。比如政策性金融機構,它發行的金融債其實是準國債,把這些因素加起來,約有40%或50%。

“我們首先可以形成一個基本判斷,這樣的一個公共部門債務余額占GDP的比重,它明顯是在歐盟的60%的預警線之內的。”賈康如是說。

他表示,將中央政府國債(國內部分)和外債等債務與地方政府債務合并來看,2010年總債務占財政收入約250%,占GDP超過50%,國際比較來看,債務整體規模并不算很大,尚處于合理水平。但問題在于中央和地方債務規模和收入水平失衡。中央財政收入對國債余額的覆蓋率超過60%,而地方財政收入對地方債務的覆蓋率僅為40%。

(鄧海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