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尚需加練外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03-14 09:04
人民幣跨境業務值得大型中資銀行投入更大的資源。但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除了工行之外,其他大行對這一“外”功并未表現出應有的重視程度。
上周五,工行宣布在新加坡成立該行第一家海外人民幣業務中心,統管當地的存款、結算、信用卡、電子銀行以及資金類業務。工行希望通過這個離岸中心的設立,將人民幣業務的各項服務輻射到整個東南亞市場。
記者注意到,這是工行除工銀亞洲在香港之后,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設立的第一個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自從1月份中國央行放開人民幣境外直投試點之后,中資銀行基于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而積累起來的人民幣跨境業務熱情日益高漲,工行的這一動作即是非常明顯的一個例證。
實際上,目前有不少銀行業內人士將人民幣跨境業務視作未來5年內中資商業銀行競爭的戰略高地,其重要程度堪比目前零售業務對于銀行業務轉型的重要性。推動各家銀行做出這一判斷的理由也很簡單:2009年啟動的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迄今為止進展非常順利,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一旦人民幣成為國際市場或者區域市場的主要結算貨幣,境內企業對外直投直接采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的業務量必然會有質的飛躍,并將一舉突破目前人民幣在內地和香港小范圍循環的格局。
一旦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希望直接采用人民幣對外投資,海外布局的好壞就將直接決定著各家銀行在跨境貿易結算和人民幣跨境直投市場中所能分得到的份額。仔細觀察工行近期的其他海外并購和網點鋪設情況,不難看出該行在這個問題上并不敢掉以輕心,其對于未來跨境業務的重視程度正在與日俱增。
今年1月,工行在歐洲和北美市場都有大手筆的機構整合和并購動作。1月17日,工行將旗下中國工商銀行盧森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歐洲)有限公司(簡稱“工銀歐洲”),同日還在法國巴黎、比利時布魯賽爾、荷蘭阿姆斯特丹、意大利米蘭和西班牙馬德里開設5家分行,并將這5家分行統一歸口工銀歐洲進行管理;1月24日,工行收購美國東亞80%股權,獲得一張覆蓋美國東西海岸重要經濟中心的完備業務網絡。
境外市場網絡的齊備程度,除了應對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戰略機遇之外,將更有助于大行提升自身客戶黏性。工行副行長王麗麗在上周五該行新加坡人民幣業務中心的開業儀式上就表示,通過這一人民幣海外業務中心的運作以及不斷拓展的國際業務網絡,工行的目標是成為全球客戶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首選合作伙伴銀行。
面對工行人民幣跨境業務取得如此進展,其他大行也應表現出應有的重視程度,加快布局這一業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