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微軟擬推Surface手機 從硬體尋找新利潤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11-06 04:24


[微軟將從軟件向設備和服務公司方向轉型,一方面緊跟熱點,穩定投資市場的情緒,另一方面從硬體上入手尋找新的利潤點]

微軟似乎正在和時間賽跑,在剛剛發布Surface平板電腦后,從手機上游產業鏈又傳來了Surface手機正在測試的訊息。


據外媒報導,微軟正在和亞洲零部件供應商合作,對其自主開發的智慧手機的設計進行測試,手機螢幕尺寸為4到5英寸。

台灣DIGITIMESResearch分析師林宗輝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在台灣上游廠家中確實傳出了一些Surface手機的訊息,但是具體產量和將由誰生產尚不得而知。而對於微軟推出手機產品的前景,林宗輝表示過去微軟並沒有在自有移動終端產品中獲得成功,並且缺少和運營商合作的經驗,手機產品的未來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微軟在吸引廠商和開發者投身WP8(WindowsPhone8)平臺時還要多一些實際行動。”艾媒CEO張毅對記者說。

增長遭遇天花板

微軟的兩大核心收入源是Windows和Office,長期以來,微軟主要通過軟件裝機量和企業業務獲利,但這兩大應用的市場份額已經遇到了天花板。

在微軟發布的2012財年第四財季財報中,公司當季營收180.59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增長4%,凈虧損為4.92億美元,而上一財年同期凈利潤為58.74億美元。這是微軟自1986年上市以來首次蒙受季度虧損。

與之相比是蘋果與谷歌等IT巨頭優異的市場表現。谷歌公司的市值10月1日首次超過微軟公司,成為蘋果之后的美國第二大科技公司。有分析師預計,微軟今後兩年的收入增速只能接近10%,而谷歌有望達到27%。

或許正因為如此,近一年以來,微軟的重點之一就是重振自己江河日下的Windows移動業務。

雖然微軟很早就介入智慧終端市場,但一直都是扮演智慧操作系統的角色。微軟通過與宏達電子(HTC)、三星、摩托羅拉等公司的合作,向市場推出智慧手機,但在蘋果發布iOS系統和谷歌發布Android操作系統之后,微軟發現,僅僅通過提供手機操作系統無法與強大的對手展開持續競爭。

分析師稱,未來最成功的公司將是那些把優秀的軟件鑲嵌在硬體上的公司,特點單一的硬體公司或者軟件公司則將難以在未來的市場上競爭。微軟希望通過發布Windows8等動作打通平板電腦和PC的操作系統,逐漸由“軟”轉“硬”。

“微軟將從軟件向設備和服務公司方向轉型,一方面緊跟熱點,穩定投資市場的情緒,另一方面從硬體上入手尋找新的利潤點。”張毅對記者說,現在看來,軟件未來有免費的趨勢,而硬體市場利潤還是有保證的。

[NT:PAGE=$]

構建生態系統是難題

張毅對記者表示,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微軟在市場方面的號召力還是可以的,不過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吸引開發者,構建出與蘋果、安卓匹敵的生態系統。

“總體的感覺是具體的東西(激勵市場的措施)下不來,這可能是管理體系的問題。開發者對於微軟是相當信任的,但僅僅是描繪美好的未來是不夠的,還需要給具體的政策,比如說多讓利一些給廠家,再帶動開發者積極性。”張毅說。

據了解,雖然微軟WP項目負責人喬·貝爾菲奧里宣布,WPStore應用數量已突破12萬,但在軟件數量方面,WP仍無法與谷歌Android、蘋果iOS兩大手機系統抗衡。今年9月,蘋果發布iPhone5時,AppStore應用數量便已達到70萬款,而Android應用目前也超過了67.5萬。

而市場上的另一個擔憂則是微軟對硬體銷售的經驗不足。可以看到,WindowsPhone8將成為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的重要競爭對手,但仍缺少應用和運營商的支援。

此外,有分析師稱,雖然微軟有很好的研發技術,將軟硬體捆綁銷售,但微軟並不擅長硬體,Kin手機就是很好的例證。據了解,兩年前微軟就推出過名為Kin的社交智慧手機,但兩個月后便宣布徹底放棄。Kin定位為熱衷網絡社交的年輕人,由日本夏普公司負責生產,通過威瑞森行動電信公司在美國發售。美國《連線》雜志稱其功能不完善,但定價過高,“Kin手機配備了一款瀏覽器,可以通過控制項訪問社群網站,但微軟並不允許用戶在Kin上運行應用軟件和遊戲,並且每月還要支付70美元的數據服務費”。

“蘋果帶來的邊際效應依然存在,微軟還有機會,但要有創業者的心態去做市場,不能虎頭蛇尾,這樣市場才有機會。”張毅說。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