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金價飆漲之謎
鉅亨網劉祥航 2011-01-03 18:00
僅僅不到 10 年之前,投資黃金絕對是個愚不可及的想法,黃金走了 20 年的大熊市不說,其內在價值也看不出有任何的變化。
但最近 8 年以來,眾所周知,黃金展開了勢不可擋的大牛市,由每盎司 328 美元,暴漲到去年底約 1380 美元,漲幅超過 4 倍。大漲的原因或許很多,但由南非金礦公司催生的 SPDR Gold Trust 成立,無疑發揮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據《Bussinessweek》報導,在 2002 年之前,James Burton 任職 CEO 操盤的加州公共退休基金系統,總值高達 1428 億美元,卻沒有 1 分錢花在投資黃金身上。理由很簡單,黃金走了 20 年以上的牛市。
不過,Burton 在宣布由這個全美最大的年金基金退休後, 2002 年 6 月飛到倫敦,一家他從未聽聞的礦業公司提了一個瘋狂的點子給他-向公眾出售黃金做為投資。
World Gold Council 新任主席 Christopher Thompson 告訴他,整個世代的經理人都在逃避,正代表投資貴金屬的時間到了。Thompson 指出,關鍵在於把黃金分割為可交易的證券,拿到紐約證交所上市,他希望 Burton 可以帶領這個潮流。他說話的當時,黃金價格每盎司約 328 美元。
Thompson 說:「我確信,如果能找到一個簡單的方法,街上的人們會願意買許多黃金,這絕對有市場。」
當天,Thompson 成功說服了 Burton,接受 World Gold Council CEO 的工作。隨後,如同世人所見證的,黃金出現了至少 90 年未見的大多頭。
■終極資產泡沫
World Gold Council 是個黃金生產商協會,其中包括像是 Barrick Gold Corp. 及 Newmont Mining Corp. 等公司,由協會力推黃金信託,並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認可,這讓投資人可以在證券市場用 ETF 進行黃金交易,不需要實際的黃金購入。
這個基金稱為 SPDR Gold Trust,現在擁有 1299 噸的黃金,價值約達 570 億美元,比瑞士央行所擁有的還多。基金的投資人,包括 Notre Dame 大學、德州教師年金基金及許多大型的避險基金在內。
[NT:PAGE=$]
各國央行都將黃金儲備當作最後一道防線 (圖:SPDR trust網站)
在這股風潮之下,全球十大類似的基金,擁有總和達 2113 噸以上的黃金,和各國所持有的儲備黃金相比,只輸給美、德、義、法 4 國。
很多分析師認為,黃金的價格還會飆漲。去年 1 月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索羅斯稱黃金為「終極資產泡沫」,當時黃金價格是每盎司 1087.10 美元,他的基金擁有 6.648 億美元的黃金類基金。
黃金近年來飆漲的情況,與過去 10 年的 3 大泡沫類似,也是 2000 年的科技泡沫、2005-06 年的房市泡沫,以及 2008 年的油價泡沫。不過,World Gold Council 美國與投資部門的高層 Jason Toussaint 則認為,根據他們在 9 月所做的研究,金價的飆漲和這些泡沫不能相提並論,類似股票指數和原油,黃金的上漲是穩定的長期趨勢。
波士頓大學金融與經濟系講師 Mark Williams 認為,歷史表明,像黃金近年來這樣拋物線上漲的資產,最終都會崩跌。崩跌的時間,大約就是來得太晚的小散戶搶搭上車的時候。而根據全球最大金融管理公司 BlackRock 資料,目前黃金 ETF,有半數都由個人投資戶所持有。
■全球性的影響
金價飆漲的影響是全球性的,現在即使是非洲的偏遠村莊,人們都寧願冒被抓的風險,去礦區搶奪金子。在印度,黃金帶有許多文化意涵,但現在父母卻要擔心無法為女兒提供足夠的黃金做為嫁粧。
World Gold Council 不願評論負面的影響,但當他們創造基金時,確實有人擔心如果過於順利,會帶來泡沫。就像 1980 年 1 月的大崩盤,只用了 1 天就崩跌,卻花了超過 20 年才回復水準。但最終 SPDR 基金決定不去煩惱這種事。
Burton 說:「我們首要的任務,是去發現每個可按的按鈕,以刺激需求。不過我們也了解,我們可能創造了,最終不是我們能控制的東西。」
他們推出的時機可說無懈可擊,特別在金融危機的 2007-08 年之前,他們成功勸說投資人,選擇黃金做為較安全的投資標的,讓它不再只是國家央行的金融儲備,或是一些擔心大災難降臨的黃金守財奴的寶貝。金融教授 Jeremy Siegel 說:「他們很有耐心,並且發現了投資人能夠像股票一樣買賣黃金的真實需求。」
Notre Dame 大學首席投資官 Scott Malpass 表示,黃金基金的創建正值關鍵時刻,讓黃金交易變得簡單可行。他管理的各類基金合計約 55 億美元,並從 2008 年雷曼兄弟垮台後,開始買進 SPDR Gold,到 2009 年中,共持有約 1.11 億美元。
[NT:PAGE=$]
Burton 及 Thompson 指出,World Gold Council 雖然不是全球首支交易黃金的基金,卻成功將其帶進美國市場,在 2004 年開始上市交易後,成為美國商品 ETF 的龍頭。據 BlackRock 資料,在全球 1.4 兆美元的 ETF 中,大概有 1717 億美元是由商品支持或和商品相關的基金。
■長年的大熊市
黃金在元素周期表序數是 79 ,從 6000 年前就成為人們熱愛的收藏品,並做為珠寶及裝飾用途。有趣的是,它並沒有真正被消耗,人們挖崛出多少,大概世上就留存著多少,據估計約為 16.5 萬噸。
西元前 6 世紀,現址土耳其北方的呂底亞 Croesus 國王首先採用金幣,在 20 世紀前,包括美國及世上多數國家的貨幣,已正式採用金本位制。
美國前總統 Richard Nixon 在 1971 年放棄金本位制,當時金價每盎司為 35 美元,之後金價就開始攀升。特別在政經出現危機時,投資人更瘋狂搶購。在 1980 年 1 月 21 日,金價飆升到每盎司 850 美元,在通膨調整後,約為現在 2266 美元的水準。第二天,金價就開始崩盤。
進入 2000 年時,黃金像是要開始第 3 個十年的大熊市,但是在這種危機中,SPDR Gold 誕生了,金價的走勢也開始改變。
World Gold Council 在 1987 年成立,並開始致力黃金珠寶的推展,但直到 2006 年之前,把黃金作為投資品的觀念還不流行。這個委員會做了一些努力,包括 2000 年時,在土耳其電視節目中,找來女性展示金幣製成的比基尼及裙子,另外他們也在穆斯林國家,推廣利用黃金為朝聖之行存錢,但效果有限。最後,他們找來顧問公司 Bain & Co. ,並在 2002 年初開始了瘋狂的想法,要把黃金做為 ETF 上市。
Burton 及 Thompson 指出,Bain 告訴他們,要是能靠黃金 ETF,創造 900 噸或 200 億美元的黃金需求,這瘋狂的美夢就可能實現。
另一方面,紐約研究公司 CPM Group 的執行主管 Jeffrey M. Christian,也在 2001 年 1 月寫公開信給黃金礦業的高層,並提示他們創造黃金的需求,就能戲劇性地改變黃金的走勢。他的研究顯示,如果一年增加 529 噸的黃金需求,金價就會明顯揚升,那些在珠寶銷售上的推廣,則根本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在 2000 年底到 2001 年初,金價正處歷史性的低點。Christian 說:「礦業公司可說是非常的飢餓。」
■初期推廣失敗
Thompson 加入 World Gold Council 時,就已經相信黃金有創造需求的必要,和他多數的夥伴不同,他有豐富的財經背景。1998 年他和家人在中國餐館吃飯時,得到一個幸運籤,上面寫著:「你會到非洲,並接管那裡最大的金礦。」
幾個月後,他成為新成立的南非礦業公司 Gold Fields 的主席兼 CEO,並在 World Gold Council 執行委員會搶得一席,他把這張幸運籤收辦公室的桌內,因為他到這家公司時,對如何帶起黃金價格,已經成竹在胸。
[NT:PAGE=$]
他表示,他明白市場必須立基在價差上,而會在金市裡賺取價差的,主要還是投資客。但起初的挑戰,就是說服他們購買黃金。
Thompson 說,美國投資人當時有 2 種購買黃金的方式,但都不方便。買金條的話,代表必須付出仲介、儲存及保險成本,賣出還要交規費。金幣雖然比較便宜,但買賣卻要交較高的手續費。因此他認為,關鍵就在找出便宜買賣黃金的方法。
早期他們還是停留在用珠寶的觀念來推展,特別是 De Beers 公司「鑽石恆久遠」的廣告深植人心,也打開珠寶市場,讓委員會很想仿效,並在 2001 年大舉開始「Glow with Gold」宣傳,希望擴增珠寶市場的銷售,不過人們似乎還是比較容易聯想起信用卡的金卡,或是早餐的黃金麥片。
委員會不但沒有走出谷底,反正因此負債累累,並面對委員會存亡與否的激烈爭議。在 2002 年 4 月的年會上,World Gold Council 前主席黯然下台,由 Thompson 接手,他的主意就是找來 Burton,並說服他,合力讓黃金 ETF 在紐約證交所發行上市。他的做法是把金條的所有權分割,像是 400 盎司的金塊分成 4000 股,賣給投資人。
■上市歷經波折
Thompson 的想法認為,當時許多美國人透過 401ks 來投資,要是黃金能成為其中一項投資資產,委員會就成功了。但是,紐約證交所卻未核准放行。於是 Thompson 要 Burton 設法達成,不然 Burton 就難逃被開除命運,Burton 也決定接受這個挑戰。
他們決定在其他地方先試水溫,先支持 Graham Tuckwell ,在澳洲的證交所,於 2003 年推出首支黃金 ETF。
Tuckwell 是倫敦 ETF Securities Ltd 的創始人,並在 2002 年創建了紅酒 ETF。World Gold Council 和 Tuckwell 接著又在倫敦開始黃金 ETF 產品,並在南非支持類似的基金。
這些地方的成功,帶動他們的士氣與信心,但 Burton 認為,NYSE 才是「聖杯」所在,因為只有在紐約證交所上市,才能發揮真正的影響力。
於是,他們耗費 2 年時間,花了 1500 萬美元的準備及律師費用,終於贏得核准在紐約上市發行。
在 2003-04 年未核准期間,一個重要的爭議是-要是造成黃金泡沫怎麼辦?會不會因為暴漲,造成避險基金積極介入,又造成可怕的崩跌結果?Burton 表示,他們也擔心,崩跌會帶來又一代人投資黃金被套牢的不愉快經驗。
[NT:PAGE=$]
黃金近5年來走勢一路向上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最擔心的莫過於此,因為對這類非常規資產可能的發展情勢,他們所知不多。而且他們很清楚,此門一開,必然會有其他類似的資產投資工具跟進。他們不打算允許可能會被操控價格的商品上市,即使黃金交易本身並不受控管。
■成長速度驚人
在 2004 年 11 月 18 日他們成功打進紐約證交所後,立刻受到歡迎,在當月 8 個交易日中,他們就名列整個月基金交易吸金的第 3 名。根據研究公司資料,以 30 天為期計算,基金的資金就達 12.9 億美元,成為史上成長最快速的 ETF 基金,先前的紀錄僅有 6100 萬美元。
隔年 Thompson 就退休,而繼任的 Pierre Lassonde 表示,這支 ETF 是他們 25 年來最大的成功,也是自南非在 1970 年代克魯格金幣後最出色的表現。克魯格金幣可算是一種讓投資人方便交易黃金的設計,一度大受市場歡迎,直到 1980 年代之後全球金價崩跌,也使金幣的交易不再流行。
目前 SPDR Gold 基金在日本、香港、新加坡及墨西哥市都已發行,金價也開始起飛,讓更多類似的基金也進入市場。經濟學家 Dennis Gartman 形容,黃金 ETF 的影響不僅深遠,而且仍在持續。他認為,由於對美元及貨幣政策的疑慮,將使黃金需求在可見的未來繼續攀升。
高盛分析師在 12 月 13 日最新報告中預測,金價在未來 12 個月可望達到 1690 美元,去年,依據 GFMS 研究公司調查,黃金需求 30 年來首度超越珠寶,而這種現象仍將持續。為滿足高漲的需求,全球黃金的產量也在去年上半年,達到 7 年來的高峰。 GFMS 在 9 月份的報告指出,這段期間礦產公司為能提升額外的產量,平均每盎司生產的成本較過去高出 17%。
總部設在紐約的 BlackRock ,目前正經營一支成長高速的黃金基金,他們把每盎司黃金切割為 100 股,而非 World Gold Council ETF 的 10 股。如此一來,基金申購人只需花 13.44 美元,就能持有基金股份,可能比買一客披薩還更便宜。
■房間裡的大象
黃金的重要性,也讓部分「金本位」論調再次出現。世界銀行總裁 Robert Zoellick 建議 G20 的國家,考慮將黃金作為通貨膨脹、通貨緊縮和未來貨幣價值市場預期中,重要的國際參考點。他說:「黃金已經成為房間裡無法視而不見的黃色大象,市場已經開始把黃金視為替代性的資幣。」
[NT:PAGE=$]
Byron Wien 預言兩年內金價上看1500美元,眾人大吃一驚 (圖:Blackstone網站)
Blackstone Advisory Partners LP 副主席 Byron Wien 表示,他建議機構投資組合中,列入 5% 的黃金,並認為 2 年之內,金價會達到 1500 美元。他的說法讓一些客戶吃驚,因為他們覺得金價像是另一個泡沫,實在不像真的。不過 77 歲的 Wien 表示,金價的漲幅還是次要的,他說:「我推薦將黃金做為一種保險的策略,以對抗金融資產的災難。」
索羅斯雖然公開說黃金是泡沫,並不代表他準備退出。根據 SEC 的文件,SPDR Gold 是索羅斯基金中,持有最多的單一基金,這支基金還買了 500 萬股的 iShares Gold Trust 。
索羅斯在去年 11 月的一場國際會議中強調,最主要的關鍵是自己身處在泡沫的何種位置。80 歲的索羅斯說:「現在大家面臨通貨緊縮壓力,害怕通貨膨脹,正是有助金價上升的條件。」他擔心的是,太多人了解目前的情況,而避險基金持有的量又已經太多。
經濟學教授 Siegel 認為,長期來看,他質疑黃金的優勢,特別對散戶投資人來說,要確實掌握買賣時機會相當困難。他的研究顯示,長期而言,黃金的表現比不上股票、債券、票據,甚至是房地產。自 1802 年以來,黃金每年的回報僅 0.6%,而股市有 6.6%,債券 3.6% ,票據為 2.8%,黃金唯一能勝過的只有美元投資。
他認為,重點在於投資人很難從經濟情勢中,判斷黃金的價值,金價主要建立在人們對通膨及金融危機的恐懼。他說:「要是你能判斷人們怎麼評價面對的恐懼,你將可以操作得很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